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技术催生卫勤保障方式变革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战“疫”前线,除了全副武装的“白衣战士”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无私奉献,还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 等颠覆性技术支撑的消毒机器人、AI测温仪、配送机器人、防控无人机等无人军团大显身手。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迫于疫情的高传染性,智能机器部分代替人工的做法,不仅实现无接触、高效率的医疗救治、疫情监控、物资配送和宣传劝导工作,而且为未来智能化时代军队卫勤保障方式变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无人自主化卫勤保障

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化、智能化系统和平台开始代替人类,执行专业性、危险性、重复性作业任务。以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消毒为例,以往人工消毒存在人员人身安全难以保障、效率低下等难题,而消毒机器人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 道,已在全国多家医院进行临床应用的钛米消毒机器人,拥有自主导航技术,能识别环境内的物品进行自主避障;配备消毒管理软件,集成超干雾化过氧化氢、紫外线消毒、等离子空气过滤等消毒方式,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并自主围绕消毒目标进行360°无死角消毒,消毒过程量化管理;机器人全程智能操作,人机分离,可以根据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分布进行沿路径递进式高水平消毒和自动多点终末消毒,可以大幅降低医护人员风险,避免交叉感染,保障人员安全。

除了消毒这一重要环节,抗击疫情期间,戴口罩、量体温成为人们进出公共场所必做的两件大事。我国自主研发的5G警用巡逻机器人,可实现红外线5米以内快速测量10个人的体温,误差在0.5℃以内,并识别出进出人员是否戴好口罩。机器人可以快速移动,一旦体温超过设定值,或者发现人员没有戴口罩,便会启动 警系统,不仅有效节约了人力,而且降低了一线执勤人员被感染的几率。

未来信息化作战,战场空间多维,参战力量多元,伤员分布不均、地域广泛、伤类多样、伤情不一,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仅仅依靠传统人力已无法完成繁重艰巨的卫勤保障任务。这次疫情,虽然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支援湖北、驰援武汉,但是由于确诊人数不断增加,一线医护人员仍然不够用。未来战场,这样的场景同样可能出现。这就启示我们,应聚焦保障打赢,加快转型重塑的要求,充分挖掘颠覆性技术的革命性、超越性和替代性应用,逐步实现卫勤保障由“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向“自主交互、以机为主”的转变,打造智能性更高、功能性更强、适应性更好的无人自主检测、诊疗、陪护系统和平台,助推我军卫勤保障能力提升。

动态可视化卫勤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颠覆性技术手段正在加入战局,实现了疫情防控态势动态可视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一方面,疫情监测可视化。针对疫情相关人群动向监测难题,基于云计算技术的 络云平台利用移动用户脱敏后的位置数据,将指定区域的手机用户纳入统计范畴,在保证用户隐私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逐日统计人群的流向数据,能够每日为相关部门提供疫情防控所需的监控数据,同时还能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国内移动运营商开发的模型算法,包括职住表、跨域表、位置融合表等充分整合了多类数据位置信息计算整合能力、出行路径纠偏能力、多维指标计算能力,满足了本次人群动向数据监测需求,可以在大数据分析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另一方面,远程会诊可视化。大带宽、低时延的5G 络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远程会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 道,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利用全光 和5G 络优势,成功打造全国首个5G+冠状病毒远程会诊系统。1月26日下午,基于中国电信四川公司5G双千兆 络,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功完成了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急重症患者的远程会诊,这也是全国首次针对该疾病的5G远程会诊。四川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等专家参与会诊,并为病患治疗提出指导意见。全省27家定点医院,通过会诊系统在线进行观摩学习。5G 络远程会诊,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专家资源,病患在其他医院也能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而且能够减少医患的直接接触,更有利于疫情防控。

直达精准化卫勤保障

针对这次疫情特点,在线定制、直达配送的精准化卫勤保障方式是一大亮点。这其中,集成了高精度定位、路径规划、调度系统、智能视觉、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功不可没。据 道,2月6日,京东物流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在武汉的首单配送,成功将医疗和生活物资从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运送至武汉第九医院,后者是武汉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通过使用智能配送机器人,在减少快递员压力的同时,也能让节省的运力支援其他 点。目前京东物流在武汉仁和站投入使用的1台智能配送机器人,已经承担了第九医院50%~60%的配送任务,同时还承担了医院周边临近3个小区的配送任务。这充分展现了配送机器人的安全、便捷和高效。

另据 道,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了两台智能送药机器人“平平”和“安安”为患者进行直达式病房送药。机器人可以自动开门、关门、搭乘电梯,医护人员将病人的药品放入机器人舱内后,机器人就会按照输入的病房和床 将药品送到指定病人的手里。使用机器人送药避免了医护人员和病患的过多接触,除了查房和必要的问诊环节,机器人可以代替医护人员完成简单的配送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目前,国内许多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纷纷向医院和定点隔离场所捐赠机器人及配套产品,用于隔离病人的药品和餐饮运输、物品无人递送等服务,并已陆续开始使用。

着眼未来战场卫勤保障面广、点多、线长的特点,应充分汲取这次抗击疫情经验,将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有机结合,大力研发适应野战复杂条件下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打造智能聪慧、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卫勤保障“无人尖兵”;利用物联 技术,建立一条从战略后方直达战斗前沿的通道,基于战场云 络,共享战场态势信息、伤员伤情伤势、救治物资需求等情况,实现卫勤保障“物资流”“设备流”“人员流”“信息流”的有机融合和高效流转;借助国家层面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卫勤保障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按照平时应急、战时应战、平战一体的建设要求,建立军地联合应急卫勤保障平台,搞好军地卫勤保障系统对接,实现军地协作一体联动,切实将直达精准化卫勤保障落实落地落到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8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