随着互联 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物流行业不断发展,仓储管理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为了增强行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仓库作业效率,减少劳动力,节约成本,仓储管理系统日趋凸显其重要性。对于大多数仓库来说,货物杂乱无序,规范化比较差,传统的仓储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更多的企业想通过一套仓储管理系统来解决目前仓库的所有问题。但是一套仓储管理系统真的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吗?确切的说,没有一套信息化系统可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这是很多不懂信息化、道听途说信息化、懒惰的人经常犯的错误。信息系统其实是一个工具,不是一个万能钥匙,工具只有合理的利用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果企业想采购或者研发一套仓储管理系统应该怎么做?
合适的对接人
首先如果采购一套仓储管理系统,找一个合适的需求对接人比找一个合适的软件公司更加重要,需求对接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对业务比较了解;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对新鲜事物不排斥;可以不聪明但必须有耐心;对接人需要统筹整个项目,需要对提出的需求负责,需要参与到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的的每一个环节。
采购前的思考
在需要购置一套仓储管理系统时,你首先要思考的就是系统帮我解决哪些具体问题,我投入的资金是多少。经常会遇到不想投入更多资金却想解决更多问题的人。
很多仓库经理总希望把三五年以后的业务场景加入到软件实现中去,希望软件能解决三五年以后的事情,这种想法只能是适得其反,你可以向软件团队梳发你的情怀、你的梦想,但不要轻易去实现。现阶段研发的软件主要解决现阶段的问题或者在现有阶段进行适当的扩展,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软件本身肯定要进行升级,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大约是两三年,现在研发的信息化系统如果五年以后你仍然没有升级,说明你公司业务发展有问题。所以仓库经理需要思考的是系统帮我解决哪些问题。
仓库的业务量,个性化需求的复杂度,业务复杂度是衡量一个软件价格的重要标准,小型仓库、中小型仓库、中型仓库、大型仓库他们对与信息化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解决问题的点也不一样,有的人在找办法、有的人在找工具,方法是解决问题,工具是提升效率。方法和工具在价值上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投入的资金也不一样。
需求阶段
需求阶段主要是软件合作意向达成后,软件方需派遣需求分析人员对仓库业务及每个环节的人员进行访谈,需求人员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现有业务,提供解决需求规格说明书,那么在整个需求调研阶段,双方人员应如何做?
-
需求分析人员了解现有业务流程;
-
需求分析人员分析现有业务的弊端提出合理意见;
-
业务人员对业务痛点进行阐述;
-
需求分析人员出具软件解决方案;
-
对接人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了解;
-
修改评估,需求分析人员出具《软件开发计划》。
在整个需求阶段,需求分析人员为主导,对接人员应全力配合,需求分析人员未想到的环节和流程,应主动讲解。
研发阶段
研发阶段是软件研发的重要阶段,往往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些需求不确定、需求变更、需求再次确认、需求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与对接人员进行需求的二次沟通,如果出现接口可能会涉及到三方,那么对接人中间的协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测试阶段
软件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场景测试,而需要业务人员参与的更多是场景测试,软件产品研发成功后需要对接人员组织信息员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仓库内的流程、仓库内遇到的场景进行模拟,达到真实上线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施的顺畅,软件产品才能更贴近实际业务。
测试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基础资料的准备,商品资料、供应商资料、库位代码、客户资料这些基础资料需要对接人员进行整理,维护到仓储管理软件中,这样在模拟的时候才可以到达真实性,才可以提前发现资料信息是否存在问题。
实施阶段
如果测试阶段做的足够好,实施阶段就会相对轻松,只是需要对库存进行初始化、实际应用的问题发现修改,一般软件试运行两周左右会逐渐稳定。
所以一合适的仓库经理或对接人对仓储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不只是仓储管理系统,任何信息化的系统都是这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