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2021年7月,滴滴被暂停新用户注册并从应用市场下架,至今已超过8个月。在这期间,以高德为代表的聚合打车平台快速崛起,获得经营许可证的 约车平台数量持续增加,用户的打车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约车平台增至263家
打开高德地图,输入目的地,系统便会推送十多个 约车平台的 价,点击确定后,系统会同时向这些平台派单。从下单到结账,很多用户可能都记不清,自己刚刚乘坐的是哪个平台的车。
而就在一年前,滴滴还是许多用户默认的叫车软件。在一些用户眼中,“叫滴滴”与“叫 约车”几乎是同一个概念。
自2021年7月滴滴被暂停新用户注册以来,一批新的 约车平台迅速发展, 约车市场格局出现了明显变化。
●据全国 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2月28日,全国共有263家 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较2021年同期新增41家,较2021年7月新增22家。
持续增加的 约车平台,使得 约车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
今年2月,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指出,2021年,市场对出行业务信心增强, 约车行业新一轮融资热潮出现。此外,一些企业着力发展 约车业务,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IT桔子数据显示,2021年7月以来,已有曹操出行、T3出行、如祺出行、大众出行等多家 约车平台获得新一轮融资。其中,仅曹操出行、T3出行两家平台的融资额就超过百亿元。
聚合打车受追捧
约车产品上的变化,也快速传递至乘客端和司机端。在乘客端,滴滴暂停新用户注册并下架后,高德、百度、美团等聚合打车平台,成为了 约车市场的新宠。
(高德地图中聚合的 约车平台)
在司机端,随着滴滴订单量的下滑以及二三线打车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司机,开始转向其他平台。
“滴滴、美团、申程出行我都在用,现在都这样,一排四五个手机,接好几个平台的单子,哪个平台来单子了,就把其他平台关掉,以前滴滴一家独大的时候不用这样。”贾师傅表示。
“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听说现在全国有260多个打车平台。但很多人都是用高德打车,对于我们来说,其实选哪个平台都差不多,大家基本上都是靠车友推荐,哪个平台好开、收入高,一打听一对比就很明显。”李师傅表示。
“ 约车行业的竞争,是开放式的竞争。尤其是自从去年以来,反垄断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没有哪个平台敢搞二选一,所以出租车司机或相关的群体,会根据有利于他的情况来开展工作,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互联 分析师丁道师表示。
“用户更是如此,司机更换平台可能还涉及相关保障、考试、准入规则,成本相对高一点,但用户就只是切换一个APP,手机注册一个账 罢了,使用起来很简单。聚合模式的出现,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多元选择。”丁道师说。
滴滴合规率垫底
市场变化、司机和用户习惯的改变,对于 约车巨头滴滴的冲击不言而喻。
公开数据显示,高峰时期,滴滴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90%。而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8月,暂停新用户注册后,滴滴平台的订单较7月份下降了21.1%,而T3出行、阳光出行分别增长了66.8%、33.8%。2021年9月,滴滴出行订单量环比再度下跌0.6%,而T3出行、神州专车订单量分别上涨37.6%、75.6%。
(2021年8月主要 约车平台订单数据)
国泰君安证券今年2月发布的 告指出,疫情影响线下出行需求,订单量增速环比放缓且同比仍未回正,滴滴停止注册司机端失血依然严重,行业竞争在加剧,T3 与曹操出行正快速崛起。
在订单量上, 告显示,滴滴的市场占有率有所回暖,但仍处下行通道。2022年1月,滴滴市占率依靠花小猪贡献有所回调,但自2021 年7月开始也已下降7个百分点;同期T3出行的市占率从2021年7月的3.1%快速提升至2022年1月的11.6%。
在司机和用户层面, 告显示,滴滴车主2021年12月、2022年1月活跃度同比下降38.6%、37.7%,而T3、曹操出行则延续了高增长的表现。
除了订单量下滑,滴滴还面临着车辆及驾驶员合规率的问题。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中,滴滴平台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持续排名垫底。
如2022年2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 约车平台共16个,其中,滴滴出行的订单合规率仅有46.9%,滴滴旗下花小猪出行的合规率更是低至32.1%。在16个 约车平台中,滴滴及花小猪是仅有的两个订单合规率不足50%的平台。
相关人士表示,合规订单比例与总订单数无关,目前滴滴的总订单数仍然遥遥领先。合规订单比例过低,说明滴滴平台上没有资质或资质不健全的车辆和司机较多。
目前, 约车行业的合规化进程还在稳步推进,在合规及规范化运营方面,滴滴还需要加大投入。
约车没有“护城河“?
随着订单的下滑以及二三线 约车平台订单上涨, 约车司机的选择余地明显增加。
施师傅称,目前 约车平台虽然多,但各大平台的佣金与滴滴的差别并不大,作为司机,自己更在乎的是平台的奖励是否丰厚,对司机的要求是否严格。
“小平台新人有奖励,免抽佣或者给其他补贴,同样在滴滴开,没有这些奖励,一个月的收入可能差好几千块。如果这个平台的新手奖励拿完了,我可以换一个平台,开一个月再换一个,那么多平台哪开得完啊。而且如果滴滴一段时间没开,重新开滴滴还会有回归奖励给司机。”施师傅表示。
和施师傅抱有同样看法的司机不在少数。一直以来, 约车行业有没有“护城河“,都是业界争论的重点问题。
张书乐认为,对于滴滴而言,目前最大的压力并不在于“新增用户”这一问题上,而在于其依然是个聚合平台,以规模作为护城河。“滴滴并未真正打开以智能技术特别是智能汽车为护城河的迭代升级,而来自定制化、智能化 约车平台的压力,可能是其未来真正失去龙头地位的关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