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到制作了一个比价小应用在微信传播,该应用推出后,易到专车比价软件及易到App朋友圈的内容皆被微信屏蔽,由此引发易到对腾讯的系列“抗议”、“谴责”。
“易腾”战显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从战火开启到贴身肉搏过程中,双方皆有主帅压阵。
马化腾直接PK周航
战火首先由易到创始人及CEO周航点燃。7月13日晚,周航发表了致马化腾的公开信《弱者也有权利发声》,称易到发布的一个专车比价软件应用在微信朋友圈遭到了屏蔽,向微信投诉却并未得到恢复;另外,Uber、神州等APP的朋友圈分享也被屏蔽了,只有滴滴例外。“不太明白此事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并质问微信“霸权心态”。
随后微信官方迅速做出回应,而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在朋友圈给出了回应:有误会、易到确实“违规”了、我们对滴滴一视同仁。
其实,截至此时,双方尚属克制,各搬理由,进退有度。
不过,易到不服!发出第二封公开信《给腾讯马化腾先生及微信团队的回信》,信中附有图片“证据”,坚称易到没有“违规”,反而是滴滴被一直“包庇”。还称微信的原则及做法是“完全不透明、不公正,属于黑箱操作,因人而异。”
随着易到公开信用词的“攻击性”越发强烈,双方贴身肉搏已难以避免。
对于易到的明显“打脸”,腾讯公关总监张军不干了。14日凌晨18分,张军在个人微博回应:易到在玩花样,博眼球,有借机碰瓷之嫌。
对于“借机碰瓷”这个大帽子压下来,易到在14日上午沉默以对。不过,乐视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则在个人微博喊话,丢掉互联 精神的微信,或在垄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未来将被抛弃。
14日下午,易到第三封公开信“致微信:我们不告别但请公正对待”发出,继续声讨腾讯的“霸权主义”,呼吁“遵守规则”及“公正”!
截至15日9点前,腾讯一直缄默,似对贾跃亭及易到的“声讨”再没应战之意。
那么,“弱者”易到到底是何方神圣?而腾讯对易到出手,仅仅就因为对方“违规”这一意外事件?
易到真的是“弱者”吗?
周航自称易到是一个弱者,这无疑会博得一部分 友的同情。但事实上,易到“背后的男人”正是乐视贾跃亭。
去年10月份乐视以7亿美金70%控股易到,成为易到用车的控股股东,创始人周航依然担任易到用车CEO及管理层运营。
资料显示,易到用车于2010年5月创立,此前易到用车天使轮获得徐小平真格基金投资,2011后连续获得多次投融资。
得到乐视的强援后,易到在国内专车市场开始全面发力。在从乐视入股到今年6月份,易到用户和市场份额持续大幅增长。数据显示,5月底,易到新增百万车辆、百万司机的目标就已经提前实现。
周航公布了易到最新数据:易到占有纯专车市场30%份额,GMV(交易总额)也已经超过了Uber,位列行业第二。
而占据国内专车市场份额最高的正是由腾讯和阿里巴巴合力打造的滴滴。易到迅猛的发展势头,让正在全力抗衡Uber的滴滴腹背受敌,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对老二的妄图“篡位”,老大必然不答应!
这是一场超四千亿元的“卡位战”
数据显示,假设未来专车占到市场规模的50%,中国潜在的专车市场规模达4205亿元。而2015年全年专车交易规模为370.6亿元人民币,预计2016年专车交易规模将达559.3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50.9%,到2018年时,专车交易规模将达813.8亿元人民币。
滴滴专车处于这个庞大市场的金字塔顶端,2015年全年滴滴专车在用户覆盖率及订单占比方面均以八成的份额保持绝对优势。但今年来,随着Uber、神州专车、易到等一边投入重金经营,一边与滴滴抢夺司机和乘客,使滴滴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
近期,Uber中国战略高级副总裁柳甄称,尽管滴滴仍是市场领先者,但Uber中国正在快速赶上。她放言,Uber中国希望于明年在中国专车市场超过领先者滴滴。
事实上,Uber在资本市场不断有大动作。先是Uber中国获得了百度的投资,其后Uber获得了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的35亿美元投资,这35亿美元中的一部分将被用于Uber在中国的业务运营。显然,强势资本增援,给了柳甄极大的信心。
而就在“易腾”互撕之际,神州专车获批挂牌新三板,正式摘得“专车第一股”桂冠。数据指出,2015年神州专车占据国内专车市场39.9%的份额;订单量月均增速达到32.9%。
随着群雄并起,滴滴在国内专车市场的霸主地位日益动摇,作为大佬的腾讯不会坐视不管,而新媒体的霸主“微信”或就是腾讯阻击竞争对手的利器。
总体而言,“易腾”微信事件目前仅为口头之争,未来是否会转为双方在国内专车市场的正面激烈交锋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