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官员28日说,美军无人机当天对索马里中部地区的空袭造成至少22名索马里士兵死亡、16人受伤。
索马里中部地区贾穆杜格地方政府安全部长奥斯曼·伊斯·诺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军无人机当天对索马里极端组织“青年党”目标实施空袭,但造成大量索马里士兵死亡。美军的行为已经引发索马里人的示威游行。
诺尔说,美军可能是得到错误的情 信息。美国应就误袭事件做出说明。
据悉,美国在索马里驻有少量军人,主要是指导和协助打击“青年党”。美军也常用无人机空袭方式打击“青年党”。
索马里“青年党”是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极端组织,近年来在索马里及其邻国多次发动恐怖袭击。为彻底铲除“青年党”,索马里安全部队和非盟军队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图为MQ-9无人机发射“地狱火”导弹瞬间。
下一页:死神巢穴!揭秘美军东非无人机基地
【延伸阅读】死神巢穴!揭秘美军东非无人机基地
据美国“截击” 站10月22日 道,“谷歌地球”软件提供的最新卫星图像以及美国国防部的文件显示,美国在东非国家吉布提建设的一个无人机基地正在秘密扩大。另有伊朗媒体 道,五角大楼已将吉布提的沙贝莱机场变成一个高技术军事装备基地。图为吉布提位置示意图,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图中红框标明处即是位于首都吉布提市西南9.5公里的沙贝莱空军基地,通过RN5干线公路即可抵达,交通十分便利。美军于2013年开始进驻该基地,并部署了MQ-1“捕食者”和MQ-9”死神“攻击型无人机,负责执行美军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的暗杀行动。
分析家称,沙贝莱机场使美军无人机的活动范围覆盖也门、沙特阿拉伯西南部、索马里大部分地区、埃塞俄比亚部分地区以及埃及南部。 图为西方媒体绘制的MQ-9无人机在非洲的作战范围示意图,最右边的大圈是部署在沙贝莱基地的美军MQ-9可覆盖的作战范围,包括了”非洲之角“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红海的大部分区域,最远甚至可抵达波斯湾沿岸地区。
图为飞行中的MQ-9无人机。
数年前的卫星图像显示,当时这一机场只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条柏油碎石跑道,然而最新图像显示,这里已汇集了众多挖土机、碟形卫星天线和无人机——是美国以此在该国秘密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图为“数字地球”商用卫星最新拍摄的沙贝莱空军基地卫星全景图,尽管附属设施十分简陋,但该机场拥有一条2600米长的跑道,对起降要求不是太高的无人机来说已够用。
图为美军在非洲部署的MQ-9攻击型无人机资料图,背景可以看到无人机专用的简易机库。
据 道,该基地的总占地面积已达2.4平方千米。西方军事专家称,这一基地如今非常重要,因为它是美军在西北部非洲开展的大多数无人机行动的重要中心。图为基地主要设施的局部截图,可以看到至少10座无人机机库,图中还能看到3架美军无人机。
图为放大后的无人机卫星图片,从外形判断应该是3架MQ-9“死神”攻击型无人机。
图为在沙暴期间拍摄的停放在机库中的MQ-9攻击型无人机。
图为基地跑道旁的停机坪,可以停放多架无人机。
图为MQ-9无人机在跑道上滑行准备起飞,翼下挂载了2枚“地狱火”导弹和两枚GBU-12激光制导炸弹。
日期为今年6月的一份五角大楼文件显示,美国军方官员要求美国众议院拨款760万美元、以便在这一地点“建设环形防线”。 图为基地的大门区,可见在多道路障后有一座岗楼,以及多道防御工事,戒备十分森严。
8图为美军地勤人员对MQ-9无人机进行维护作业。
图为基地的居住区,可以看见大批简易帐篷,左上角还有一个小羽毛球场(或 球场),应该是供美军官兵休闲娱乐用。
图为MQ-1和MQ-9无人机所配套的移动式卫星通信车。
图为基地的附属设施,中心部分可以看到建筑外停有3辆军用油车。
图为MQ-9无人机操作台,机组通常由一名飞行员和传感器操作员组成。
据 道,五角大楼今年早些时候提供的文件称,尽管沙贝莱基地据称具有临时性,然而,美国已与吉布提政府签署一项“长期实施协议”、确立了沙贝莱作为一个“持久性”基地的地位。图为美军地勤人员对MQ-9进行维护作业,从机身上的标记可以看出该机已执行过至少26次作战任务。
图为MQ-9无人机夜间出动。
【延伸阅读】中国无人机崛起!西方惊呼压力山大
据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 站1月14日 道,中国已崛起为名副其实的军用无人机出口大国。中国的“彩虹”系列武装无人机正迅速成为“无人机里的AK-47”,对急于迅速、廉价地取得无人机打击能力的国家来说,前者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很多国家都热衷购买中国的武装无人机。外媒称,这些国家之所以选择中国武装无人机,除了价格优势外,主要是因为美国、以色列等少数发达国家对其关闭了高端军用无人机市场。难怪外媒酸溜溜地说,中国无人机能获得今天的市场份额,得益于美国对军用无人机出口所设的严格限制。
