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大家别去国企制造业干IT,软件多数据乱, 表开发完全没法做

作为一个干了十几年 表开发的程序员,我劝大家千万别去制造业干IT,特别是IT部门还不是非常健全的公司。通常来说,这些公司具有下面的特点:

第一,业务数据多,但数据杂乱无章。

第二,业务系统多,但数据孤岛严重。

第三,数据需求多,但 表访问量差。

第一,业务数据多,但数据杂乱无章。

制造业业务部门多,像财务、质量、订单、物流等数据,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数据都被按照不同的指标和存储方式放在各自的系统中。有的时候遇到更改了指标字段,或者填 方式不同的时候,数据就变得更加混乱了。

如果物流部门此时提了个近两年的物流情况数据需求, 表工程师可能要花很长时间进行数据清洗,才能取到有用的数据,工程浩大。

第二,业务系统多,但数据孤岛严重。

数据孤岛问题,简直是中大型公司的通病。从订单到回款的过程,至少被分成三个软件:管理产品技术状态(包括工艺状态)的PDM或者PLM;管理企业订单、主生产计划的ERP;对于生产过程管理的MES。

其实远不止这三个软件,甚至还有像CAD、CAE、LIMS、SPC之类的。讲个案例,有个企业ERP用的是SAP,PLM用的是西门子的Teamcenter,单位内部财务、质量、订单、供应商管理系统七七八八加起来几十套,每年固定的信息化费用两千万,但数据孤岛问题仍旧存在。

第三,数据需求多,但 表访问量差。

这多半是大多数 表开发人员最头疼的事情,明明也花时间沟通需求了,业务人员在验收需求的时候也很满意,但做出来的 表挂在业务系统里,根本没人打开看,访问量和利用率巨差。时间久了,就开始思考做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这么多困境,其实归根究底是软件买太多了。

以前总觉得,多买系统,多花钱,数字化就能搞成功。但其实现在对于制造业来说,以平台为特征的信息建设模式才是长久之计。

像我们公司,18年采购了帆软的FineReport 表工具,通过它梳理了整个业务流程,并确定了各部门对相同数据的定义(避免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指标不能互通),再用自定义数据连接的功能去打通各系统的数据,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要先从各个系统下载数据,然后再整合到excel做 表。其次就是对于一些流水线日、周 的制作,以往要花很多文员的人力去定期捞数据、弄表格,过程繁琐不说还费时费力,现在我们IT部门设置好 表模板后,只要定期更新数据就行。

以前需要一周才能整合一个月的生产数据,现在半天就能搞定。还有一点比较方便的是还可以用FR来做可视化大屏,因为打通了数据,只需要套用他内置的大屏模板,替换下数据就可以搞定,比起之前用js+echarts方便很多。

其实上面这些都是基础功能,我个人觉得不要局限于FR的 表和大屏功能,而是应该把它当成企业级的数据可视化应用软件去用,它的数据填 、移动端、大屏监控、流程管理功能都可以用,还是那句话:软件这东西把一个用透了胜过买一堆软件。

工具获取方式

评论转发私信「」,可以直接体验 表工具,更有各种业务场景的 表模板下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