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港公厕的整体风格素雅明亮。
一间间“小公厕”关系着民生福祉,体现着 会文明的程度,更是时代发展的注脚。
近年来,广州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一座座独具岭南特色、干净无异味、设施设备齐全的公厕走进了市民视野。
自2018年启动“厕所革命”以来,广州通过解决市民“如厕问题”,践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完成4450座公厕建设任务,其中,新建1280座,升级改造3170座;117座公厕被评为示范性公厕、2411座 会厕所对外开放。据统计,目前全市各类公厕数量已达11313座,中心城区步行20分钟均能找到厕所,极大地解决了广大市民“如厕难”问题,增强了市民幸福感。
根据计划,未来三年,广州将提升改造公厕1438座,男女厕位比例要达到2:3以上,功能间要设置合理,人性化服务设施齐全。
走访体验
滨江东路周周乐文化广场公厕
干净整洁 充分考虑不同人群需求
海珠区滨江东路周周乐文化广场旁有一座公厕,不时有锻炼完的老人前来如厕。远远望去,公厕灰墙黛瓦,在绿荫掩映下毫不突兀,跟周围景色融为一体。
黄埔古港公厕
空间宽敞 装饰画赏心悦目
走进位于海珠区石基路528-5 的黄埔古港公厕,只见如厕区空间宽敞,地砖明亮,空气也很清新。
厕所入口处是一间独立的母婴室,内有母婴护理台、休息沙发、便民饮水器等便民设施,室内收拾得很整洁。厕所中庭摆放了休闲石凳,绿植点缀其中。男女如厕区左右区分明显,采用双向通行公共通道,指引清晰。
越秀公园花卉馆公厕
科技感满满 无障碍设施很贴心
此外,公厕还配备了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母婴间,儿童专用厕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无障碍卫生间还设有专用无障碍通道,室内有呼叫铃、扶手、防滑地砖等设施。母婴间内配有婴儿护理平台与洗手台等设备。第三卫生间还设置了儿童小便池和儿童洗手池,贴心考虑到了幼童的需要。
猎德休闲广场公厕
低碳环保 古色古香充满水乡风情
猎德涌从猎德休闲广场蜿蜒穿过,水榭祠堂间,一派岭南水乡的韵味。而在青砖小院的深处隐藏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公共厕所。青砖、满洲花窗与复古的灰塑屋顶充满岭南风情,与周边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公厕外观传统复古,“内容”却大有乾坤,洗手池前的镜子上嵌入了一块屏幕,实时播放着垃圾分类、文明如厕的视频;自动感应出纸机,有需要的如厕者只需挥挥手,就能自动取纸。走进厕所,不但闻不见一丝异味,感应的节能灯也自动亮起,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从细节上做到了低碳环保。
据了解,改造之前,这间公厕由村里负责管理,现在则由天河区卫管所专门安排了一名环卫工人负责保洁和卫生工作,保证厕所24小时干净无异味。
市民声音
黄埔村村民昌叔:
古港变美
村民也很受惠
对改造后的公厕,昌叔表示很满意。“如今的公厕宽敞、干净,没有异味。我们经常在这里下棋,都没有闻到臭味。”昌叔表示,公厕的升级改造,不仅让黄埔古港的环境变好,村貌提升,更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受惠。
滨江街住户陈阿姨:
老人找厕所
真的方便多了
广州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齐抓共管,把这件民生工程办好、办实。
昌岗街住户庄先生:
智能公厕
提升城市形象
他还表示,公厕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广州不断推进“厕所革命”,也让这座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作为一个新广州人,看到这样的变化,自豪感和归属感也会变强。”
越秀公园游人陈小姐:
公厕“颜值”高
“软件”人性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