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慧出行时代,如何与老同行?

曾藩熟练打开“老年版”叫车小程序,一进入界面就有系统语音提示,页面简洁,字 比传统软件大三倍,首页中间闪烁的橙红色按钮显示着“一键叫车”

“现在只需要一张身份证,放在闸机上‘滴’的一声出现绿光,就能快速通过。”袁绍雄说,这个过程只花了5秒

家住厦门市湖里区后埔村的65岁老人翁珍,每周要去厦门市老年大学上民间舞蹈课。“之前,我都在家门口扬手招唤出租车。出租车要么载客要么有 络订单,打车很困难。”翁珍说。

生活中,有这样困扰的老年人还有不少——近距离出行不会用叫车软件,跨省出行不会扫行程码、健康码,有的老人因为小区没有电梯常年不下楼。

老年人活动能力有所降低,但出行仍是日常生活的高频需求。2021年底,便利老年人交通出行专项行动,被写入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适老化出行服务不断完善。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 区居民使用新开通的公共电梯(2021年11月24日摄) 李佳佳摄/本刊

“一键直达”跨越楼梯之困

小区加装电梯后,70岁的文先妮上楼只需1分钟。此前,上下楼常常让她犯难。有时爬到三四楼她就要歇气,歇两三次才能到家。“现在有了电梯,又快又安全,心情好多了。”文先妮难掩激动。

文先妮家住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遇仙桥 区一个老旧小区。这个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小区共有3个单元,每单元有9层,59户居民此前出入全靠爬楼。今年9月,居民心心念念的加装电梯投入使用,文先妮迫不及待地拿着电梯卡,体验了一把楼上楼下“一键直达”。

加装电梯,是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住建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在各地同步开展无障碍设施、适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包括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2019年到2021年,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1万部,让很多长期居家老年人实现了走出家门、走出楼栋。

爬楼机,被许多老年人称为“神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解放碑宜康百龄帮养老服务中心,79岁的杨洪波最先体验了 区的新设备——爬楼机。

工作人员调试好机器设备,为老人系好安全带后,爬楼机的履带推动轮子缓缓上升。杨洪波像坐轿子一样平稳地下了楼。“坐起来不摇晃,速度也合适,整个过程平稳舒服。”杨洪波说。

为了让老年人常出门走走,2020年下半年以来,重庆市渝中区陆续为辖区内11个街道采购配置了爬楼机。住在老旧小区高层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可向 区免费申请借用。

“一键叫车”走出第一公里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78岁的单红莲老人,每月都要去医院检查身体和取药,由于不会使用手机软件约车,每次都是子女帮忙约车。直到有一天,她得知了一个约车 码——95128。

95128,是全国统一的出租汽车约车服务电话。2021年6月,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地加快推广应用95128约车服务,更好服务老年人打车出行。截至2021年底,95128已覆盖全国10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累计为690多万老年乘客提供服务2200多万单。

现在,前往医院前单红莲熟练地拨打95128,向专职人工客服告知出发地、到达地、用车时间,不到5分钟车就到了。“碰到老年乘客时,我们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主动提供拎包、指路等爱心服务,确认安全带系好之后再出发。”出租车司机高璞说。

络约车凭借方便、快捷等优势赢得了广泛赞誉,但是复杂的操作程序、不易认读的细小字体使众多老年人望而却步。

福建莆田的67岁老人曾藩退休后,每周要到七八公里外的地方跟老友聚会。“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一次不知误碰了哪里,车没打到反而叫来了代驾,闹出了笑话。”曾藩说。

交通运输部2021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各主要 约车平台公司已经在将近300个城市开通了“一键叫车”功能,累计为660多万老年人乘客提供服务1500余万单。

动动手指就能实现“一键叫车”,智能出行时代,更多新技术、新方式正在让老年人的出行更便捷。

“一码通行”远行更便捷

今年5月,福建福州的81岁老人袁绍雄到江西老家探亲,当他乘动车返回福建时,发现旅途轻松了不少。

之前出站过闸机时,袁绍雄常被健康码和行程码难住。有一次,他在手机上操作了十多分钟都没有搞定,急得满头大汗,不得不请求其他旅客帮忙。“现在只需要一张身份证,放在闸机上‘滴’的一声出现绿光,就能快速通过。”袁绍雄说,这个过程只花了5秒。

在现实生活中,被扫码难住的老人不少。福州火车站配备了46台智能防疫闸机,该闸机集体温监测、身份信息核验、健康码自动识别为一体。老年人凭身份证,即可完成人、证、码“三合一”查验,实现快速便捷出站。

福州火车站工作人员江曲介绍,智能防疫闸机2022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为超过7万名老人提供出站服务,累计缩短出站时间近1000小时。

除了疏通“线上堵点”,为老年人出行提供贴心优质的人工咨询、指引服务等线下服务也不可或缺。

62岁的厦门市老人王蕙兰是位独居老人,子女在外省务工。“我不识字,以前早上坐地铁去买菜、晚上去公园散步都是老伴陪同。老伴去世后,我一个人出门就少了。”王蕙兰说,有一次她发现地铁站工作人员可以提供爱心服务后,感觉踏实了不少,不用担心走丢了。

智慧出行时代,无论是“硬设施”还是“软服务”,都旨在提升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的每个细节,温暖老年人出行的“每一公里”。 (参与采写:蒋彪 陈青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