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为了安全。在公共监控范围内,人有时会有一种安全感。
可是,当监控作用于工作,用于个人,美名其曰:“提升工作效率”,你还能接受么?
近日,重庆某公司新上的一套安防设备,可以看到。在每个工位前都有一支摄像头,可以看到前面摆放的屏幕的显示内容。
为了防止员工工作时间“摸鱼”,可谓是“煞费苦心”啊。
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监控员工的手段了,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比较含蓄,而不是像现在,直接一个摄像头怼到你的脸上。
1. 智能坐垫监视
杭州某公司给员工发智能坐垫,坐上去就可以检测心跳、呼吸、坐姿等,数据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查看。以为这是公司给员工的福利?其实并不是。
这数据不仅仅只有你能看到,你的上司也能看到,并能够通过数据判断你上班的情况,比如什么时间段不在工位上。
此事经曝光后,老板回应称,涉事HR因私自传播个人数据,已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2. 监控软件抓拍人脸
因为疫情原因北京很多公司都处于居家办公状态,为了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成人教育机构尚德要求员工“连夜”安装监控软件,每5分钟截屏一次人脸,几次截不到,就要扣除全部绩效,连领导和HR也跟着扣。
如果截屏的时候,你刚好有事离开了,又或者在电脑前,恰好没截屏到,那么本月绩效就没了。
3.下班发手机应用消耗电量截图
要求员工下班将手机上各应用消耗电量的情况截图,发给领导。
4. 统计非工作流量
国美集团也被曝出直接统计每位员工在工作时间用于刷视频、打游戏等情况时消耗的流量,精确到每个应用用了几点几G。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些公司出于担心员工偷懒、想要提高产出等因素,期望对员工上班期间的活动进行更多的掌控,这并非完全不能理解。
但凡事过犹不及。
在企业管理层面上,这类监视,无疑是种倒退。它反映了企业管理上的无能,更反映了价值观上的堕落。
毕竟,现代 会的信条中,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把人当人。
人不能等同机器(人),如果一个单位,其员工发个短信、发几句牢骚,表达一点真真假假的情绪,这要被监控,这势必容易引发争议。
姑且不论是否人性化,企业单位是否有这样的权力都值得怀疑!
如果说,你在的公司企业,这样开始对员工进行监控,你会继续待下去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