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
? 厦门象屿物流互联接入项目
背景介绍
象屿集团,于1995年11月28日成立,是中国500强的国有独资企业,总部设于厦门。旗下产业分为4大板块:象屿股份、象屿地产、象屿资产、象屿发展,涉及领域包括供应链管理及流通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及产业地产开发、房地产、类金融服务等。
本次项目互联的对象,以象屿集团旗下-厦门象屿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配送中心”)为核心展开。象屿配送中心于2006年9月注册成立,总投资额2亿元人民币,占地约12万平方米,企业业务区分为道路货运集散区和仓储配送区两部分,本次互联应用的业务场景为道路货运集散区的园区货运集中配送业务。目前配送中心已成功吸引200多家干线运输企业入驻,占厦门陆运企业总数的60%;已拥有95%左右的厦门直达专线,并可以通过在园区的货物中转到达全国各地;园区内企业年总运输量达到200万吨以上,年车流量约为150万次;年总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与紫金、银鹭、厦工集团、海尔、厦华电子、等知名制造业客户合作;开展市内、卖场、专业市场配送服务和方案规划设计。
项目现状
如上图所示,货物从工厂生产完毕后,进入待运输状态,有2种运输模式:1、整车运输,由象屿配送中心派车到工厂提货,直接送达收货人;2、零担运输,由象屿配送中心派短驳车将货物运输至园区,然后外包给其他合作伙伴,再运输至收货人。
象屿配送中心作为园区的运营方,注重公司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以“订单系统、ERP系统、象屿第四方物流云服务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并依托内部系统的支撑,管理成熟的货运业务。园区内200多家物流企业,无系统软件的物流企业约占65%;其余企业使用诸如百信、蓝桥等管理软件。
存在问题
?信息传递瓶颈:一方面是在内外信息系统的数据传递上出现断层,出现信息传递失真、不及时的情况,配送中心的业务单据无法通过系统在线发给下游物流企业;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下游物流企业无信息化系统、无电子单证作业意识,导致园区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也对物流信息的流通共享造成瓶颈;
?信息化投入高:由于园区内企业众多,逐个完成软件系统对接,投入高且难度大,不同信息系统的连接,个性化开发需求多,开发周期长;
?管理效率低下:由于日常运营数据无法集成在系统中体现,导致园区对下游承运商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指标,不利于对承运商的考核。
解决方案
本互联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了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的交换通道,互联运作模式以“上游象屿发展—中游象屿配送中心—下游物流承运商”模式来实现,通过LOGINK平台为纽带,实现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系统对接,做到物流信息真正的无缝结合。
图为互联模式架构图
互联项目建设后,各方都可以通过LOGINK平台收、发单据信息,详细运作模式见下图:
项目成效
?一个中心带动多方互联
项目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新的公益模式,免费使用统一软件,同时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没有信息化的短板。以象屿配送中心为核心,利用配送中心对园区物流企业的业务管控优势,直接、快速带动园区内物流企业信息互联。
?互联带来的业务延续
象屿配送中心在外包货物给下游承运商时,优先考虑已互联伙伴,带动了更多物流企业通过信息化互联建设提升竞争力,获取更多物流业务。
?供应链整体效益提升
依托LOGINK平台的互联互通,象屿建立了高效的物流运营体系,供应链上各方都提升了作业效率,信息无缝实时传递,提升了供应链协同效益,增强了各方的合作粘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