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合力助“燃”红色旅游更“青春”

当红色旅游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一部分时,年轻人也成为掀起红色旅游热潮的主力军。如何更好地将年轻人的这份“红色”热情延续下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当年轻人成为“主力军”

今年5月,黑龙江白山市“万名学生走进老黑河遗址”活动拉开序幕,一辆辆满载学生的大巴车驶向老黑河遗址。“没有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就没有我们这一代的未来。”白山市第九中学学生崔智博在参观老黑河遗址后说。白山市第十六中学学生杨奕博对老黑河遗址中战士们居住过的地窨子印象深刻:“抗联战士不畏艰苦环境,一心抗战、忠心为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白天橘子洲,晚上文和友’已成为许多年轻游客游玩长沙的行程。”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表示,对于很多年轻游客,尤其是25岁以下的游客来说,在旅行途中,到达一些标志性的红色旅游景区打卡成了风潮。比如,去年火起来的甘孜川西线,有超六成的旅客会选择在途中去参观“大渡河景区”,去课本上提到的“革命圣地”感悟历史。

“‘Z世代’已经成为红色旅游这一细分市场核心消费群体之一。”同程发布的《Z世代红色旅游 告》总结道。根据同程旅行平台的文旅消费数据显示,Z世代在各类红色文旅产品的消费用户中占比接近60%。来自同程平台的相关消费预订数据显示,Z世代红色旅游消费群体的客源城市主要来自北京、上海、苏州、大连、杭州、海口、成都、南昌等地。

对于越来越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类别,同程数据显示,年轻人最青睐的红色旅游产品按偏好度排列依次为:红色遗址、遗迹,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红色专题游,革命老区深度游,红色演艺等。其中,展览展示手段越来越先进的红色纪念馆、博物馆对年轻群体很有吸引力,尤其是“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更契合年轻人作为互联 “原住民”的消费及资讯获取习惯。

新元素俘获年轻人芳心

红色旅游年轻化浪潮已然掀起,“Z世代”的旅游消费又呈现出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呢?

在许多人眼中,“Z世代”比80后、90后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注重对个性的表达、对体验过程的享受。《NEW WAVE 年轻人品质旅游 告》显示,当下的年轻人愿意为旅行品质买单,越野、徒步、低空极限运动、旅拍航拍等已成为年轻游客的“必体验”项目。这充分显示了年轻人渴求体验感强、挑战性高、趣味性强的特点。有“00后”直言,现在的红色旅游产品更有创意和内涵,是吸引年轻群体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一部分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者已经注意到了消费需求的变化,正在将新元素注入红色旅游中,俘获年轻人的芳心。比如,“烟雨楼前——南湖1921文创专营商店”围绕江南烟雨特色和红船精神设计制作了100多款文创商品,获得了不少“Z世代”的青睐,从而成功“出圈”。

驴妈妈在做相关数据调查时发现,在红色旅游细分市场,红色文创产品非常受游客欢迎。例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创产品突破100款,“望志路106 ”冰箱贴和U盘,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新青年”环保袋等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如今,不少红色景区也开始尝试推出新线路、新玩法,不断“圈粉”年轻群体。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者只要开启纪念馆的官方App,就能跟随红军小战士“遵小义”,见证历史进程中的各大重要事件,并与场景内的人物进行互动。

“拔草”之前必先被“种草”,当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引导式旅游消费时,不少OTA也成为红色旅游产品的线上“种草机”。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说:“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我们在红色旅游产品的线上营销方面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创新,与一些红色目的地合作,以小程序为展示平台,运用3D技术、AR及AI技术立体化、一站式展示目的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在线呈现红色故事等。”

携程则在“红色旅游频道”上线了目的地专题“红旅文化馆”。上线数月,浏览量破千万,有效拉升了红色旅游景区的打卡热度。数据显示,贵州馆带动遵义会议会址访问量增长50%,江苏馆带动雨花台烈士陵园访问量增长40%,延安馆带动宝塔山访问量增长55%。

多举措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面对日益高涨的红色旅游消费热情,业界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助推市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现在还有很多红色旅游景区我们想去却不能成行,主要是因为它们大多位于大山深处,我们想要抵达又苦于交通成本太高。”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左有点遗憾地说。

有业者分析,如果OTA能推出“目的地+航空+铁路”“目的地+航空+公路”的出行方案,将有助于解决部分红色景区位于交通较为不便地区的现实问题。这类组合能够降低出游成本,吸引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年轻游客群体,同时也能打通当地交通的毛细血管,带动经济发展。

为此,去哪儿今年上半年联合中国国航、海南航空、深圳航空等20家航空公司,在北京、西安、厦门、太原等23个目的地机场,联合推出了“红色旅游季”活动,活动中包括了百元机票秒杀、红色航线优惠等项目。

“如果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做讲解,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听下去。”当越来越多90后、00后走入红色展馆、红色景区,不少红色讲解员也在思考,如何在讲解中吸引更多年轻人?

“我们会对来馆观众进行心理分析研究,了解他们出游参观目的、兴趣点,通过大数据分析后找出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再结合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于年轻群体,我们会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周甜分享道。

在南湖风景名胜区蒋昕莹看来,因人施“讲”十分重要。她会根据年轻人的兴趣设计讲解词,声情并茂地去讲述一些与他们年龄相仿的革命先辈的故事,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讲解员罗玉在工作中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对于90后、00后,要七分讲解三分问答,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讲解中穿插提问环节,讲到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先提问,然后再给出答案,增加他们的参与感。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博士韩元军认为,让红色旅游热度延续下去需要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一是要做好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乡村旅游景观场景化营造,让坐落于乡村的红色旅游产品、遗迹更加具有吸引力。二是要用科技、艺术、时尚等元素为红色旅游产品赋能。沉浸式革命场馆布置、红色旅游的科技虚拟现实场景、红色旅游实景演出都会形成 召力,延安的《延安保育院》、三亚的《红色娘子军》、韶山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实景演出就深受年轻人喜欢。三是要通过红色旅游综合体建设形成现代化的深度体验景区集群。由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大型红色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延安红街、方特旗下的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高科技主题公园——东方欲晓等都是典型代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7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