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开展以来,这场涵盖了超过6000项展览要素的展览,不仅吸引着武汉市民,也吸引着外地游客。
走过展馆六大展区,重温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更令人深刻体会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展览中,绝大多数展品都来自于武汉的抗疫一线,到处体现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战场的武汉元素。
惊心动魄,全息“电影”重现武汉抗疫一线抢救场景
抗疫展览现场专门设置一处全息“电影”场景,以武汉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在ICU病房救治患者的故事为原型。
“颈动脉搏动已经没有了,先推肾上腺素……再用上肌松药物!”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场景吸引着武汉市第六医院退休医生吴九玉,她近距离地感受这一紧张时刻,心情格外澎湃。
身为一名医生,吴九玉明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往往反复多变,医护人员需要近距离与死神展开直接较量。
17日一早,老人从球场路乘坐地铁赶来武汉客厅,看完展览,她热泪盈眶,哽咽地说,“我非常爱我的祖国,也爱生活了70年多年的武汉!”在现场,她连连感叹“不容易”。
真实还原,武汉的“两山”医院建设展现“中国奇迹”
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两座医院的建成让救治资源迅速提升,让治愈更多生命成为可能。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奇迹凝聚着众多建设者的奉献。
近期,王先生刚好在武汉出差,得知展览开展的消息后,他便趁着周末来到现场观展。他拍下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路牌和各类车辆行驶证,说“这里完全复原现场,觉得非常震撼,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到人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力量。”
迎难而上,“武汉年轻人的韧劲”打动同龄人
早上6时多,武汉传媒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黄鑫早早起床,从佛祖岭搭乘地铁赶到武汉客厅,“希望好好重温这段历史。”
黄鑫逐一拍下重新还原的方舱医院,铁架床、热水瓶、脸盆、毛巾,每一样物件都让他动容,“没想到还原得这么真实,让我感受到轻症患者在方舱医院的生活”。
一张病床边的课桌上,是厚厚的高考复习资料。这个还原的场景后方是一张大幅照片,照片里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收治的一位女孩一边对抗新冠病魔,一边备战高考的真实场景。
“太真实了!”黄鑫感叹,“我在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武汉人的韧劲。遇到任何困难都坚持学习,迎难而上,毫不畏惧。有这样年轻人的城市,一定会越来越好!”
乐观向上,居家战疫的照片让武汉市民找到“熟悉感”
展厅内重现了武汉市民居家战疫的场景。武汉人在家运动,在阳台上齐唱国歌,展示绘画、书法作品为城市加油,对八方驰援致谢。
育才小学二年级学生曹怡筠在一幅照片前比出大拇指,画上的小女孩与她年龄相仿。曹怡筠说,前段时间,母亲还带她去中国建筑科技馆,观赏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让她感受到疫情胜利的背后是很多叔叔阿姨的奉献。
“这些照片太真实了,普通的武汉市民就是这样挺过来的。”汉口居民岳亮在居家战疫的多幅照片前驻足,感叹“这些场景太熟悉”。那段时间,他一直居家办公,回忆起和小区居民集体唱响国歌的泪目场景,他依然动容,“过阵子会再陪孩子来观展,让他好好感受这段历史。”
大城重启,武汉街头熟悉的烟火气让观者更加“珍惜现在”
塑料凳上放着热干面、豆皮,市民坐在一旁大快朵颐,身后是热闹的户部巷小吃街,远处的黄鹤楼亮着灯。很多参观者在这组场景前,久久不舍得离去。
“再吃上街头的热干面时,我差点哭了。”市民季维是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的职工,她说,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的建成里就有同事们的心血和汗水。疫情发生后,很多同事从湖北周边的老家只身开车返回武汉,只为参与建设工作,出一份微薄之力,“我为他们骄傲。”
大汉口热干面、鸭脖、汪玉霞糕点……看到武汉特产被 友们热捧,“武汉好起来了,要谢谢全国人民拉我们一把!”
经历过抗疫大战,坚强的武汉人民浴火重生,大家复工复产,医疗秩序恢复正常,孩子们开学了, 会经济生活有条不紊。走完1445米展线,这部抗疫史诗令人动容、振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