目前,仅英国一家获得了具备对地打击能力的美制“死神”无人机,连意大利、法国、德国等美国盟友都只能干眼馋得不到。换言之,是美国将自己排除在全球武装无人机市场之外,赖不了别人。
以色列的武装无人机水平同样世界一流,已向印度和德国出售了“苍鹭TP”武装无人机。但问题在于,以色列不可能把军用无人机卖给关系冷淡甚至敌对的阿拉伯国家,于是这条采购路径也堵死了。
由于货源紧俏,武装无人机成了典型的“卖方市场”。
外媒称,中国在研发军用无人机方面深耕多年,力求早日赶上西方先进水平。美国国际评估和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理查德·费希尔说,“自2000年以后,中国在武装无人机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目前,中国有多达75至100家无人机相关企业。中国政府向这些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或官方订单,并鼓励、扶持其扩大出口业务。”
外媒称,或许中国军用无人机的性能还赶不上如美国的“捕食者”和“死神”,但其更廉价。比如,中国“翼龙”无人机仅售100万美元,而“捕食者”单价高达400万美元。
外媒称,中国企业充分保护客户隐私,很少透露实际成交价和买家身份。彩虹-3和彩虹-4B武装无人机是最受欢迎的机型。
外媒分析认为,有迹象显示,中国的武装无人机虽然便宜,但性能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简氏信息集团的中东问题专家杰里米·宾尼就表示,“彩虹”系列无人机存在可靠性问题,但有意思的是,这并没有浇灭外军的采购和使用热情。
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政治学家迈克尔·霍罗威茨分析称,“彩虹”无人机在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绝非偶然现象,这说明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无人机是构建现代军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作为军用无人机市场的后起之秀,技术上即便还不完美,但已经让西方国家感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如果有人问哪国军队拥有世界上规模第一的无人机群,答案是美国。但如果要问哪国的无人机研发技术最强?答案是非以色列莫属,本图集将为您简析以色列的庞大的无人机产业。
以色列军方对无人机研发产生较大兴趣始于20世纪70年代,IAI(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当时在无人机领域处于领头羊地位,图中的“侦察兵”无人机就是其研发的第一种无人机。该型无人机在1982年的贝卡谷地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以军无人机一战成名。
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色列的无人机产业逐渐成为了以色列军工出口的几大支柱产业之一,图中列举了截至2012年,以色列研发的各类无人机,至少30多种型 ,种类从微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再到大型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以及无人直升机等应有尽有。
目前在以色列国内的众多无人机企业中,主要有“三大家”占主导地位,从上到下依次是IAI、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和航空防务系统公司,其中IAI的所占份额最大,其次是埃尔比特。下面将选取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机型进行介绍。
首先是IAI,其传统主打产品是中空长航时无人机(MALE)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HALE),近年来在单兵无人机和无人运输机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图中的“苍鹭”(Heron)系列无人侦察机是IAI的MALE无人机中的王牌产品。自2008年以来的多场局部战争都能看到该型机的身影,包括美国海军、法国空军以及德国空军在内的14个国家的军队均有配备该型机。
图为部署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法国空军“雪鸮”(Harfang)无人侦察机,该机实际是基于以色列“苍鹭”I型无人机改进而来。从2009年2月开始,该型机在阿富汗主要负责支援法军的维和行动。
图为法军“雪鸮”无人侦察机从巴格拉姆基地起飞。
除法军外,驻阿富汗的德国空军维和部队也于2010年开始部署苍鹭-1型无人机,其外形最大特征就是在机头上方增加了一个卫星天线整流罩。图为部署在阿富汗某空军基地的德国空军“苍鹭”无人机。
