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论文汉字署名,有何不可?

自2015年起,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7篇论文都带有中文署名。这样的“硬核”操作,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带领的研究组。

这样的署名方式能否成为惯例?《中国科学 》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员。

姓名被倒置“有点委屈”

“最近很多人问我这个事情。”张启发直言,没想到英文论文署中文名会受到大家关注。其实,他第一次用中文署名是2011年发表在《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上的一篇论文。

“2015年,我在PNAS上的一篇文章即将刊出,突然感到中国人发文章时连姓名都认不出来,identity不是特别好。联想到有时候看到自己姓名的拼音还被倒置,按西方的方式姓在后、名在前,总觉得有点委屈。”

张启发不经意间的这个尝试,PNAS并没有拒绝,而是原封不动把论文发了出来。“我觉得挺有意思,原来PNAS的电脑体系和排版软件可以接纳我们的汉字。”

目前,张启发的尝试仅限几本国际期刊,他正计划扩大“试验”范围。“最近,我有一篇很短的文章可能会发在《自然评论—遗传学》(Nature Review Genetics)上。我打算在我名字的拼音后面加上汉字,看看杂志什么反应。”

国际期刊的署名“试验”

国内英文刊曾有硬性规定

用汉字为英文论文署名的做法受到关注后,张启发也向《中国科学 》表示,很愿意倡导这种做法,尤其是对国内主办的一些英文刊物来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张启发发表论文的中文署名仅出现在PDF文件中,PNAS 页上并未标识。《中国物理快 》也是这样的显示方式。对此,翟振解释, 页上没有显示中文并不是技术上不能解决,可能只是一种习惯。以后可以考虑在《中国物理快 》 络版也显示中文名字,这样更方便。(李晨 胡珉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