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苹果发力软件服务,App Store 的重要性就更急凸显。从 2008 年至今,App Store 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 200 万款,下载量超过 1700 亿,用户在上面花的钱超过 1300 亿美元。
在大量新应用出现在 App Store 的同时 ,还有不少应用无法上线。据苹果透露,提交给苹果的应用程序或更新有 40% 会被拒绝。
决定这些 app 是否能在 App Store 上被下载的,是苹果一个叫做「应用审查」(App Review)的团队,由苹果营销总监菲尔·席勒 (Phil Schiller) 领导。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应用审查」团队共有 300 多人,工作地点设在自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的两间办公室,而不是 Apple Park 和老总部 Infinite Loop。
虽然这些员工不在苹果总部工作,但和 Facebook 等科技公司的内容审查团队不同,并非第三方的外包团队,而是直接由苹果来管理,按小时计酬,佩戴员工徽章,享受苹果的医疗健康等福利。
▲「应用审查」团队的办公室距离苹果新总部也很近. 图片来自:Curbed
但这不代表现在苹果「应用审查」团队的工作更加轻松,毕竟 2008 年 App Store 刚推出的时候只有 500 款应用,现在已经超过 200 万款。
▲乔布斯在 2008 年 WWDC 大会发布了 App Store. 图片来自:Cult of Mac
据 Shoemaker 透露,菲尔·席勒坚持坚持人工检查所有应用,而不是全面使用自动化工具来进行审查。
据称「应用审查」团队会在一间会议室里工作,审查人员通常会用 iPad 来测试新提交的应用,即便那是只为 iPhone 开发的应用。
此外为了应对非英语国家的 app ,苹果「应用审查」部门内还有部分专门负责不同语言的团队,据苹果透露这些审查人员熟悉 81 种语言。
那些被拒绝的应用
苹果表示,像 App Store 提交的新应用或者更新,有 40% 会被拒绝,当中很多应用在进行一些小改动后就能通过,但也有一部分应用依旧被拒之门外。
虽然所有审查人员的是根据苹果 App Store 指南,来决定一款应用是否上线,但也有难以抉择的时候,对于这些有争议的应用,就会交由执行审查委员会(Executive Review Board)来决定。
▲图片来自:Bloomberg
但显然不是所有被拒绝的开发者都值得怜悯,大多数被应用被拒绝的原因都是相似的。基本离不开欺诈、Bug 和侵犯隐私,以及一些涉及色情的内容。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很多被拒绝的应用都与中国一种叫做 PK10 络赌博骗局有关。
比如防不胜防的诱导内购,之前爱范儿曾在 App Store 上下载了一款免费软件,应用内打出「限时特价 8 元」的虚假优惠,同时不断弹出内购项目的支付页面,如果不小心误触就会被扣去 998 元。
幸运的是,爱范儿向苹果客服投诉后第二天就收到了退款,可也有不少 友反映迟迟未能退款,目前在 App Store 上也还存在类似的 app ,这或许也是苹果要在中国扩充应用审查团队的原因。
这样的事情现在基本不会再发生,但苹果「应用审查」部门依旧一边被开发者抱怨,同时又令不小心下载了欺诈类应用的用户不满,就像苹果高级工程师 Mike Lee 所说的:「吃力不讨好。」
争议:苹果跟外部开发者的关系变了
目前 App Store 已经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应用商店,收入已经超过 Google Play 近一倍,同时苹果自己也开发了不少 app,苹果既是 App Store 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不少开发者的竞争者。
菲利普·休梅克曾在接受彭博 采访时提到,苹果自家应用与外部开发者的应用的竞争与日俱增。
随着苹果不断涉足那些竞争依旧十分激烈的领域,苹果与开发者之间难免会产生冲突,我十分担忧这种竞争关系。
这种冲突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最近 Spotify 向欧盟发起申诉,指控苹果通过对 App Store 的控制导致其竞争对手难以获取音乐服务订阅用户。
Spotify 的投诉核心是苹果向应用内付费收取 30% 分成,这导致 Spotify 不得不将套餐价格从 9.99 欧元提高到 12.99 欧元,但 Apple Music 随后却以 9.99 欧元上线。
为了回应欧盟的反垄断调查,苹果早前上线了一个新 页,列举一系列在 App Store 上线并取得成功,来自竞争对手的应用。
今天苹果又披露了一项新的信息,称实际上不到 1% 的 Spotify 用户向苹果付费,而且是按照 15% 的费率支付。
随着苹果将软件服务作为下一阶段的战略重点,类似的冲突也许还会出现,而 App Store「应用审查」团队的一些决定也会更容易成为舆论焦点。
另一方面,从最近几场苹果发布会来看,会发现苹果正在把隐私保护当成宣传重点,Google CEO「劈柴叔」甚至暗示苹果「苹果要将隐私变成奢侈品」。
苹果当然不会同意这个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苹果正在把隐私保护和外观、性能、拍照等常规的卖点放到同等的位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