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另类的APP软件最近很火,它的名字叫“秘密”。
正如其名字,它的出现显得非常神秘,最早是朋友之间发链接下载,之后在苹果应用商店上架。没想到,上周被苹果应用商店下架了。
这款APP软件,为何能在圈子内流行起来?遭遇“下架”后,还有商业价值可言吗?
“秘密”把朋友圈变成“陌生人”
“秘密”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不知道被多少人问过。
“你自己去下载下来看看就知道了。”对方总是给出一个“你懂的”眼神。
如今它被苹果应用商店下架,有人说是因为竞争对手举 其抄袭美国原版软件,也有人说是因为“口碑太差”和“色情话题过多”。
即便已经在苹果应用商店下架,但搜索“秘密”这两个关键字,依然能找到不少搭边的APP软件。其中有一款软件是这么介绍的:“这是一个性感的私密 区,里面不但有闷骚的女神,还有……”光看这些文字介绍,很多人就有了点击下载的冲动。
事实上,真正被圈内“传颂”的那款“秘密”多少与这种介绍内容有点关联。“秘密”是一款 交APP,基于通讯录内的名单,然后以“匿名”的方式传播内容,有人形容为“像是一个熟人间的假面舞会”。
据了解,这款软件的原版来自国外,名为“Secret(秘密)”,今年2月份上线后,最风光的时候曾一度攀升至App Store美区 交榜第15名,总榜第130名的位置。上线两个月后,这款应用除了收获了一堆质疑外,还收获了1000万美元投资。
匿名爆料,很容易侵犯名誉权
“大家有没有遭遇过职场上的潜规则?如何处理?”一条来自“朋友的朋友”的信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回复。
在IT行业工作的洪先生对这款软件较为看谈,“潜规则嘛,或多或少会遇到,只是大家平时都不敢说罢了。如果把这条内容发到实名制的微博上去,十有八九被老板炒鱿鱼。”
不久前,杭州一家公司在“秘密”上被爆料出某上司与职员偷情的话题,引来无数围观。结果这家公司的高层火了,下令再在“秘密”中看到类似内容,一定会彻查到底。
有心理方面专家认为,窥探隐私是人的天性,用以实现间接发泄,不论是爆料,还是围观别人,或是以匿名方式抖露点自己的桃色信息,都有利于宣泄生活中的压抑。
但“秘密”的走红,同时带来的是诸多负能量。用匿名留言的形式,传播流言蜚语和虚假信息,同样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厌了熟人 交,火了匿名 交
“你不知道坐在那头跟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这个段子曾被用来形容早期的互联 交 络。
其实,早期流行的就是匿名 交,如腾讯推出的QQ、聊天室等。
有过10多年上 经历的 民小蔡说,当时最好玩的就是通过QQ在陌生人中找 友聊天。“当时几乎整个QQ好友都是陌生人,而如今QQ上全是熟人或有业务关系的,有的人为免被骚扰,拒绝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之后,从校园 到微博,再到微信的出现,让整个 交平台变成了熟人 交。一来,这些 站都进行了实名认证;二来,熟人之间的以前那种面对面的方式,被这些 交平台所取代。
“要想知道朋友们最近在干什么,已经不需要见面或打电话,刷新一下对方微博和朋友圈都一清二楚。”小蔡说。
当前流行的几款移动 交APP中,微信、易信、来往等都有着共同功能,在熟人 交中寻找自我价值。但事实上,已经有人厌倦了这种方式。
“每天看朋友圈,(他们)不是炫耀,就是自恋,或是不知所谓的感悟。”一位喜欢玩“秘密”的 友说,在微信上大家传播的都是正面的东西,看上去都是美好的,但事实却未必是真实的。比如,职场人士永远都是说有干劲,孩子们的照片永远都很可爱,等等。
事实上,在“秘密”之前,已经有一款匿名 交软件红火一时,它叫作“陌陌”。而易信前段时间在开发的“问一问”,打的也是陌生人 交的口 。
正是因为相当一部分人对熟人 交出现倦意,让“秘密”实现了替代性。那么,游走在法律和道德边缘的这类匿名 交软件,能火多久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