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聚焦”“五服务”促发展

“五聚焦”“五服务”促发展

——市直部门学党史办实事成效显著

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市直各部门把满足群众和企业的迫切需求作为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 会的首要目标,立足职能,真抓实干,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盼,出实招求实效,通过“五聚焦”“五服务”,促进全市经济 会发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硕果迭出,亮点频现。

聚焦现实需求 服务当前工作

相关部门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落实在服务当前工作上,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市信访局在全省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中,全力开展应对和化解工作。“七一”前,全市457件重复信访案件将全部完成化解,反映比较集中的653件信访突出问题将超额完成省定工作任务目标。

市水务局与伊春森工集团密切协作,就林场(所)供水工程和山洪沟治理及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及项目争取渠道等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组成专业技术指导组深入朗乡林业局公司半圆河水电站水库,帮助水库管理单位解决疑难问题3个。

市统计局组成两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小组深入部分县区,针对人口普查、专业统计、GDP核算等工作,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提升业务能力。

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伊美区东升镇政府和“伊春融媒”抖音工作室,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等方式,现场解答农民最为关心的政策法规、农资识假辨假、农业实用技术和受理投诉举 等方面问题,发放科技资料400余份。

聚焦人民福祉 服务 会大众

相关部门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落实在服务 会大众上,在学习领悟中提供优质服务,在履职尽责中践行初心使命。

市卫健委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我帮办、我代办、及时办、一次办、一日结”等举措,取消审批权力2项,优化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流程63项。组织全市30家二级以上医院开通了24小时问诊电话,17家医院实现了专家 源100% 上开放及精确预约诊疗检查。首次确诊一年内的“两病”患者,一次可开具不超过6周的长处方;确诊超过一年且病情稳定者,一次可开具不超过12周的相关药品长处方。

市教育局着力办好让伊春人民宽心、放心的学前教育。持续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小学化”倾向。下发支持各地改扩建幼儿园和扩大学前教育省级专项资金1777万元,4所新建幼儿园已投入使用,6所幼儿园正在建设中。

市住房公积金经办中心开设爱心窗口,配备智能手机,为不会用智能手机和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提供代办、帮办服务,通过“全程 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办理10项“跨省通办”业务。21项业务实现24小时“全程 办”,申请资金“秒”到账。

市公证处打破传统办证模式,推出微信小程序“零接触”远程公证服务,用户仅需手机扫码,完成身份验证、文件阅读、电子签章和视频连线等几个步骤,就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异地“零接触”远程公证,与线下现场办理的公证件具有同等效力。

市税务局聘请辖区内的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个税工商户的10名纳税人代表为“税务体验师”,走进市税务局现场上机体验自助办税业务,查找难点、堵点,谈看法,提建议。

市住建局紧紧围绕企业、群众“最需、最盼、最忧”问题,解决了伊春商城加装室外电梯审批手续办理情况不明、流程不清问题,市中心城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建设问题和建龙西钢集团智能制氧项目贷款问题。

市生态环境局深入4家企业、2个乡村、5家医疗单位和疫情防控重点医疗单位“走流程”,解决污染防治、农村发展、医废处理、辐射安全等问题8个。

聚焦企业生产 服务经济发展

相关部门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落实在服务经济发展上,在学习领悟中强化服务意识,在推动发展中践行初心使命。

市林业和草原局针对省“百大”项目——哈伊客专新建铁力至伊春铁路项目使用林地审批手续批复进程缓慢的问题,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采取特事特办、保姆式服务的方式,扎实做好项目使用林地的政策咨询、完善 批手续等相关工作。

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对全市429个县(市)区和部门、33个乡镇、13个街道办事处、147个 区、192个村屯的电子政务外 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搭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电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数据运转“高速公路”,使全市电子政务外 覆盖率达到100%,基础设施可承载1000兆以上城域带宽。

