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旅游日益便捷

天津滨海夜景

外国游客游览长城

河北承德木兰围场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及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推进,三地民众出游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便捷。

一体化成就1小时旅游圈

无独有偶,也有人分享过类似的体验:以前,从保定东站到天津西站,需先从保定东到北京西,再从北京西乘车到北京南,而后从北京南到天津西站,不算转车时间,全部车程要用2小时。现在,从保定东站到天津西站不必再绕道北京,直达只需1小时。统计显示,近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已惠及12亿多人次、近6万家企业、200多个县市地区。早出发,晚返程,坐高铁就像坐公交一样便利!

缩短的是时间,拉近的是距离。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先后打通京台、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区环线等干线公路“断头路”和“瓶颈路”,累计达到1400公里。2017年又加快推进了太行山、京秦等高速公路建设,天津至石家庄、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建设。目前,京津冀三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已经为三地市民提供了百万次的跨城市出行服务。

便捷的交通,使旅游发展迎来了黄金期。目前,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为中心,开通了班线化旅游直通车40多条,车辆近800辆,全面覆盖避暑山庄、北戴河、野三坡、古北水镇等环京津重点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自由灵活的出行方式、便捷优惠的旅行服务。此外,“衡水湖 ”“邯郸 ”“野三坡 ”等旅游专列也先后开通,游客出游有了更多的交通选择。

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到2020年,京津冀1亿多人口将逐步迈进1小时旅游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认为,市场、交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交通一体化有助于区域内各种要素的充分流动,包括旅游流的无障碍流动。

整合三地资源做大旅游市场

京津冀三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以前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而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推进以来,这一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京津冀三地共同设计推出了红色旅游、冬季滑雪等特色旅游线路,还有周末亲子游、摄影之旅、休闲自驾游、古村古镇游、滨海休闲游等满足各类人群不同需求的旅游线路。围绕这些旅游线路,三地共同举办了房车巡游、科普旅游等系列活动。“三地本着共同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共塑区域旅游品牌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市场一体化建设。”天津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智能说,京津冀三地不仅设计推出了多条旅游线路,还联合编制了“一本书、一张图、一张 ”,游客的出游福利变得实在而可触摸。

京津冀的旅游线路打通了,旅游产品也更加丰富了。

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三地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整合,游客的选择也更多了,出游也更为贴心了。

共享平台推动旅游转型发展

京津冀旅游的协同发展渐入佳境,离不开三地相关部门的努力。

近日,京津冀旅行 联盟、景区联盟在北京成立,搭建起京津冀三地旅行 、景区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桥梁,实现三地旅行 、景区资源互通和信息共享。

此外,为了实现京津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京津冀旅游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建立,汇集京津冀旅游行业基础信息,整合三地旅行 、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游从业人员信息以及行业监管等内容,实现京津冀旅游行业信息的动态共享。

在北交所旅游资源交易平台上,共挂牌京津冀地区旅游项目242宗,挂牌金额863.99亿元,成交项目28宗,成交金额6.01亿元,京津冀旅游投融资服务平台为三地的优质旅游资源提供了发展的资本。

类似于这样的工作,这几年来,京津冀三地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委员邹伟南介绍,在旅游组织一体化方面,三地建立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办公室;建立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机制,先后建立了旅游直通车发展协作机制,成立了旅游 站联席会,建立了旅游咨询服务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了旅游市场一体化监管机制、执法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

“旅游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者。”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宋宇说,旅游是京津冀产业融合的加速剂,高关联性和无边界性特征使它能够和很多产业实现高度融合,实现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实现经济效益、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旅游是京津冀大市场形成的新引擎,旅游带来了游客,客流推动了市场,市场引领旅游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等发展要素跟进,从而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