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题释义:
富血小板血纤蛋白:由法国学者CHOUKROUN在2000年首次从血液中成功提取,是通过对自体血进行离心处理所得到的,较少引发交叉感染及免疫反应,其生物安全性及生物活性均较高。富血小板血纤蛋白主要由富血小板、白细胞、纤维蛋白基质、白细胞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其他因子组成,有抗炎、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加快骨组织的形成及矿化,同时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加速软组织的愈合等作用。
位点保存:对牙槽窝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平台转移、植入骨移植材料来减少拔牙位点牙槽窝骨吸收,促进拔牙窝的骨再生,减少骨质密度与骨量的降低,提高后期口腔种植骨结合水平,保证种植成功率。
目的:目前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在拔牙后位点保留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而与其他材料相比富血小板血纤蛋白保存牙槽嵴的效果不是很明确。文章评估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在拔牙后牙槽嵴保存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减少牙槽骨吸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截止到2020年6月,在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EMbase、中国知 、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所有关于富血小板血纤蛋白用于牙槽嵴保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单纯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和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复合异质骨。由2位研究人员从检索的文献中提取数据,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由RevMan 5.3软件对结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①共检索出159篇文献,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1例患者,575个拔牙位点;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时牙槽骨高度吸收量(SMD=-0.38,95%CI:-0.83至-0.06,P > 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复合异质骨与单纯异种骨在拔牙后3,6个月时牙槽骨吸收高度(3个月:SMD=-1.40,95%CI:-1.79至-1.01,P < 0.05;6个月:SMD=-1.37,95%CI:-1.68至-1.06,P < 0.05)、牙槽骨吸收宽度(SMD=-0.18,95%CI:-0.25至-0.11,P < 0.05)及拔牙2周后术区黏膜愈合率(SMD=9.90,95%CI:8.61-11.19,P < 0.05)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拔牙后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复合异质骨作为牙槽嵴位点保留的材料时可以明显减少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吸收,也可以加快软组织愈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还需要更大的样本量临床研究来验证以上结论。
https://orcid.org/0000-0001-8380-7245 (魏舟丹);
https://orcid.org/0000-0002-4555-5857 (李文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关键词: 牙, 牙槽, 富血小板血纤蛋白, 无机牛骨材料, 位点保存, 骨吸收量,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
拔牙后富血小板血纤蛋白作为牙槽嵴位点保留材料可显著减少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吸收:一项Meta分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