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钢厂炼AI
绿色化 数字化 高端化
我叫路绳鑫,今年27岁,是一名IOT软件开发工程师,大学时期就读于长春科技学院 络工程专业。
原本我的工作地点是常驻北京的河北钢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钢铁产业研究院产品开发中心,一张卡位桌、一台电脑,久坐是每位“程序猿”的标配。但从加入河北鑫达钢铁热风炉优化燃烧项目后,我的生活就有了全新的改变。“路绳鑫的工位,又空了。”现在钢厂变成了我的常驻办公地,穿梭往返于轰隆的机器中间成为了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许在许多人的眼中,我们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敲一些神秘的代码,但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AI算法的设计和进度推进离不开开发者的一线跟进,只有经过现场实地勘测才能真正知道用户的需求,技术只有从实际出发才是有价值的。”在我刚刚步入 会的时候,对于这句话并不理解,直到我迎来了这个全新的项目。
热风炉是为高炉加热鼓风的设备,能够把风温加热到要求的温度,以方便下一步对钢材进行想要的铸造。在热风炉鼓风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每个高炉的炉况、每次生产的参数等等皆存在差异,如何精准、高效地控制热风炉的温度,就成为了业内长期研究的问题。
目前,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热风炉更多依赖人工操作,烧炉工们要坐在屏幕面前,紧盯着监控,以便对复杂多变的炉况进行及时判断。但由于人脑对于突发情况的判断在客观上就存在着及时性不足的问题,所以人工是无法完美应对复杂多变的炉况变化的。这种情况下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工作错误率较高。而“程序”有着人类所没有的绝对理智和最优解判断,AI算法的应用,能够解决目前热风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在对河北鑫达钢铁热风炉进行了深入了解之后,我懂得了热风炉优化燃烧技术升级的重要性,想让AI成为调控热风炉的方向阀就需要根据热风炉的实际情况给它搭建一个虚拟世界的模型。由于各种主观客观的不可抗力,我无法直接到达钢厂,这就意味着我无法直观地了解到现场的实际情况,于是我根据现场的视频以及照片进行了模型的初步建设。在经过了长达几个月的等待之后,我终于来到了生产现场,开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修改模型,并结合团队开始自主研发热风炉智慧大脑技术。
河北钢谷钢铁产业研究院产品开发中心(北京)照片拍摄于早前
此技术主要依托大数据和IoT两大平台,结合AI算法对过去热风炉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深度机器学习训练,实现对阀门精准控制,以达到对热风炉燃烧智能控制、智能优化的目的。
经过团队成员们的不懈努力,热风炉优化燃烧项目顺利完成,并正式上线部署,AI算法在鑫达成功落地开花。
AI算法技术的应用使得热风炉生产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能够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对操作阀门进行微调,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误造成资源损失。还能够根据深度学习训练高炉生产的历史数据,做出最符合炉况和实际生产情况的判断,使高炉生产最大程度地避免煤气浪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测算,每年因降低煤气消耗所产生的节能经济效益约为228-380万元,同时可带来环保效益、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对岗位工种要求,延长设备正常运行寿命等效果。
回首过去的这段时间,我没有面对困难而退缩和胆怯,只回忆到了满满的充实和满足感,像是结束了一场短暂但波澜壮阔的征程。而在这场看不见的旅程中,我对于AI算法的知识和意义都有了深刻的了解。目前,同样涉及到AI算法技术的“加热炉技术优化项目”已经提上日程,我已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并做好了面对一切难题的准备,用勇气和智慧助力河北鑫达集团数智化转型发展!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注定要风雨兼程。通往成功的路上总少不了风雨荆棘,辉煌成就的取得更离不开万千鑫达人的奋勇向前、砥砺争先。面对现今市场的严峻形势,我们鑫达人要以逢山开路的闯劲、砥砺争先的干劲、百折不挠的韧劲积极作为、履职尽责,不断发扬创新与实干精神,争做企业前行路上的先锋,共同为河北鑫达集团开启一扇通往钢铁行业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未来的光明之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