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计1201字,需阅读3分钟,以下为正文:
你好!我是李昊,精益通APP的产品经理。
管过6年生产运营,2年信息化系统(ERP&MES),如今又搞了两年移动互联 。2020这一年,我悟出来两个结论。
1、传统信息化软件的实施逻辑在于自上而下,功能驱动,“推”式执行。
记得6年前在工厂规划MES(生产执行系统)功能时,除了订单执行的核心功能外,我对于班组长管理、设备问题管理提了很多需求,并参与设计。举两个例子:
关于班组长管理:
我的需求是:想知道车间主任每天在车间是否按照固定路线巡检了3次。当时还是条形码的时代,上下物料要扫码,所以,我就想,车间主任每一次按既定路线巡检时要在固定的点,用扫码枪扫描自己的条形码,从而形成记录。这样,我就知道他来没来过,来过几次。后来,这个事儿没搞定,为啥呢?
1、MES本身没能基于我的需求开发出来,周期太长了。所以就缩短了产品路径,仅仅进行记录然后导出扫码记录,再找人针对excel进行统计和整理,这很费时间;制度没配套的话,这个数据完全就是一个浪费;
2、你也知道,车间主任每天都在忙于救火,确实没能每天都按要求完成扫码。他有强烈且清晰的理由,我竟无言以对;
3、车间主任在巡检的过程中,没有问题记录或者行为记录,即使有也没地方承接和存储。也就是说,系统确实记录了他扫码,但是关键行为没有任何记录。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个机械式的扫码而已了。
所以,你看。现在来看,当时我的目的有问题。我对于软件的需求直接框定了产品的功能,我的目的是监控车间主任是否按要求巡检,但是我忽略了巡检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今,深刻认识到这个错误。其实,这也正是很多管理者容易在信息化软件上走的弯路,也就是想用软件控制人,但话说回来,这种防错思路是没错的。
关于设备管理:
我的需求是:设备维修记录表电子化。就是把设备维修记录这件事情通过MES来实现,为什么呢?
1、设备维修记录表的签批流程太慢长了,至少一个星期以上;从发布人到最终设备总工签批,要经过小十个人;
2、在纸质上签批,要有一个专职统计员转录入到excel,很费时间;而且还有丢失的情况;
3、维修 告99%都是在车间由一线员工发起的;
4、MES系统在每一个工位都有电脑,便于发起;相关工程师也都可以在电脑端录入相关事项。
这个需求呢,满足的还算可以,但是也反反复复修正了小半年。为啥呢?
一是从原本纸质流的随意性变成了系统的不可变动性,给相关节点的责任人带来了麻烦,所以就不断地修正流程。不过这件事情,很有意义;这也其实是在精进企业管理的过程,也正是因为此,很多企业上系统不成功;
二是工作方式有了变化,闭单时间有了限制,录入内容有了要求,所以及时性有一个过渡期。
所以,从产品的角度,我才真正意识到本质问题所在,那就是这个工作流信息化没给设备人员或者相关人员带来益处。它是一个麻烦,所以他们嫌弃,他们不配合,他们不愿意用。那怎么办呢?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么?你怎么理解的?你解决了么?欢迎留言。
下一篇,我会对传统软件做充分的分析,咱细细道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