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800多次抢票都失败了
普通模式抢票均未成功
加钱后,抢票功能有所增加
目前“抢票软件”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增加了抢票功能的浏览器,另一类是OTA(在线旅行服务商)的官 或APP。有的是全免费的,有的则有一些收费项目。很多时候,旅客要多付几十元钱,才能利用这些软件抢票。
买票者说
买不买加速包,差别并不大
市民李先生自己就是个软件工程师,他换过不少抢票软件购票。在他看来,购不购买服务,其实差别并不大。“我去合肥,如果没票了,我就挂两天,机器自动替我抢,一般两天就能抢到。”而用了加速服务后,抢到票的时间也并没有提前多少。李先生认为,抢票软件用的是企业级带宽,并用技术手段代替人工手段(比如自动识别图形验证码、自动提交订单),效率自然比人要高,但现阶段12306也并不弱,相比较之下,李先生还更愿意在官方购票,“12306有时改点代码,这些抢票软件就要歇火一会,相比之下官 抢票更稳定”。
不过,在采访中,不少使用者都认为,付费的抢票软件“很方便”。不少软件会提醒用户抢票的天数和放票的日期,包括接续中转的方案推荐和其他出行方式提醒、别人抢这趟车都用了多少天的大数据等等。业内人士表示,不同软件的加速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一些使用加速包或购买VIP会员是给用户增加更多的节点,但用户在第三方软件上购买了加速服务时,其实很难判断该软件是否真的为你增加了更多的节点,提供了更快的 速。
四个问题
1
付费抢票软件侵害了谁的利益?
2
不少 站都存在“被消费”,如何维权?
3
站加价是“代售”还是“代购”?
周健认为,如果 站采用的是纯人工帮助旅客购得车票,这本身是合法的,加价多少也属于意思自治。但付费软件性质不同。
4
抢票软件肆意加价 有法律约束吗?
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分所的周健律师认为,无论是最初以选座加价形式出现的各主流门户 站还是各类抢票软件,其实质上都是一种涉嫌倒卖车船票的非法经营行为。“付费抢票软件是采用不公平交易的方式,侵犯到其他正常登录12306 站购票的旅客的购票机会,这理应被认定为宽泛意义上的非法经营。只是这两者的区别,一直以来没有被点破。”但“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原则以及“罪刑法定”的原则,都要求必须对这种新型黄牛的非法经营行为以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补充,才有执法依据,不能仅凭法律的原则定罪量刑,这还需要全 会尤其是人大、政协和办案机关形成合力。我国《刑法》第227条对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情况,有详细的法律解释。《铁路法》中刑事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倒卖旅客车票,包括高价、变相加价倒卖车票以及倒卖座席、卧铺签字 及订购票凭证等,也有处罚依据。但付费抢票软件具体如何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条款可依照执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