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农学院|七十载薪火相传,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突破

“学院经过70年跨越发展、实现了由中等农业教育到高职专科、本科教育、再到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四次办学层次提升。”聊城大学农学院党总支书记邢金修介绍,近年来,聊大农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 会等领域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学院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开展优质小麦增产提效技术推广指导

农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实力突出,建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群,获山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学生考研率达到50%,当年度年底就业率超过90%,就业质量好。

成绩的取得原因源于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研究,近三年先后获得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改立项8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这些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提供了坚实保障。

翟福顺博士设计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园)鸟瞰图

多年来,农学院一直坚持实施“3341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四年间不间断的实践、实验、实习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好评。山东农业大学张秀国教授说指导的在校研究生中一半以上毕业于聊城大学,他说最喜欢聊城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扎实、肯吃苦、懂礼貌、具有团队精神,他们科学思维清晰,吃苦耐劳,科研工作井井有条。

农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二年级的学生通过遴选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在教师指导下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科研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立了“数字工坊”,为大赛演练提供条件,在每年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权威大赛中屡获佳绩。

农学院自主设计的园林树木新品种“聊红”椿

学院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现有的117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0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0人。引进海外高层次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团队驴产业体系首席专家1人。近三年引进博士26人,获批省青创团队1项。

“十四五期间,农学院将聚力高层次人才引育用,聚力科研平台运行管理,聚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聚力党的组织建设,聚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聚力服务 会能力提升,实现各个方面的新突破、新提升,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农学院党总支书记邢金修介绍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