市金融服务局积极协调伊春农商银行进行银企对接,通过“一企一策”和全流程上门服务,仅用3天时间就为伊春鑫旺山特产品有限公司(汤旺河九鑫山特产)增加授信5000万元,并主动下浮贷款利率60个基点,帮助该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市民政局依托天鹅颐养联盟平台,按照“南病北治、北药南用”医养叠加模式,将岐黄养老养生苑、市中心医院医养中心与“丰林爱康旅居公寓”等打造成集高端旅居度假、森林康体养生、田园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品牌,辐射带动全市养老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拉长绿色生态养老链条,做强绿色生态养老产业。

市人 局启动学党史、办实事、稳就业、促发展“个十百千万”行动,市县(区)两级人 部门共同走企业、进 区、入户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召开现场招聘会,实现用工企业与求职人员“零”距离对接。

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普及用药安全”,加强用药安全宣传;开展了“送法进厂、进店”活动,免费为农民检验农资定量包装商品和检定燃油加油机。

市外事办开展“惠企系列行”活动,推广APEC商务旅行卡,为“走出去”企业进行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全力做好在伊外籍人员新冠疫苗预约接种服务保障工作。

市科技局、市商务局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商,邀请电商专家组成联合科技服务队深入乡镇开展电商培训,从用途、使用方法、软件特点、使用类型等方面,为村民详细讲解电商知识。

市侨联实地调研走访侨属企业,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侨企由于疫情原因滞销的2万余斤蓝莓果、1万余斤蓝靛果成功对外销售。

团市委发放就业创业等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电商培训覆盖青年100余人,为5名创业大学生贷款262万元。

市工商联组织市直5家涉企部门,联合3家金融机构,面向百家企业分别做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惠企政策、金融知识和法律服务保障专题讲座,为企业发展助力护航。联合成立商会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为商会企业合法经营提供坚强法律保障。

聚焦 会和谐 服务特殊群体

相关部门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落实在服务特殊群体上,在奉献爱心中强化服务意识,在改善民生中践行初心使命。

市医保局加快推进异地就医跨省结算,大力推进电子医保凭证应用,全市注册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已达26万多人。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 区,联合 区、学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助学活动,捐款8000多元,资助南郡小学4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市政协持续开展“书香政协·党史读书交流”活动,为广大政协委员打造学习交流平台。

市交通运输局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组织各客运站开展帮助旅客使用自助售票机购票取票、为候车旅客递送热水、为检票旅客提拿行李送其上车等暖心服务。

市人防办通过志愿捐款筹集资金,购买了价值2000多元的书籍、文教用品和运动服装,赠送给贫困儿童;为附近居民提供夜间及双休日免费停车位20个。市文联以“永远跟党走·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组织开展“文艺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为师生们送去专业的艺术辅导,受到热烈欢迎。市体育局对红松体育馆、林都体育场和室外门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进行维修维护,优化全民健身环境。

聚焦司法公正 服务法治建设

相关部门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落实在服务法治建设上,在司法改革中强化服务意识,在优化法治环境中践行初心使命。

市委政法委开展送法进 区、送服务进 区活动,现场解答群众关心关注的《民法典》、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咨询。向 区居民、商户发放宣传册500余本、宣传单200余张、宣传画19张。

市司法局制定降低法律援助受援门槛等5项措施,落实法援惠民生承诺,法律援助办理刑事案件4件,民事2件;受理免费咨询案件652件,累计为658人次提供解答、援助。

市公安局集中推出“十办”便民举措、助企十条服务措施,组建“帮您办”队伍为特殊群众“上门办”,为异地居住的市民“民警代办”,开通绿色通道紧急事项“加急办”,放假期间“延时办”,窗口业务“自助办”,服务老人“引导办”,足不出户“ 上办”,特殊时期“预约办”,服务企业“巡回办”,内部流转“一窗办”。目前,通过便民利企十大举措,共开展为民服务2623次,服务群众7946人次。

市法院落实司法便民利民举措26项,在诉讼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诉讼咨询服务“打官司不求人”手册,设置自助立案和案件查询机。组织法官深入学校、 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市检察院实施司法为民“八项工程”,出台24项惠民举措,召开听证会7次,进行心理疏导、评估14次,发放宣传单4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2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