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整个市场的关注点都放在了“信创”上,我也不例外哈。“信创”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简称,早在2019年就已经被提出来,但真正引起我强烈的关注的是芯片&软件免税政策的再次出台,因为政策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市场抬升信创个股的核心驱动因素。说到这里,我顿时想起17年写下的“芯经济”,同样在“芯”政策的推动下三年时间内催生了一大批翻倍牛股,想想这里痛~~~
言归正传,2020年是信创产业全面推广的起点,出于安全考虑,中国老一套的IT产业的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等都受制于人,如果不想重蹈覆辙,那得必需要考虑自主可控——即“国产软件替代”。
整个信创产业链当中,信创产业涉及的主要有四条产业链:IT基础设置、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其中我这里重点分析的是基础软件当中的中国软件。为什么我说中国软件是信创之魂,站在行为学的角度,品牌优势凸显,至少吸引了我。当然回归到公司本身,毋庸置疑的是傍上了个好爹。
一看到公司的背景就惊呆了,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而公司大股东中国电子则作为国家电子信息央企,一路上为公司出谋划策。2019年,为顺应国内信创产业发展需要,大股东中国电子开始推动公司旗下的软件资产整合,合并整合旗下的中标软件、天津麒麟两大子公司,并出资设立新公司,在信创之路上正式开启战略模式。公司在操作系统上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诚迈科技旗下的统信软件,但是属于民企。站在我的角度,有个强有力的靠山的好处在于能获得政策、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先支持,有利于公司优先抢占市场份额。
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行业解决方案、自主软件产品和服务化业务。年 显示,行业解决方案57%占据半壁江山,但由于主要是系统集成,毛利率相对较低,在11%左右的水平,真正赚钱的还是靠后面两块业务。其中毛利率最高,即盈利能力最强的是自主软件产品板块,同时也是最具看点的业务。
这一板块的核心产品是“中标麒麟”和“银河麒麟”两大国产操作系统,从年 数据来看,两大操作系统累计实现营收3.48亿元,较上年同期翻倍增长;净利润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9倍。目前已经在党政、国防办公等领域占有国产操作系统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难发现公司在大股东引领下的下游战略是由政府国有单位向私企普及,而公司将直接受益于国内信创产业的战略发展。
我国自主操作系统主要以开源系统Linux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因此国产操作系统多数都是由 Linux 发展而来。子公司中标软件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已经连续八年在中国Linux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整体市场份额依然微不足道。2019年数据显示,在中国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Windows系统依然一枝独秀,占据了75%的市场份额,MacOS系统占据20%的市场,Linux系统只有4.06%,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然站在国产替代的角度,目前国产软件占据国内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越低,那么对于其未来国产替代的空间就越大。市场目前走的就是这个大逻辑——国产软件的替代空间。
翻阅财 ,发现公司2019年的现金流剧增,年 说明主要是由于本期经营项目销售回款较好,预收款项较多所致。预收款是公司未来业务规模的先行指标,其增加也意味着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其业务量。另外近些年来公司的应付账款越来越大于应收账款,可以说是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当中议价能力提升了的表现,或许多多少少离不开大股东的支撑吧。即使公司再具备梦想,我还是遵循自身价值打底的选股原则。
最后聊聊估值的看法,相信很多朋友也会提出一个点,中国软件2019年6000w的归属净利润能否撑起近600个亿的市值呢?我的角度,首先600个亿的市值包含的除了业绩估值外,还包含着公司每年花费20%以上的研发占营收的投入比例估值以及上述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经营拐点的估值。
其次对于目前国产替代逻辑的行业,没法单单用传统的估值体系去衡量,毕竟市场给出的是国产替代空间,而这一替代的空间只能留给市场去想象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站在市场资金的角度思考个股的投资逻辑,不做投资建议与决策,如果觉得不错请点个关注和分享,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