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破浪图文组
汽车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大变革。
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变的进程中,车企不再是简单的车企,而是成为一家科技公司。汽车也不再是简单的汽车,而是成为一个移动的第三空间。
当下,自动驾驶、智能 联、OTA,这些都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此前的电子电气架构已经无法承载这样的需求,所以今年各车企都在陆续推出更高级的电子电气架构,一如广汽埃安在广州车展发布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下称“星灵架构”)。
这里要说明,传统燃油车也是具有电子电气架构的,不过由于智能化、电气化程度不高,各种电子零部件相对较少,每个功能独立ECU就能解决,类似点火、加速、制动。但随着传感器、ECU的增多,造成的结果就是车重增加、线束布置复杂,以及软硬件耦合难度加大,毕竟当下一辆车集成了数十家、上百家供应商,这直接导致产品验证周期延长。
因此,车企推更高级的电子电气架构目的已经很明确了。由于埃安给的关于星灵电子电气架构的资料有限,下面大概按照电子电气架构的三个主要维度(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和通信架构)展开。
硬件架构的升级上面已经说了一部分了,线束、ECU增多导致的问题,那就减少车上的线束、ECU嘛。通过大算力芯片把过去的ECU整合成几个区域控制器,这也是目前主流的思路:自动驾驶域、动力域、底盘域、座舱域和车身域。
但如果要按行业公认的演化进程来看,主流的思路还属于域功能集中范畴,最终的归属都是“中央计算单元+区域控制器”架构。
而从硬件架构层面来看,星灵架构是比较接近最终结果的,由中央运算单元(NXP S32G399高性能 关计算芯片)、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华为昇腾610高性能芯片)、信息娱乐控制单元(高通8155/8295芯片)和4个区域控制器构成,剩下就是将智能驾驶域和信息娱乐域整合到中央计算模块了。
此外,在展示台上的这套星灵架构模型搭载了3颗第二代可变焦激光雷达,它能做到在高速行驶时变焦集中扫描前方的障碍物,在城市中行驶时变焦扫描车辆周围的障碍物,实现不同场景下自动调节探测距离与探测精度。
从目前这套硬件架构水平来看,星灵架构可以说已经做到了目前行业顶尖的水平。
至于软件架构层面,大家都说“软件定义汽车”,其实就是汽车可以常用常新。在传统的软件架构中,由于每一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太高,如果你要在其中升级某功能,就得把其他模块也一并升级了,这导致系统扩展性就变差了。
而星灵架构采用了SOA软件结构,它的特点就是:软件模块化、执行独立化、功能原子化。可能听起来很笼统,简单理解为就是每个模块都存在预设,并且它们是独立的,如果需要OTA,通过勾选就能独立实现升级,让车辆避免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尴尬。
并且,这个星灵架构还支持将软件编程的权利指挥交到用户手里,用户能将开发好的应用上传到云端供更多的用户下载使用,让车企不再是智能场景及服务体验的唯一定义者。可以说,星灵架构,既解决了埃安的痛点,又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可玩性。
有了性能强大的硬件架构和可扩展性很高的SOA软件架构,通信架构自然也不能落下,这可是负责芯片和各区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的,不然就拖后腿了。
学过车辆工程或者了解汽车的朋友应该听说过“CAN总线”这个词,CAN总线就是负责各种电子元件的数据传输,我们可以理解为输送管道。但随着电气化、智能化程度加大,电子元件增多,需要输送的数据就会变多,对这个管道的带宽和传输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CAN FD和以太 逐渐流行起来了。
在讨论会上,工程师告诉我:特斯拉的E/E架构用的是百兆以太 ,而星灵架构用的是千兆以太 ,也就是说数据传输速度是特斯拉的10倍,是传统CAN总线的1000倍。
至于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的好处是什么,大家可以类比成 速更快的好处。由于各种传感器,特别是激光雷达产生的数据量是惊人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管道,就会像没有开通会员的百度 盘。
这也是埃安之后的车型可以实现ADiGO 4.0智能物联、L2++智能辅助驾驶等功能的关键,不然即使拥有激光雷达、昇腾610芯片、高通8155芯片,最后呈现还是一卡一卡的。
当然,电子电气架构下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和通信架构都是关键,是实现自动驾驶、智能 联等应用场景的基石。
对于埃安来说,星灵架构的到来,也将为埃安系列产品的智能化提速。过去是“机械定义汽车”的时代,传统汽车的软硬件更新难、频率低,导致汽车容易“过时”,无法满足用户对数字化用车生活的需求。如今,星灵架构让消费者,既能持续体验到全新的功能,也能开发专属功能,埃安先人一步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今年以来,埃安已经陆续推出了弹匣电池、超倍速电池和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加上这次星灵电子电气架构的推出,待到明年搭载这些技术的新产品量产,埃安有望依靠这些产品抢夺更多的市场,成为新能源市场中真正的“新势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