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4天来,杭城的气温从一大早就开始爆发出“洪荒之力”。由于空气湿度大,白天多数时间体感温度达到40℃以上。
遭受连续高温“烧烤”, 上已经是哀嚎一片:
这还没完呢,看到下一条预 的时候整个人都方了,
——这“烧烤”天,是暂时停不下来了。杭州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未来4-6天仍是“桑拿天”,昨天杭州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7月24日杭州最高气温达到38至39℃,未来4-6天也仍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
出门靠勇气,烧烤模式停不下来,走在室外处处遭遇体感40℃+暴击,浙江新闻客户端特别整理了这份“生存指南”送给你。
你体感温度只会比预 的更加热
朋友圈对于高温是一片调侃和吐槽。有小伙伴一大早出门,坐进车子开出来,车内显示的温度就已经是36℃,等到下午3点钟,车行路上,温度快速飙升到了43℃:“这个温度和手机天气软件上的温度起码相差5度。”
预 温度为38℃,体感温度却有40℃以上,究竟怎么回事?气象上所说的温度,指的是剔除各种人为和其他自然因素干扰情况下的自然状态的空气温度。世界气象组织统一制定了标准,气象部门的测温温度表要放在百叶箱内,距地面1.5米高,而百叶箱要放在空旷的草坪上。之所以测量1.5米的温度,因为这是大多数人们呼吸的高度,这个高度才是绝大多数人身处环境的气温。
省气象专家说:“市民自测温度会更热。”
这样闷热的天气,非常容易中暑。浙江省气象台提醒,不要在太阳下长时间裸露皮肤,不要在阳光下疾走,尽量避开在10:00—16:00这一时段出行。如果实在需要在户外工作,一定要采取有效防晒措施。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要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再不舒服就赶紧去医院, 不要拖。
高温天还能愉快地锻炼吗?
尽量避开10:00—16:00
眼下是个连出门都需要勇气的天气,省气象台提醒大家,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户外锻炼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要在太阳最烈、日照最强的正午锻炼。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较差的,要尽量减少在烈日下的活动,也不要长时间呆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同时,夏天出汗多,运动的时候还要注意及时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可以适当喝点淡盐开水,避免因为大量流汗导致的体内电解质紊乱。
接下来的高温天会影响情绪吗?
中央气象台主持人宋英杰说,有一种天,叫桑拿天,有一种热,叫龌龊热。说的就是“大暑”。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往年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三伏”、大暑这些“热”词在此时扑面而来。
全国29%的地区极端最高气温纪录诞生于小暑期间(大暑为26%),而大暑更容易上演高温连续剧。这么说吧,小暑在爆发力方面略胜一筹,大暑在持久战方面更见功力。
持续高温天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
中国天气 称,通常在气温20℃~22℃时,人们心情舒畅;在18℃~20℃时,人的工作效率最高;一般来说,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不仅大汗淋漓,容易食欲不振,而且心情烦躁,易产生过激行为,心境低落;温度升到38℃,躁动不安等情况会明显增多。
这动不动就汗流浃背的日子,还是能宅就宅吧。
如果外出,建议做好有效的防晒工作,首先,防晒、防暑、防低温、防脱水的基本行头准备好;其次首选白色、浅色或素色的丝、棉、麻质地的衣物穿着;另外,自驾出行要注意车内“小物件”的大隐患,例如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发生危险。
热是躲不过去了,能做的就是“错峰出行”,尽量避开在10:00—16:00这一时段出行。
还有夏天标配绿豆汤,也可以多喝喝。
即使没有感觉口渴,也要频繁补水
关于高温的以下几个知识点,你也必须get到。
1.不是穿得越少越好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 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2.饮食上多吃苦味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别忘补盐补钾;暑天宜清补;少吃凉食;吃水果应该适度;避免生食水产品。别问为什么,为你好,快记笔记!
3.空调保持恒温状态。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命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致于经常感冒或患其它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空调也是一种保健品,整个居室的温度应不断变换,但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5℃之间。
4.不渴也要喝水。日本久留米市圣玛利亚医院医师鹤知光说,老年人和儿童体温调节机能比较弱,更应小心中暑。即使没有感觉口渴,也要频繁补水,还可以喝一点含盐分的饮料。
别忘记高温天的福利有不少
高温来袭,劳动者们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他们来说,高温天上班能享受哪些福利?最直接的就是高温补贴了。
根据浙江省《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高温作业工人按每人每月225元标准发放;非高温作业工人按每人每月180元标准发放;一般工作人员按每人每月145元标准发放。总发放时间为4个月,即6月、7月、8月和9月。
绿豆汤、棒冰、西瓜……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一些单位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提供了防暑降温的饮料,并准备了清凉油、毛巾等防暑物品。
但是,饮料等防暑物资是企业给予职工的一种福利待遇,不能算高温补贴。也就是说,企业不能以发放饮料、绿豆汤等防暑物资充当高温补贴。
除了高温补贴,高温天的其他福利还真不少: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停止当日室外露天工作。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 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重劳动 (搬重物、锯刨、挖掘等)、中等劳动 (锯木头、开卡车、粉刷、摘水果等)、轻劳动 (打字、缝纫等),分别为不超过20、30、40分钟;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35℃以上即为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企业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员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同时,劳动者因高温作业中暑的,可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综合浙江日 、浙江24小时、杭州 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