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不想努力,晚上只想刷手机,想戒又戒不掉,该怎么办?

你成绩差,就是因为你只会被动接受

你成绩差,就是因为你只会被动接受。而且你不仅学习差,将来你还会工作差、心态差、收入差。

我没有危言耸听。

如果你像我之前一样,每个周末都要坐火车去太原上课,看多了各类乘客的刷微信、刷头条、刷朋友圈的行为,或许你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尤其现在这些手机app,为了流量、留存、转化、挣钱,不惜一切代价。

之前了解到,今日头条等一些新闻载体app采用机器算法,自适应匹配用户的阅读习惯,主动推送相关类的文章和视频。而恰恰是这个功能,让人们越来越懒,懒的不仅是手脚,更多是脑子。

某一天我上完课,准备入睡前来一段郭德纲催眠,便打开了今日头条。殊不知这一看就看到了凌晨三点半,而且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第二天醒来,浑浑噩噩,只记得当晚每当看完一个视频就被推送下一个,根本停不下来,笑呵呵间樯橹灰飞。那种感觉如吸鸦片,享受吸食短暂的时醉生梦死,醒来后觉得恍如隔世。

清醒之后,我便删了今日头条。

我怕自己意志力不足而被迫地被这些软件侵蚀了时间,所以同时被我戒掉的还有:朋友圈、微博、qq空间、快手、秒拍、斗鱼直播、熊猫直播。我身边的人知道,我从不刷朋友圈。

而且,我也尽可能的避开有这些习惯的人。

现在的人很多都是活在朋友圈的。TA的知识体系建立在10w+爆文所构建的虚拟世界:“等你优秀了,你的女神早跟别人睡了”、“要学好好说话,先要学不说话”、“你的努力不过是努力白费“、“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

你被动接受着以为是正价值观的东西,却不知这像鸦片一样让你越陷越深。

我可以接受当你疲惫时只图一乐的需求,却无法理解朋友圈成为了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

所以,我们太习惯去被动接受。我们习惯刷微博时机器给我们推送的一条条关联阅读,却不愿意主动输入关键词搜索我们自己需要的;我们可以像个傻子一样一刷三个小时的手机,却不愿意停下来思考。

毕竟,”动脑子太累了,“。

所以,貌似学习差、收入低也就这样被解释了。

那我们究竟为何会养成这样一种只会”被动接受“的习惯?

怪罪机器?还是怪罪自己的习惯积累?

上学时,我们就只会听老师讲。放学时,我们就只会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哪一刻会主动拿起书本去探索自己的问题?我曾在无数次公开课和文章中讲到关于高三复习必须要有自己的节奏,换来的都是一句“老师,我们没时间”。没时间?那我那些qq空间点赞哪里来的?!

不过,我现在也不讲了。

大家都是听完后一时热血,但坚持不来几天。少数能听懂并且坚持做下来的,早已经受益并且脱离“学习贫苦户”。

其实我们这些成人也一样,如果没有自己的节奏和主动探索,我应该现在还守着济南那个小破学校为招生招工犯愁。

2年前和我一起干学校的同事,前几天还向我抱怨返点太高到机构已经干不下去了,怒喷这个时代为何如此般残酷!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残酷的,犹太人百年前提出的“二八原则”到了如今已经变成“0.2和99.8”.而你,又想成为那百分之几?

其实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自己造成的,很多遗憾也是自己给自己的,“如果我当时肯花多点心思在学习上,现在找工作或许就不会那么难了” “高一高二那会但凡肯抽多点时间背多些单词古诗,公式定理,那么高三的我是不是复习起来没那么的辛苦?”

但当时的你一定不是这么想的,当时的你享受着此时的开心快乐,可能很多人说,人生要享受当下,但是开心了快乐了,后来就后悔了遗憾了。

现在的学生学不下的理由太多了,究其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自己,连想都不想,何来的行动?想了也没有定力坚持,毕竟现下诱惑那么的多,给你再多方法都不敌你的一句“我不想努力”。

接下来说几个方法给“你想”的同学:

①理由

拒绝借口,欺骗自己,给自己一个学习的理由,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有句话说“人是有惯性的,只要是当前学的东西有用,有了学的理由,一旦沉下去学,很容易从知识中找到乐趣。”

②目标

如果设定的学习目标过高无法实现就是在冒险,就会起反效果。使人厌烦容易放弃,可以给自己定小目标,在某个阶段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才有学习的热情,实现这些目标,你就有成就感。

③兴趣

我从我的学生了解到,有很多单科成绩很好的原因都是因为有兴趣,对历史有兴趣,了解古今历史文化,喜欢探究生活中关于物理的现象等等,有想就去学,兴趣是人的老师,学习上,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下手。

④奖励机制

达成了目标或者是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奖励,满足自己。对自己进行肯定,自我鼓励,使自己非智力因素发挥积极的作用。

⑤坚持计划

每天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进行,然后可以根据水平和实际情况逐步增量。比如很简单的,今天计划是复习一道错题,第3天的时候可以增加到两道,心血来潮一天完成过多的任务,会提前透支大脑的满足感,而且你的身体更容易感到疲倦,计划易败,所以不要一时兴起。

⑥此刻就行动

“我现在心情不好,一会儿再学。”或者是“我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学物理。”各种千奇百怪给找自己开脱的理由,实际上,你所谓在等待合适时间的时候,就是想暂时逃离你当下做的事情。所以不要拖延,从此刻开始。

⑦21天法则

心理学中的21天定律是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分为三个阶段:

1、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2、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3、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21天就能形成好习惯,但前提是行动过,坚持过。

以上几个小方法送给想改变的你,记住:一定要坚持!

希望同学们在最后的时间里,努力加把劲,取得好成绩!或者有什么不懂可以关注私信我,老师很愿意帮助大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