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不通过,“得到”App又没得到上市机会……

你不一定听过罗振宇的思维造物,但你大概知道这家母公司的核心产品“得到”App。近期,思维造物IPO再度被“中止”,原因是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需要更新。此前,在2021年4月1日、9月30日,思维造物因为同样的原因被中止上市。

曾经风光无限,现在上市难,估值还腰斩,背后折射的是知识服务行业的变迁——在Z世代成为知识付费积极分子的背景下,更多更强的对手要来分这杯羹了。

现状:上市路一波三折

2017年,思维造物D轮融资时,资本曾给出80亿元的估值。如今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为10.37亿元。照此计算,完成该笔募资后,思维造物估值约为40亿元,市值腰斩。

根据招股书,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思维造物的营业收入为7.38亿元、6.28亿元、6.75亿元和4.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4%、-14.91%、7.43%、30.8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53亿、1.17亿、0.4亿和0.29亿元,下滑趋势明显。此外,这段时期毛利率分别为43.19%、44.84%、47.24%和 51.95%,上涨明显。

有分析认为,思维造物IPO进程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净利润的真实性存疑。 告期内,思维造物每年都盈利,但公司盈利,一是得益于子公司“酷得少年”出表,令思维造物净利润多了至少几千万元,而实际上“酷得少年”接连巨亏,本来会牵累思维造物;二是在业绩疲软的情况下,毛利率却大幅提高,但采购成本端的审计核查经不起推敲。

溯源:“得到”逐年在“破防”

“得到”走下坡,一方面与疫情有关,另一方面是其自身发展的制擘。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0年,受新冠疫情、公司推广政策以及用户行为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得到”App平均月活用户数量、平均日活用户数量、充值用户数量及充值金额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招股书还提到,“App用户等各项指标增长有限或持续下滑的风险”。

除此之外,线上知识服务业务累计注册用户数、累计付费用户数增速也放缓。据统计,2021年1-6月新增注册用户较上年同期出现42.38%的下滑。

知识付费前景:谁能撬动Z世代?

《2021中国泛知识付费行业 告》显示,中国泛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在2018年达到202%,近年来一直维持在40%以上的增幅,2021年市场规模预计为675亿元。而在供给端画像,更精准“适配Z世代人群理念”被专门提出。

知识付费的前景,恐怕掌握在新消费主力Z世代手中。整个知识付费环境正在变迁。根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终身教育产业规模可达148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13%,其中通识教育是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但竞争对手也变得更多、更强。

先来看看罗振宇是怎么做的。一方面是,每隔几年在知识服务新产品上有动作。思维造物成立于2014年。2015年底,罗振宇推出付费订阅的内容平台“得到”, 探索“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2018年,“得到大学”开始招生。2020年,“知识春晚”播出。

前文提到的 告显示,有超过七成用户通过短视频学习,而Z时代是短视频用户的主力军。2019年,B站开启付费课程内测。2020年,B站将“知识区”划分为一级分区,其中包含大量免费的内容。数据显示,2021年,已有1.83亿用户在B站学习。2021年底,抖音推出“学习频道”,去年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年同比增长74%,播放量占平台总播放量的20%,而抖音的日活超6亿。

而“得到”的课程设计比较“高端”“商务”,主要是金融商业、历史文学等。如此定位的代价,就是失去了贴近Z时代感兴趣的二次元、科幻、舞蹈、音乐等内容。实际上,在综合类平台的冲击下,“罗振宇”们的垂直类知识付费平台都面临增长的瓶颈,毕竟前者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从而促进用户增长和付费的增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