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上门输一次液收费139元
去年8月1日,北京市卫计委一纸《关于实施护士区域注册的通知》实施,北京市内护士办理执业注册,其《护士执业证书》执业地点栏登记为“北京市”。这一规定也就意味着,护士执业机构不再单一局限,“兼职”成为合法合规之举。
新政催生了新业态,自从去年年底开始,大量“共享护士”“ 约护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头。这些平台主要提供打针、输液、采血、换药、导尿、吸痰、拆线、雾化治疗等服务,还有保胎针、产后护理等母婴护理服务。以“医护到家”平台为例,执业护士上门提供打针、输液服务139元/次;预约护士陪诊198元起步;护士上门进行外伤或术后换药139元/次……在价格方面,明显要比医院门诊高出不少。
揭秘:
“资质可查”背后有“猫儿腻”
“上午上门通乳,下午入户换药……这是我们平时最经常的工作状态。”曾在某医护 络平台工作过的小佳透露, 约平台的护士通常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供职于本市公立或民营医疗机构,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另一种是“专职”人员,即护士本人已从医疗机构出来了,基本全天候在 络平台工作。
“我们兼职的护士跟这些 约平台并没有签订劳务合同,但是会签署一份协议。”小佳回忆,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我叫某某,持有护士执照,在注册的有效期之内,在某某机构参加护士上门服务,我会遵守机构的相关规定,严格无菌操作……”
追问:
出了事故谁负责?
“据我所知,之前就有一家还比较知名的 约护士平台,护士上门给客户输美白针,结果没按照正规比例配比,导致当事人出现输液反应。当时圈子里都知道,听说后来平台出面私了了。”小佳说。
“护士上门服务安全风险真的很大。”小佳坦言,她之所以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就是感觉心里不踏实。过去在医院,每一项护理服务都有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同时还有医疗抢救设备和医生做后盾。“无菌环境、抢救条件……这些在患者家中显然都达不到。患者一旦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或突发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张广表示,“ 约护士”的兼职如果经过原单位同意,且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是可以跟平台签订劳动合同的。但目前大多护士跟 络平台不是劳动合同关系,而是依托平台,跟患者形成提供医疗服务的劳务关系,这中间互联 公司仅提供中介信息介绍服务,从中收取信息服务费用。
市卫计委:
“互联 +护理服务”须守规则
“‘ 约护士’是个噱头,我们更倾向于将其称为‘互联 +护理服务’模式。”北京市卫计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 会办医、居家护理等工作,北京市自2017年8月1日起在全市实施护士区域注册,即护士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任一家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注册后,执业注册全市有效,且可同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多个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批复,医疗机构以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属于合法执业行为。 护士开展居家护理服务,应依托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实体医疗机构,并在该机构进行多机构执业备案。
“在保障患者、护士安全前提下,我们鼓励实体医疗机构借助互联 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该负责人直言,“互联 +护理服务”在政策上是没有障碍的,关键是开展服务要遵守规则。政府监管是必须的,但由于医疗服务本身的复杂性,在政府加强事中、事后有效监管的同时,也要强调举办主体的责任以及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甄别能力,“特别要提醒广大患者,寻求医疗服务不能一味图方便。”
提醒:
拆线、留置胃管等建议上医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