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 区AI食堂)
上海新开了一家智能餐厅,在这里,所有菜品都由机器程序自动烹饪。自助面档区从和面到煮好面条,机械臂操作2分钟即可完成,结算支付柜台通过AI识别菜品显示价格……这么多高科技新奇体验汇集的餐厅,是虹桥街道的虹桥 区AI食堂,主要服务附近的老年居民。
(后厨正在工作的智能烹饪系统 )
葱烤大排、狮子头…机器人烧菜煮面不见油烟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虹桥 区AI食堂,开业已有一个多月。每到中午就餐时间,这个占地130多平方米的小食堂里坐满顾客,其中80%是老年人,也有附近的上班族,他们过来吃一顿放心简餐。
(虹桥 区AI食堂中午坐满顾客)
( 区AI食堂的中餐菜品区 )
区食堂的概念,顾名思义,是开在 区里、方便 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解决日常用餐问题的餐厅。据了解,上海目前有 区食堂200多家,还有1000多家老百姓家门口的助餐点。而这家 区AI食堂,还是上海智慧城市的示范点之一。
(食堂的虹桥街道 区老年助餐服务地图)
人民透过食堂玻璃可以看到明亮的后厨烹饪间。机械臂将净菜放入智能烹饪系统,自动进行煎、烤、蒸、煮等操作,5到8分钟后成品就能出锅,全程清爽无油烟。而自助面档区,顾客只需要把碗放在取面位,窗口里的机械臂就得到指令开始运转。面条是从小麦粉和矿泉水和面开始现制,压制出面条只需要8至10秒,随后机械臂将面条送入汤篓煮熟,加汤。全程约1-2分钟。
(前厅摆菜台与后厨智能烹饪系统)
(自动压面机8秒压出面条)
(结算柜台智能识别秒算菜价)
(自助面档区全程机器操作完成的牛肉清汤面)
便民惠民,老年人享受现代科技
AI食堂所在的虹桥街道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的 区。截至去年年底, 区户籍老年人口19201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8.4%。其中百岁老人9人,孤寡老人137人,独居老人1131人, 区老龄化呈现“程度深、高龄化、独居多”的特点。
虹桥 区AI食堂由长宁区虹桥街道牵头,秉持建设“15分钟 区生活圈”的原则,结合虹桥街道老龄化特点,邀请了上海熙香艺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熙香”)进行打造和经营。
“把科技带给群众,让老百姓更能体验科技的力量。”范艳萍说道,“ 区AI食堂其实重点的服务群体是老年人,一开始我们也有担心,老年人对智能的东西会不会排斥?他们不会用怎么办?但现在发现,老年人其实很感兴趣,适应能力也非常强。”
(很多老人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支付方式)
科技养老,上海将建1000家 区AI食堂
范艳萍介绍,目前AI食堂一期只能将烹饪好的菜品由人工端上选菜台,并由人工为顾客打菜。二期就会实现后厨直接通过传输通道送达前厅,并且实现自动打菜标准化操作,一期二期的投入加起来为200万元左右。她介绍,传统餐饮业的人力成本较高,从长期看,AI食堂的机器成本每年递减,后期会有稳定的收益。
她还称,AI食堂能实现智能烹饪系统产品标准化、加工流程标准化,保证菜品口味可控;保证食品安全可溯源,无论是食材还是生产链的全过程追溯,都让顾客吃得更放心。
AI食堂一经推出,成为了市民和 友的热议话题。其关注焦点包括,老年人是否愿意接受冷冰冰的机器?机器又能否真的安全可靠?有 友称, 区AI食堂是一个尝试,目前来看,很多老年人把AI食堂当做一种新鲜体验,他们愿意来尝试,但如果一日三餐都由机器程式化烹饪,老人还会不会愿意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