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互联 的那些事儿
“唱吧”又又准备上市了。
这已经是“唱吧”第三次冲击上市了。
这家创办于2012年的老牌 络K歌公司,自2015年全民K歌上线之后,就再无较大风浪,此次上市,会成为唱吧的第二春吗?
但唱吧所在的 络K歌赛道中,已经是一片红海。不论是背靠腾讯拿下三亿注册用户的全民K歌,还是短视频平台快手在5月17日上线的“小森”,亦或者字节跳动推出的“抖唱”、“飞乐”,更不必说还有阿里“唱鸭”、 易云的“音街”,在 络K歌的赛道中,已经挤满了来自各大厂的竞争对手。
巨头们摩拳擦掌,唱吧却悄悄掉了队,先是两次上市失败,又是业务增长停滞,用户被全民K歌超过,又被曝出抄袭“唱鸭”,如今的唱吧已经风头不在。
那么,唱吧是如何掉队的呢?曾经超两亿用户的选手怎么就被抛下?这口锅又得谁来背?
唱吧高光时刻:激流勇进
2012年,唱吧横空出世,上线首日注册用户突破十万,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高的成绩,上线五天就冲到了app store 免费榜单第一名,上线两年间就揽1.4亿用户,并且唱吧还被评为2012年增长最快的两个app,另一个是微信。
当时的唱吧,没有微信和QQ等 交软件作为背书,但为了方便注册,唱吧开放了当时市面上几乎所有的 交平台的关联登陆,用户可以从唱吧完成歌曲录制之后一键人人、微博、微信中去。
2012年末,微信与唱吧展开合作举办线上K歌大赛,当时的微信还较为孱弱,和唱吧的联合为微信引入了新奇的玩法,也促成了后来朋友圈的诞生,另一方面微信也为唱吧导入了流量。
在之后的两年中,唱吧一路狂奔,在两年内唱吧不仅完成了三轮融资,红杉资本、蓝驰创投纷纷看好唱吧,其估值更是高达20亿,还在2014年第一季度,唱吧就斩获了2亿用户。
唱吧CEO陈华高调的表示:唱吧要围绕音乐 交去做一个中国甚至世界上最牛的一个音乐生态型公司,
当时的唱吧,如日中天,但转折也很快到来。
唱吧转折时刻:保守且慎微
2014年夏,腾讯推出自家 络K歌软件全民K歌,借助微信 交关系链一键导流,以及朋友圈 交裂变传播,全民K歌很快就突破了一亿用户,全民K歌也被视为唱吧最大的对手。
但全民K歌也并没有以唱吧为目标,也只想做行业第二。唱吧也因其先入为主而积攒的海量用户池,搭配较有创意的玩法,其人气并未过多下降。
但唱吧的转折之处在于冲击上市失败,2015年,唱吧试图在美国上市,因估值原因回国拆VIE寻求借壳上市,紧接着在2016年开始上市辅导,两年后,唱吧上市辅导结束,在这期间,唱吧在资本市场的消息少之又少,外界普遍认为,唱吧要凉了。
不仅在资本市场中反响平平,在产品迭代上,唱吧也趋于保守,不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唱吧都仿佛很纠结是否会破坏“唱吧”的生态,于是在2016年直播大战和2018短视频大战之时,纷纷选择了观望,谨慎的陈华反而错失了良机,等到斗鱼虎牙一统直播赛道,快手抖音两强争霸短视频赛道之后,唱吧已无发展空间。
而就在唱吧沉寂的这几年,全民K歌的用户却借着微信一路高涨,2016年,全民K歌宣布注册用户破3亿,登顶移动K歌类App榜首。
那么在直播和短视频飞速发展的这几年,唱吧在干什么?
唱吧从2014年开始布局手游业务,不到一年就夭折,2014年,陈华还高调宣布涉足线下KTV,投资麦颂KTV,并且提出要在五年内开出2000家门店的计划,而据天眼查数据现实,2020年麦颂KTV仅开店500家,线下KTV市场早就开始萎缩,2020新冠疫情袭来,整个行业也遭受重创,KTV已经是妥妥的夕阳产业。
2017年,陈华又投资线下miniKTV,即使被唱吧寄予厚望,但依旧面临着使用率低、设备故障率高、投诉率高的结果。
与此同时,唱吧还发力智能硬件团队,推出“小巨蛋麦克风”,2016年,该项业务对唱吧的贡献率在5%以上,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中。
但陈华的保守在于,他始终认为,不论是线下KTV还是智能硬件,都只能算是唱吧的周边业务,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进行突破,而应该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但另一方面,唱吧的主营业务已经多年未曾进步了,其主要营收仅靠软件内打赏,使得唱吧的现金流很是吃紧嘛,也就进一步导致唱吧的容错率越来越低。
抉择时刻;唱吧还有未来吗?
2020年1月,一则“唱吧抄袭唱鸭”的消息让大众重新回忆起唱吧,他已经从一个时代佼佼者变成了“怀旧”类APP了。
唱吧的数据更为难看,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唱吧月独立设备数仅为4647万,而全民K歌的这一数据是1.7亿,足足相差了两倍。
唱吧的对手不仅仅只是全民K歌,还有阿里、字节跳动、快手以及 易等巨头都瞄准了在线K歌市场。
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倚杖,也没有具备创新性的业务增长,唱吧想要重回巅峰,可能仍需一些突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