图为 上绘制的德国空军第51战术侦察联队(又称”殷麦曼“联队)于2012年在阿富汗执行作战任务的侧视图,可见该联队同时使用了苍鹭1无人机和挂载侦察吊舱的”狂风“攻击机。
图为德国空军开放日上的“苍鹭”无人机,后方还能看到虎式武装直升机和狂风攻击机。
除”苍鹭“外, “埃坦”无人机(又称“苍鹭”TP)是IAI于2004年推出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其26米的翼展与波音737客机相当,是以色列空军现役最大的无人机,从右小图中,和地勤人员的对比也能看出其尺寸之大。
图为澳大利亚空军装备的“苍鹭”无人机。
除苍鹭外,MQ-5(原称RQ-5)“猎人”无人机也由IAI研发,但主要在美军中服役。据美陆军统计,1996年至2014年1月,MQ-5B机群飞行总时长已超过10万小时。 图为挂载微型导弹飞行的MQ-5B无人机。
除“苍鹭”、“猎人”外,“搜寻者”系列无人机也是IAI的拳头产品之一,目前已有13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该型无人机。图为印度海军军官与“搜寻者II”无人机合影,小图为印海军军官维护“搜寻者”II无人机。
图为新加坡空军展示的“苍鹭”(右)与“搜寻者”II无人机(左),可见“苍鹭”的尺寸明显大于“搜寻者”。
除了传统的无人侦察机外,IAI还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了独特的“哈比”(鹰身女妖)反辐射无人机(巡飞弹),其最大巡航时间6小时,配备被动雷达寻的头,在发现目标后,会自主选择以自杀俯冲攻击的方式与目标同归于尽。
与”哈比“相比,IAI于2009年公开的“哈洛普”反辐射无人机,提高了对采用“突然关机”对抗方式雷达的攻击能力,并且增加了“人在回路”的攻击监督方式,在控制员的操纵下,该机可以中途改变打击目标,或在攻击时改变航线,具有更高的作战灵活性。目前印度和土耳其已购买了该型无人机。图中三个词分别代表:巡飞、定位,摧毁。
随着近年来无人机的技术进步和作战需求的改变,IAI也推出了一些新概念机型,例如图中2012年新加坡航展上的“黑豹”倾转旋翼无人机,是其首次尝试将固定翼和旋翼无人机技术融合的产品。其作战半径超过6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6小时,除了作为传统侦察机外,其还能充当激光照射机,为精确制导弹药照射目标。
鸟眼(Bird-Eye)系列单兵无人机则是IAI近两年推出的新产品,标准型 为600型,最大重量仅8.5千克,最大飞行半径1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图为可折叠收放在一个背包内的“鸟眼”600单兵小型无人机(左为展开后,右为折叠状态)。
除单兵无人机外,IAI还于2012年推出了名为“电动系绳观测平台”( ETOP)的系留式四旋翼无人机,由于电源可通过地面的细电绳供电,续航时间近似于无限,其最大飞行高度3000米,可携带20千克载荷,十分适用于执行基地守卫或边境监视任务。
下面来看看埃尔比特公司的代表作,首先是“赫尔墨斯”450 MALE无人机,其最大续航时间为30小时,虽不如IAI的“苍鹭”(50小时),但单价仅200万美元,仅为后者的五分之一,因此颇受中小国家的青睐,现已出口装备12个国家的军队,美国海关也是该机的用户 。 图为2004年6月,美国海关试飞赫尔墨斯450无人机。
英国陆军也曾是赫尔墨斯450的用户之一,从2007年7月开始,驻阿富汗英军就租用了8架该型无人机,执行支援侦察任务。到2013年9月,该机队的总飞行时长达到7万小时(相当于连续飞行8年时间),直到2014年9月,驻阿英军撤出后,赫尔墨斯450才停止使用。图为2013年,英国陆军在阿富汗“堡垒营”使用租借的赫尔墨斯450无人机。
图为新加坡空军装备的赫尔墨斯450无人机。
赫尔墨斯900是450的放大改进型,于2012年投入服役,最大起飞重量增至1吨,续航时间增至36小时,综合性能有大幅提升,已有6个国家的军队装备该型机。小图为智利空军购买的赫尔墨斯900无人机。
除了传统无人机领域外,埃尔比特进军单兵无人机市场的时间也很早,云雀(Skylark)系列无人机是其代表作,云雀1最大航程20千米,续航时间3小时,现已装备11国军队,法国特种部队于2008年将该型机作为标准装备。云雀1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参加过实战。 大图为云雀1-LE型,小图为美军试用云雀无人机。
最后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航空防务公司,该公司虽起家比两巨头晚,但追赶最新技术的速度很快。例如图中的“统治者”II型无人机(Dominator II),该机于2009年首飞,是基于澳大利亚“钻石”DA42有人机改进而来,最大续航时间28小时,可携带410千克有效载荷,墨西哥和土耳其空军已购买该型机。
图中这架外形前卫的“斗牛骑士”(Picador)隐身无人直升机也是航空防务公司的产品,其可携带180千克载荷连续飞行8小时,据称还具备舰载能力。
该公司近年来的最新产品是图中的“飞骡”(Aeromule)涵道式飞行器,未来可执行城市战救援任务,“飞骡”已于2010年成功进行悬停试验,其最大载荷560千克,按设计可搭载2名伤员,最大续航时间6小时,实战型的搭载能力可达到1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