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消协约谈“小天才”教育智能硬件敲警钟

三地联合约谈

据北京日 道,针对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应用商店下载的部分游戏、漫画等App含有色情、血腥、暴力,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法犯罪行为内容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约谈了“小天才”。

据披露的数据显示,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在京津冀地区的公示销售 点约445个,其中北京市149个,天津市75个,河北省221个。在约谈中,三地消协就应用商店如何进行安全检查等相关问题对“小天才”进行了询问,并发出《查询函》,要求其在7月28日前做出答复。

好生意不能留“漏洞”

无论价值如何锚定,目前教育智能硬件的确是一门利润可观的生意。

据腾讯研究院数据显示,该领域中新、老品类均增长明显,传统品类以学习机为主,2018-2021年,其市场规模从214亿元攀升至292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400亿元,以作业灯、词典笔为代表的新品类则从2018年的26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61亿元,2024年有望达到553亿元,实现对传统品类的反超。

从产业整体来看,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智能硬件领域成为各大教育企业转型破局的重要方向,传统教培机构、传统硬件厂商和互联 等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推出包含学习平板、学习机、早教机、儿童手表、错题打印机、作业灯、教育电子纸、智能笔、智能音箱、智能学习桌等在内的多种硬件终端品类。

此外,校外培训“热”的降温,也让孩子的教育开始回归家庭和学校。以平板电脑、学习机为代表的教育智能硬件成为新宠。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双减”之后,家长获取校外辅导的渠道减少,智能学习机可发挥一定的替代效应。“借着‘双减’,相关教育智能硬件会出现销量的增长。”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趋势洞察》显示,预计三年后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近千亿。目前来看,围绕教育需求的学习平板与围绕安全需求的儿童智能手表,构成了当下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是,“小天才”此次的产品内容问题,也为整个智能教育硬件产业敲响了警钟。在教育智能硬件越来越被当成一门好生意的当下,如何做好内容把控,成为厂商们共同面临的新考题,堵住硬件上的“软漏洞”也迫在眉睫。

专项行动加速监管

“从这次‘小天才’事件来看,问题没出在硬件上,而是出在软件上。”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关键在于要解决软硬件搭载的不合规。“不光要对教育内容设置规范,对这类产品也要设立行业规定。”

葛文伟指出,从监管层面来看,目前对教育智能硬件内容还存在监管不到的死角。“当然,随着‘双减’一周年的落地,未来的监管会更加有条理和针对性,对教育智能硬件内容的监管一定是跑不掉的,企业也不能抱着‘打擦边球’的心态。”

暑假已至,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央 信办等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 交、学习类App、 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其中特别提及将强化对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早教故事机等智能设备信息的内容管理,排查语音、视频、文字、图片、游戏等场景,全面清理违法不良信息。

此外,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谈到,当下市场中的儿童电子产品,有不少是靠着瞄准家长偏好、煽动育儿焦虑来获得销量,需求上的“错位”注定令其难以久长。但从家长一方来说,其消费既不理性也不客观,只是从自己心理满足出发,认为买了自己就尽到了责任,是在给自己从心理层面卸责。儿童电子产品的内容可以通过市场监管,但儿童成长则必须有家长的关心和陪伴。

原标题:三地消协约谈“小天才” 教育智能硬件敲警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