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刚刚接到的境外来电,是骗子冒充公安局的!”1月13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中心上演了一场紧张激烈的反诈预警劝阻“大比武大练兵”活动。真实预警线索实时推送,16个公安分局反诈劝阻岗位的民警同步开展劝阻……实际上,这样分秒必争的场景每天都在市局和分局两级反诈中心发生。
去年4月,北京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开贩手机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图为警方查获的手机卡
不法分子诈骗话术、手段因疫情因素“更新升级”,不同类型骗术“环环相扣”,并想方设法干扰劝阻工作,造成大量事主受骗,巨额资金流向境外。
诈骗话术层出不穷,有人连续被骗不自知
上午10点半,反诈中心民警接到分局110转接 案电话:一名女事主遭遇“ 络刷单”类诈骗。据介绍,这类诈骗中,不法分子会以兼职为由诱使事主在某平台上进行“购物返现”,通常以小额返现打消顾虑,事主在大额支付后发现受骗。“疫情期间,许多年轻人居家办公,听信了骗子发布的兼职广告。”丰台公安分局办案民警说。
在丰台分局反诈中心, 警电话当天就有近60个,反诈民警与骗子“抢时间”,需要快速对关联银行卡进行冻结止付。而一些事主深陷骗局不自知,即便接到了北京警方的劝阻电话仍然一意孤行。
在东城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民警讲述了近期的一个劝阻事件:年近六旬的当事人通过 交软件结识了一位“美国军医”,双方用英语聊了两个多月(当事人用翻译软件),当事人深陷这段“感情”当中。随后,“美国军医”称要来到中国“奔现”,但寄往中国的钱物包裹被海关扣押,需要十几万元“活动”,当事人甚至计划抵押房产后给对方打钱,最终被东城警方和家人合力劝阻……
“这位老人此前已经被类似的交友诈骗过两次。”办案民警说,因为容易上当,老人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已经成为骗子眼中的“香饽饽”。
赵乃育 绘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三中队中队长苏兴博说,不法分子在疫情期间“更新话术”,穿插更多的真实因素,使迷惑性更强。例如,疫情初期,有骗子冒充湖北警方,天津疫情发生后,立刻有骗子开始冒充天津宝坻公安民警,其目的一是增加可信度,二是以疫情特殊时期为由要求当事人与其开启“远程会议”,进而实施诈骗。
除了新的话术,不法分子的洗钱方式也有变化。在广东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藏身境外的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将虚假“投资平台”与“跑分”平台对接,事主的资金直接进入“跑分”平台。嫌疑人使用大量非其本人名下的银行卡,在各个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购买USDT(泰达币)后,再“搬”至“跑分”平台进行资金交易,以此重复多次“钱”转“币”“币”转“钱”的过程,每次数字货币交易成功后,他们按0.05元每USDT赚取手续费用。除此以外,还利用“跑分”平台直接用银行卡转账支付来进行资金流转,收取0.1%的手续费,短短一月时间,走账金额最高能达到人民币7000万元,获利近十万元。
链条越来越长,“触角”越伸越远
个人信息泄露仍然突出,不法分子“精准施骗”。与过去电信诈骗“广撒 ”相比,当前不法分子手中的公民个人信息更加精准,指向性更明确。“在‘精准画像’之下,实施诈骗的效率大大提升。”苏兴博说。
去年底,由邯郸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邯郸市永年区公安局成立的专案组近期侦办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与圆通快递多位“内鬼”勾结,通过有偿租用圆通员工系统账 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层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至不同下游犯罪人员。此案件中,4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涉案金额120余万元。
“两卡”价格水涨船高,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随着“断卡”行动在全国范围开展,警方打掉了大量涉电信诈骗制售倒卖银行卡、电话卡账户涉案团伙。然而,仍有不法分子通过 交软件发布广告,以高价诱使他人办卡。
想方设法增加劝阻难度。在东城分局反诈中心,劝阻人员每天要打300多个电话,有的一通电话要打半个小时。办案民警介绍,骗子往往需要被骗事主处于“隔离”状态,要求其开飞行模式或是设置呼叫转移,有的还设置了两层呼转,给劝阻工作带来难度,有时警方需要紧急申请对当事人的电话停机,恢复后有一段时间的延时期,警方就要争分夺秒地抢在骗子电话打进去之前先拨通当事人电话进行劝阻。但即使是这样,一些被深度洗脑的当事人仍然会选择不相信劝阻电话。
反诈需要立体“防护 ”
在打击非法买卖“两卡”(电话卡、银行卡)方面,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惩戒治理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非法买卖“两卡”违法犯罪活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全国共打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4592个,抓获违法犯罪人员7.1万名,惩戒5.7万名非法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两卡”人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按照公安部部署,北京警方针对电信 络诈骗违法犯罪多管齐下广泛打击,开展“断卡”行动攻坚战,取得一定成效。受访人士建议,进一步深化“全民反诈”意识,相关 络平台、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监管力度,不断发挥合力,形成立体“防护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