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出一款“同声传译”神器,以后旅行、上课都不怕听不懂了

关注“益咕噜”一起关注孩子国际化明天

出国旅行、学习,最大的难题依然是语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家科技公司都出了不少翻译软件,但是依然无法解决“实时沟通”的问题。

前几日,微软发布了支持多人多语言沟通的万能翻译器——Microsoft Translator。这款APP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时”,就像是随身带了一个“同声传译”。微软声称这款翻译器可以实现多达100人间的多语言实时翻译。

在展示中,微软举例了一个多人参与的课堂互动场景:A讲中文、B讲英语、C讲日语,假设A说一句中文,B和C的屏幕上就会瞬间分别被翻译成英文和日文,反之B和C发言的话,系统也会自动翻译。

咕噜叔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刚开始在海外学习的学生,会遇到的苦恼是没办法一下子适应老师、同学的语速、口音,并快速反应和领会出他们表达的意思,而用上的这个APP以后,可能就可以减轻不少压力。

除了上课以外,还可以在其他几个场合进行使用,比如说:

在法国、日本等等非英语国家旅行时,需要和酒店前台、出租车司机、服务生对话、问个路、买个东西;参加国际会议或者活动,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群聊。

这款APP的界面有些类似于IM软件,其中还有个功能类似于“微信群聊”。大家设定好各自的语言,其中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就能实时看到自己的翻译内容。而建群的过程,和微信也一样,扫个码就可以了。

我们在 上找到了几张实测图,用中文手动输入和语音,实时转换成英文、西班牙文和俄文的效果。

(注: 图1图2为使用文字输入的实时翻译,图3图4为使用语音识别的实时翻译)

有 道说,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Microsoft Translator还远远没有达到“万能“的程度。比如在文本翻译上,较长或者较复杂的内容,还是翻的不够到位。如果遇到比较口语化的表述,翻译的质量就差很多了。另外,语音识别的效果不甚理想,翻译质量也比文本输入有所下降,有时候甚至会识别出完全没有关联的语句。

对此,Microsoft Translator的项目经理Tanvi Surti表示,“目前 Microsoft Translator 还不够完善,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这款翻译器还会不断进步。”

据微软研究院的官方文章介绍说,这款系统具有“机器学习”的功能,会自我学习和判断,在不断的纠错与改正中,自我完善与优化,最终给出一个最合适的翻译结果。

Microsoft Translator最大亮点在于,通过底层深度神经 络技术应用,实现准确语音识别和翻译。整个系统采用了ResNet深度神经 络和LSTM(长期短期记忆)技术,其中ResNet神经 络深度达到150层。(欢迎各位懂的亲留言给咕噜叔解释下“150层”是个什么概念。)

这些技术并不是短时间研发而成,而是微软研究院20多年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科技成功,汇集了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 语言学、云计算等几种前沿技术。

Microsoft Translator目前支持阿拉伯语、中国普通话、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的语音翻译,以及包括泰语和日语等60种语言的文字翻译,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目前,Windows、iOS、Android这三个版本都已经开放下载,你可以在应用商店搜索“微软翻译”或“Microsoft Translator”进行尝试。

-END-

跨越24个时区,一手国际教育资讯

益咕噜官 :www.eguru.cn

欢迎投稿,采用有稿酬

投稿邮箱:tougao@eguru.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1月18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