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一张票 扰了回乡“心”- 抢票软件真能“抢”到票吗?

1月17日,2022年春节大幕正式开启。交通运输部门把好“安全关”、筑牢“防疫关”、守好“服务关”,护航回家路。可以说,春运见证了我国 会制度变迁和 会结构转型。而近些年来,铁路部门虽出台多类举措解决旅客购票难的问题,但“一票难求”的问题依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外,所谓的“抢票软件”真的能抢到票吗?

一、一票难求,返乡为何如此之难?

一年一度的春运,成为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鲜明符 。而每年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问题也深深地烙印在国人心中,成为每年 会各方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每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增加铁路运力,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对“黄牛”的打击力度。但“一票难求”的问题依旧存在,部分地区这一问题更有越演越烈之势。

那么,为何春运期间购票如此之难呢?其原因有,黄牛倒买火车票,即使在火车票实名制下,黄牛依旧有倒票的可操作性空间。铁路票运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旅客购票难。春运期间,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铁路运力。

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旅客的高需求和铁路运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性失衡。改革开放后,国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户籍制度的放开,民工流动人数迅速增长;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流的出现;国内经济发展失衡,回乡流人数激增;春节在国人心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探亲流人数暴涨。

这“四流”短期之内又汇聚成“一流”,同时,这种流动方式又为典型的候鸟式流动,致使春运人数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即使在2008年,我国遭遇百年难遇的极端天气下,当年春运总客流量仍然达到了22.4亿人次。

但和旅客的高需求相矛盾的是我国铁路运 建设滞后。以2006年为例,当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77000公里,而这一数字刚好是美国(226612公里)的1/3。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铁路部门不断加快铁路运 的建设力度,但由于我国“铁老大”常年亏损,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依旧存在。

事实上,当前我国的铁路部门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问题。铁路 在建设过程中,从投资决策、资金筹集到运营管理,整个过程中全部是在铁路部门内部进行完成。

而这种不透明的做法也让铁路部门盈利堪忧,但要改革必须筹集到更多的钱,而筹资也必须要以改革为前提,这就让铁路部门陷入到怪圈之中。

近些年来铁道部虽先后提出“政企分离”、“ 运分离”等概念,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铁路部门仍属于绝对垄断。这也导致外部资本难以注入,而铁路部门自身又常年亏损。恶性循环之下,铁路运 能力短时间之内注定无法提高。

同时,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这也意味着春运旅客总人数无法降低。供需失衡下,春运一票难求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一票难求的背后,也让国内的第三方抢票市场得以发展。

二、抢票软件真的能“抢票”吗?

近些年来,国内大量第三方抢票软件迅猛杀入,并衍生出一种所谓的“商业模式”。PC时代的360、百度、UC等浏览器纷纷推出免费抢票功能。移动互联 时代的智行火车票、携程、同城艺龙、飞猪等均上线抢票功能,成为了新时代的“黄牛”。

目前来看,各大OTA类抢票功能均是付费后方可使用。如携程APP的抢票功能需购买50元套餐后才可使用,抢票界面显示抢票成功率为95.3%。但据多位 友反映,即使购买这些套餐,依旧无法成功抢票。所谓的加速包也并没有真正加速。

无独有偶,高铁管家、智行火车票也均存在着类似问题,只是收费方式不同,OTA把这种“商业模式”美曰其名的称之为“互联 增值服务”。但令人气愤的是,这些OTA类服务商在会员协议中均明确表示,用户所支付的会员费用、抢票费用,不管是否抢票成功,均不退还。

事实上,所谓的抢票软件其工作原理就是将个人信息自动存储到这些软件之中,并代替用户在12306平台购票。由于这些软件可实现对12306官 的实时监控,若发现有人退票,则立即为用户购票。这种行为可以简单理解为打乱排队购票原本的概率平衡关系,实则是一种插队行为。

也就是说,所有的抢票软件都要在12306系统排队,但因为一定时间内,出行的供需关系并未被打破,这也注定抢票软件抢票成功的概率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抢票不一定能够成功。

由于抢票软件严重扰乱了我国火车票市场的正常购票秩序。铁路部门先后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强行屏蔽这些“外挂”。

如2015年3月铁路部门将动态验证码调整为随机图片,当年12月,12306又加入了518种验证码项目。2016年12306又通过和阿里云的技术合作,强行干扰第三方抢票软件对12306官 的监测。

事实上,此前12306就曾明确表示,抢票软件不能真正帮大家抢票成功,建议大家还是要去12306官 购买。在如火如荼的抢票市场背后却是行业内乱象丛生,迫切需要监管。

三、行业如何规范监管?

因抢票软件储藏了大量的用户信息,若缺乏监管,则很容易产生严重的信息泄露问题。同时,OTA所谓的商业模式,吃相实属难看。捆绑销售、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利用抢票信息差,强行赚取会员费;夸大购票成功率,误导消费。

毋庸置疑,抢票软件需要规范管理。但谁来监管,如何处罚,国内目前依旧没有完整的定论。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条例,明确权责界限.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购票环境。

最后,我们想问下大家,各位是否抢到回乡的火车票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