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物联 蝶变进行时

物联 发展到现在,整个行业应用场景极其分散,标准不一、生态割裂。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物联 应运而生,这样的趋势将会为行业带来哪些改变?6月29日,在AspenCore和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一起联合主办的“2022国际AIoT生态发展大会”上,深圳市智慧湾科技有限公司CEO蔡锦江为大家带来了《从产品物联 到服务物联 》的专题演讲。

物联 行业中,有以芯片或方案、操作系统为主业的技术型公司,还有一类是以 区服务和生活服务等为业务的服务型公司。然而后者目前还未有较大的成功案例,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这一类服务面临的市场相当大,例如,智慧 区的垂直应用服务就包括智慧家庭、管家服务、 区服务和生活服务。智慧湾科技CEO蔡锦江认为:“这么大的市场规模,做不到整合就很难落地。”第二个问题,蔡锦江认为,整个市场服务“所集聚的内容和知识体量,不是一个公司能够把生态打包整合好的。”

可不可以从生态化或者 会化的分布式来走。“我们花了半年时间,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深度挖掘。” 蔡锦江介绍了智慧湾科技的物联 服务架构,主要目标是互联互通,“任何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开发。我们提供物联 跨行业互联互通的架构软件,支持一 承载,共建物联 商业生态,支持智能硬件(人、家、车)、场景、应用、服务的解耦与互联互通超连接能力。”

深圳市智慧湾科技有限公司CEO蔡锦江

智慧湾织综物联 服务架构软件的技术特点

1)快速接入

基于生态开放系统设计思想,实现物联 硬件设备和平台软件解耦;支持物联 智能设备的快速接入,构建商业生态;采用分布式系统构架设计,满足物联 各种应用组 要求。

2)灵活部署

灵活部署的设计,支持本地化私有部署、多租户业务结构,满足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数据安全要求,构建属于用户自己的物联 平台,设备的数据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归属于硬件设备方与场景设计方、服务提供方。

3)简化设计

提供平台REST接入、移动终端SDK连接等多种形式接口,实现物联 服务系统与业务系统设计分离及无缝集成,简化业务系统设计;提供丰富的API支持场景化应用构建,可实现物联 场景应用的在线部署及快速推广实施。

4)利旧设计

支持企业/行业实现产业升级,无需改动硬件,只需要依据已有的接入 络协议,针对智能硬件、系统、场景、服务等基于平台开放架构进行驱动软件编写,即可以连接入 ,特别适合场景系统化接入,可支持企业已有的多个独立平台整合到统一的服务运维平台。

5)服务运维

支持企业向用户服务运维转型,运营商级别的超大规模物联 多级服务运维架构。支持分级、分组、多租户商业管理模式以及权限服务,让客户的自动化服务需求可以在安全授权的前提下,自动通知到服务订阅者,进行主动化服务。

深圳市智慧湾科技有限公司CEO蔡锦江

为什么要从产品物联 到服务物联 ?

我们来看看两者的对比:

1.定位:产品物联 是以产品为中心,特色是智能硬件操作系统。而服务物联 是以服务为中心,可以兼容现有可以联 的各种操作系统的智能硬件,这是服务物联 互联互通最大的一个特色。

2.开放性:产品物联 中云端是产品的一个部分,互联互通没有开放、云端没有开放,只是支持系统内部设备互联互通。而服务物联 是支持全开放,不用修改硬件,不用更改通讯模块,用软件编写驱动按照开发流程就可以连接上平台;这是服务物联 的一个特色,因为只有开放,才能让更多硬件接入进来;

3.兼容性:产品物联 的兼容性局限在同一套操作系统;服务物联 是不限操作系统、通讯制式,不限单品、场景、系统,不限现有全球的各种物联 标准,都可以用一个平台里面互联互通,做到跨行业的互联互通。

4.体验性:产品物联 生态是封闭的,设备都是在同一操作系统,体验从理论上要占优势。服务物联 生态开放,体验依赖于设备硬件业务,不过,可以在一定系统范围内磨合也存在优化空间。

5.利旧设计:产品物联 是从硬件、软件层面适配操作系统的运行要求;服务物联 做了很好的利旧设计,支持系统对接上云平台。

6.商业设计:产品物联 核心还是解决B2C和B2B的商业模式的问题,以卖产品为第一盈利模式;而服务物联 支持B2B2B2C的服务运维的多级架构模式,支持服务运维架构向规模化扩张的商务要求。

7.全生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物联 是由产品厂商承担了全生态生命周期管理的全部责任;服务物联 是利用生态链多级分工定位机制,解决了全生态生命周期的问题。

据悉,织综物联 服务架构软件源自华为OpenLife平台,经过沉淀和技术延伸,智慧湾织综物联 服务架构软件目前的商业生态布局包括:全屋智能、智慧园区、智慧 区、数字乡村、数字政府、商业综合体。例如,其中全屋智能的生态可以接入汽车,这是一大亮点,而智慧厨房的核心基础能力是支持跨品牌产品生态场景打造。

蔡锦江表示,“今年是物联 、智慧家庭真正的元年,希望大家换一个纬度来看行业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