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无锡警方就成功打掉了一个搭建在暗 里的违法 站。
今年7月份,无锡警方在 络巡查时发现了一个色情 站。看似普通的 络论坛,里面充斥着色情信息及淫秽内容。但与一般的 站不同,这个 站不是架设在互联 里,而是藏于暗 之中。
无锡市公安局 络安全保卫支队民警 许菲:暗 的使用者不可被追踪, 站的访问者不可被追踪,所以暗 站上交易的往往是一些非法的内容和商品。比如公民信息、电脑病毒、淫秽色情信息。
由于暗 侦查难度大,警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并查获了服务器等作案工具。目前,王某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无锡市公安局锡山分局 络安全保卫大队副大队长 朱津津:据王某本人交代,他是从2017年左右开始在暗 上架设淫秽 站的论坛。截至王某到案时, 站已经发展会员6万多人。
警方表示,根据监测,从2018年开始,国内搜索暗 的人数激增。主要区域集中在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近几年,公安机关通过技术手段,加大了对暗 犯罪的打击力度。
什么是暗 ?
提到暗 ,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它其实就像互联 一样存在,只不过需要特殊的程序才能进入。由于更具有匿名性及不可追溯性,一些人会利用暗 发布违法信息,交易违法物品。
如果把互联 比作广袤大海的话,大多数人所接触和使用的只是海面上的部分,也就是“表面上的 络”,而海面之下的“暗 ”,则隐藏于大众视线之外,如要访问则需要很多特殊的软件、配置或者授权才能登录,普通用户是无法通过常规互联 手段搜索到的。
近年来,由于“暗 ”匿名性的特点,滋生了大量以 络为勾联工具的各类违法犯罪,比如买卖各类枪支弹药、毒品、公民个人信息、提供黑客工具、传授黑客技术教程, 络攻击,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内访问“暗 ”人数的不断增加,年轻人群体在不断扩大,甚至还有未成年人涉及其中。
但是“暗 ”并非“法外之地”,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暗 ”实施违法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公安机关不断研究“暗 ”相关违法犯罪问题,强化对“暗 ”犯罪的打击力度,成功侦破多起利用“暗 ”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并敦促有关单位加强 络安全保护工作,从源头上堵住安全隐患。
同时,全球警方对各国“暗 ”犯罪都进行严厉打击。包括规模较大的“暗 ”黑市——“阿尔法湾”、“华尔街市场”等等已经被捣毁,相关犯罪嫌疑人和作案工具已被警方收缴。“暗 ”毒瘤,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警方正在联手铲除。
“暗 ”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
在中国裁判文书 输入关键词“暗 ”,共可搜索到21例案件。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有8例、7例,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共3例,其他三类犯罪各有1例,分别是绑架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2018年9月,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萍乡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被告人通过“暗 ”购买公民信用卡信息,然后绑定手机支付, 盗刷信用卡获取非法利益。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并处数十万元罚金。
今年6月,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也公布了一起利用“暗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例。被告人在境外 站发帖,标明提供个人户籍、全家户籍、开房记录、同住记录等公民个人信息的服务项目及价格,并在“暗 ”市场上以比特币交易,于2018年4月至11月期间,非法获取、出售多人个人信息1000余条,获利1.33315比特币,并将1.30948比特币兑换成人民币41397.35元。
判决书显示,被告人称其找工作受骗后,萌生了“通过 上提供个人信息来赚钱”的想法。他出售信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中文论坛 、暗货交易市场发给对方,有一部分是通过 交软件发给对方。信息主要有人员轨迹、开房记录、手机开户信息等,其中,价格最高的是手机定位信息,最低的是户籍信息。
此外,暗 中的淫秽和暴恐视频也比较普遍。山东省平邑县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显示,被告人通过“暗 ”了解并下载、交换获取淫秽和暴恐视频文件,并向3人传播以牟取利益。
暗 ”并非法外之地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30日,最大的“暗 ”市场“梦想市场”宣布关闭。同一天,来自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的执法机构开展行动并对外宣布,国际执法机构逮捕了61人,关闭了50个用于非法活动的黑暗 络账户,执法部门执行了65份搜查令,查获了2995公斤毒品、51支枪支以及超过6200万欧元。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暗 ”相关案件16起,抓获从事涉“暗 ”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25名,其中已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有两名,刑事拘留23名。
随着国内访问“暗 ”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年轻人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暗 ”已成为国内 络空间治理的新领域,“暗 ”犯罪也给 络空间治理带来新挑战。
江苏海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七中队副中队长金明表示,当前打击暗 犯罪存在制度、技术等多方面难度,所以各国打击成效也参差不齐。由于 络与物流的相互配合,导致涉毒犯罪形态变得更为专业,且贩毒群体年龄层次偏低,具有职业化倾向。 络无国界,必然要求各国在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抓住关键环节,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不让“暗 ”成为法外之地。
复旦大学 络空间战略研究所倪俊博士撰文指出,中国应在学习借鉴国外“暗 ”治理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措施。有关政府部门应组织国内重点 络安全研究院所,展开专项工程攻关研究,尽快拥有适应中国 络空间治理需求的“暗 ”管控技术能力。
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樊国民律师指出,“暗 ”犯罪取证困难,这给执法部门打击犯罪增加了难度。建议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提升取证能力。另外,国家应与一些涉及 络安全的企业建立合作,联合开发技术和工具,让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治理“暗 ”的具体行动中来。
他还建议,要强化相关法律法规落地,出重拳铲除制作售卖假身份证、黑电话卡、虚假ID等 络黑灰产业链,公安、 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暗 ”打击行动,加大对“暗 ”和利用“暗 ”实施犯罪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
综合自 央视财经 光明 央视 中国青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