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查!这些App可能窃取个人信息

近日,北京周女士的手机莫名其妙地一直弹出广告,而且无法关闭。专业人员检查发现,她的手机桌面上存在一款没有文件名、图标透明的不法软件。

警惕这些透明App

它可能在偷隐私偷流量!

据悉,这类不法软件

不仅耗电、耗流量

推送各类广告令机主不胜其扰

还往往过度索权

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手机上看不见的隐患

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广州大学生李博近来发现手机电量消耗得特别快,充满电用不了半天。以前一个月30G流量够用,如今只能用半个月,“明明什么程序都没开,手机流量还是拦不住地减少,感觉手机里有‘内鬼’”

李博到手机品牌店咨询,工作人员打开手机任务栏后,发现有一个空白程序一直在运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安装上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这个程序‘唤醒’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实在删不掉就只能刷机了。”李博说。

经调查发现,这种没有名称、图标透明的方式隐藏在手机里的App,是最新出现的一类不法软件。

透明不法App在手机桌面上看不到,长按出现卸载等提示,应用管理中显示为空白图标。

不法软件是

如何被安装到手机上的?

广州刘女士在一次下载App时,偶然发现手机被安装上了不法软件。她反复尝试卸载未能成功,推送广告的行为也没有停止。

安全专家分析,透明App在后台长期开启,不仅额外消耗手机电量、流量,频繁弹窗推送广告,还会通过技术手段使手机按键失效,强制用户观看广告。此外,一些恶意软件甚至诱导用户开启麦克风、摄像头等权限并进行键盘记录,窃取用户照片、通讯录、短信、位置等个人隐私

图源:四川日

“吸金”套路多

不法软件泛滥的背后,是非法获利的灰黑产业链。

——推送广告赚取分红。

奇安信安全专家谢斯说,透明App本身没有实质性功能,但一些无良开发者通过往里加入各种功能盈利。广告分红一般通过用户的观看次数、点击跳转次数、下载量等数据进行计算,开发者通过埋伏功能强制推送广告获利。

——诱导下载恶意扣费。

佛山白领吴先生近日发现,手机出现一款名为“XX骑士团”的游戏,每个月被扣掉10元钱。吴先生仔细查看后发现,该款游戏是无意中从浏览器下载来的。“想投诉也不知道投诉谁,只能吃哑巴亏。”吴先生说。

——获取用户信息实施商业目的。

深圳程序员王先生父亲的手机里频繁出现广告弹窗,他仔细检查发现,手机隐藏的透明App,是某购物软件的小插件。

“这个透明App里被嵌入了第三方SDK功能包,会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甚至可能将收录的信息内容卖给其他服务商。”王先生说。

专家表示,此类不法App不仅推送广告获取收益分红,还有可能窃取个人信息,成为实施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的工具。

专家建议用户尽量更新系统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专家王扬说,新版本的安卓系统不允许没有图标的软件在后台运行,一些不法软件就披上了各式外衣,透明图标就是其中一种。“实现‘透明’图标很容易,在开发时只需要设置图标属性以及置空App名字。”

据悉,该类App安装上之后,仅仅删除某个桌面文件并不能将其卸载,一般需要进入设备设置中的“应用管理”进行卸载。有的甚至一次性安装两个以上的程序:一个主程序,一个守护程序,主程序被卸载,守护程序会将其再安装回来,如此反反复复很难彻底删掉。

王扬表示,由于众多App的主体难辨,各类软件安装门槛较低、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层出不穷,用户在安装使用App时需格外留心。

据了解,市面上一些大厂商生产的安卓手机内置的系统会实时自动更新,系统的恶意代码库也在不断完善,新系统会对常见的恶意代码进行“阻拦”。但是有的厂商为了节约成本会去掉一些功能,如自动更新,那样手机就无法收到最新的系统补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