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出APP了?这些都是假的!

随着北斗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国人对于北斗的关注再创新高,如果现在您打开手机里的应用商店就可以注意到,很多以北斗命名的导航应用最近下载量快速上升,但其实,这些以北斗命名的导航应用却和北斗三 全球卫星导航关系不大。

而在安卓应用商店,名为“北斗地图”的软件下载量已经超过了200万,而另一款名叫“北斗导航”的软件下载量更是超过了500万。

赖际舟教授说,目前大部分国产智能手机里都装有北斗芯片,能收到北斗的数据。而部分软件在名称中冠上“北斗”两个字,不代表使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没有推出过这一类的应用。

也就是说,如果使用的手机支持北斗定位,那么用户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就使用了北斗技术,而如果手机没有支持北斗定位,无论下载什么App,都不会使用到北斗。

8月3日上午,北斗官方就已经确认:“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支持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

赖际舟教授说,“我们手机在买的时候,像我们现在大部分国产的手机里面,可能中高端的手机里面会有这样一个芯片,那么它就能够接收到北斗卫星的实际信 ,这样才会具备北斗导航定位功能。”

今年“两会”期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道,我国已有70%的入 智能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大家在平日里感受不到北斗的存在,是因为北斗作为底层时空技术,是空气一样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

近段时间,以“北斗”为噱头的伪北斗应用屡屡出现,也是利用国人对于北斗系统不够全面的了解,以“自主研发”或“更优性能”为诱饵,消费国人的爱国情感。

那么普通人如何在使用手机时验证自己是否已经享受到了北斗的服务?

“北斗导航”、“北斗地图”之类的伪北斗App仅是乱象的冰山一角,早在2018年,就曾有媒体 道过,借“北斗”之名进行炒作已构建成了另一种商业“生态圈”。“北斗三 ”开通服务后,应用领域必将更加多姿多彩,业界呼吁对“北斗”进行立法保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