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管理平台在平益高速的深度应用

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路线起于平江县伍市镇,与已建的京港澳高速公路相接,并顺接拟建的平江(湘赣界)至伍市高速公路,往西经汨罗东站北侧、汨罗市古培镇、湘阴县六塘乡、湘阴县城北、城西垸、新泉镇、赫山区凤凰湖农场,止于赫山区笔架山乡,接在建的G5513长沙至益阳高速公路扩容工程,主线全长约176.66公里。

BIM技术应用的工程项目共有五个标段,路线全长77.31公里;包含桥梁、路基、隧道、涵洞等各结构物。

实施难点

  • 项目建设难度大,施工组织复杂;1.山区土地资源稀缺,对基本农田、林地的占用管控要求高,拆迁管理困难;临建场地规划难,制约推行“工厂化”的场地因素突出。2.项目的桥梁、路基、隧道各种构件类型丰富;对整体施工难以把握。3.项目路线长,地方道路无法满足施工需求,难以纵深抵达核心施工区域,材料、设备进场难;混凝土管理更加复杂。
  • 项目体量大,工期管理压力大项目全长77.31公里,其中包含大量的桥梁、路基和隧道;在有限的工期内全部完成施工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为保证项目目标推进有序进行,根据平益高速实际情况,在设计、施工、运营阶段全面利用BIM技术,高效解决工程建设生产及管理中实际协调沟通、任务跟踪、指挥调度问题,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施工进度。
  • 方案实施

    平益高速项目使用无人机航拍,通过ContextCapture软件处理生成三维实景模型,达到实时查看施工现场环境,地理信息与三维模型完美融合的效果。MicroStation建立了LOD400级高精度施工BIM模型,通过BIM模型的可视化,实现了设计过程中建立的BIM模型按照施工最小管理单元进行深化切分。建造大师CivilStation Construction电子沙盘模块将模型与编码进行挂接,关联施工过程数据,实现现场数据与模型联动。

    △ 系统结构

    △ 模型编码挂接

    △ 模型构构件属性及信息

    △ 梁场场布设计

    △ 安全质量问题收集上

    △ 进度对比

    应用价值

    BIM技术在平益高速公路管理平台中的应用,是一次“BIM+GIS+IoT+云技术”的成功实践。加快了企业的信息交流,用现代手段实现人力、资金、物料、信息资源的统筹规划,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从而加快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对建筑企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持续拓展BIM+正射影像技术在高精度,多维信息采集方面技术研究,为三维地形实景建模进一步贴合实际,高度整合融合。
  • 持续进行BIM协同管理平台及手机APP模块的研究工作,切实做到“指导施工、监督质量、保障安全、调控进度”的目的。
  • 持续进行BIM平台运维阶段实时监测、预警、智能巡检模块研究工作,为运维阶段节约成本、减少时间、提高整体效率。
  • 在施工、变更等阶段利用BIM技术高效解决工程管理中实际协调沟通、任务跟踪、指挥调度问题,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