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某小区一位路虎车主因自家车位被占,随即租下周边车位反堵并下战书“谁先挪走谁就是孙子”……
停车问题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车子越停越多,小区越来越挤。尤其是老小区的停车问题怎么破解?
“共停”APP貌似提供了一条路径。以杭州天水街道皇亲苑小区为例,去年8月推出了“共享车位”。简单来说,来繁华的武林商圈办事或购物,没地方停车,如果皇亲苑里有车位,你就可以来停。
那怎么知道是否有空车位呢?下载“共停”APP进行芝麻信用和车牌绑定后,点击“预约停车”,地图上会显示附近停车点,点击蓝色坐标点,界面上会显示停车点的开放时间、实时空位数量及计费说明,车主可以确认预约进场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的9:00—18:00对外开放,并按照每小时8元的标准收费。周末不支持共享车位。
现场
闹市老小区能共享的车位
实在少得可怜
中午11点左右,皇亲苑小区,一辆白色私家车绕了好几圈。“你停这里好了。”工作人员指着小花园旁边一处空地对车主说。“这不要紧吧?”车主看着这里并不是泊位,有些犹豫,“没事的,你往里靠靠。”最终,车主把车停在了北门附近一块空地上。
王师傅说,要是运气好,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车位空出来。虽然共享APP上显示傍晚6点前允许外来车辆进小区,王师傅说其实下午3点半开始就禁止外来车辆进入了,“首先要保证小区居民停车的嘛。”
天水屏风街小区虽然也在共享APP上,不过“人为干预”更多一点。
何师傅说小区的车位利用率很高,尤其到周末,“对面有两家培训学校,很多家长找不到车位都会来问。”
一般来停车的,很多都是路过问一下,真正在APP上预约,何师傅说“还没见过”。
说法
居民和 区各有看法:
能共享是好事,但车位实在太紧张
张大伯和萧大伯是玄坛弄的居民,他们觉得原本小区停车就难,再加外来车辆,肯定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喏,你看这辆车停得,这里根本就没有划线,没地方停么就一直停在这里了。原来只停路的一边,现在两边都停上了,要是真有事,消防车都进不来。”张大伯说。
萧大伯有另外的顾虑,“车子多了肯定更加危险,现在没事都不敢带着小朋友出来玩。”
住在胭脂新村的谷阿姨觉得共享停车挺好的,“共享肯定是好事,要是白天有车位空着也是空着,别人停一下也没什么,不过我们小区车位实在太紧张了,应该共享不了吧?”
“我们这边有小学,免费停车的时间是20分钟,之后就按每小时8元正常收费。”该负责人介绍,为了尽可能保证居民停车,小区对于过夜车辆的收费以晚上12点为界限,“超过晚上12点,开始重新计费,封顶是一天40元,要是从头一天下午停到第二天早上,就要收80元。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外来车辆尽可能早点离开。”
皇亲苑 区书记胡晓明觉得,共享停车在实行过程中,的确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来银泰、百大找不到地方停车,那就打开手机看看小区里有没有停车位,临时停放,资源被盘活利用了,挺好。”然而,这种“活”的范围和程度实在有限。小区里拼拼凑凑,能挤出250-260个车位,但是三证齐全的居民车辆就超过了300辆,这还不包括出租户。“晚上有居民在小区里绕啊绕,根本找不到车位,外面的车子可能还占着车位,这就很不合理了。”
另一方面,目前只有极少数单位和小区共享车位,根本满足不了停车需求。“这事不应该只是几家在做,应该让附近的住宅楼、单位、写字楼等都把空车位拿出来共享,做到一个常态化可持续发展。”胡晓明说。
“共停”APP开发者:
参与小区太少,共享形同虚设
“共停”APP是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开发的。项目负责人蒋先生也是一肚子苦水,表示自己正在“默默”地撑着。
他说,当初提出“共享”概念,并没有想着能彻底解决停车难问题,只是想利用错峰停车,提高车位利用率。然而,在操作中碰到了居民的不理解。“大部分居民认为车位开放是件好事,但一旦说到‘共享’,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坦言,目前“共停”已经和杭州11个小区合作,但是这些小区里不少居民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他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停车费,我们是会拿出一部分回馈给小区的。”蒋先生说,在项目实行顺利的情况下,收取的停车费中有一部分是公共基金,就是用来帮助小区搞基建的。但是,因为目前项目运营得不好,“回馈”一直没有实现。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11个小区一天最多能“挤”出100多个车位,可是能真正通过软件预约车位的车主,一周也只有五六个。“现在这个软件只服务于一小块区域,下载量和使用量都很少。”他说,盘活量不够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如果有100个小区加入进来,使用的人自然就多了。”这么说吧,就目前情况而言,“共停”形同虚设。
目前,他们也在转变思路,不从单个小区着手,转向中小型物业,给他们提供平台,开始慢慢布点。“我相信这个项目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所以我们不会放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