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荒!工厂慌!技工劳务市场有希望

在国家工业4.0的浪潮面前,在工业自动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技术性人才缺口日益凸显。技工岗位工人要能看懂图纸、懂机电、机械相关知识,有的还要求有相应的资格证,同时还要求行业工作经验,这无异于提高了招聘门槛,让本身供小于求的技工招聘市场显得力不从心,在市场急缺技工的背景下,甚至出现了“只要你愿意学、愿意做学徒,你就来”的畸形技工招聘市场乱象。

招聘会现场

一些K12教培公司也已嗅到了技工劳动力市场的教育风口,开始涉足职业教育培训,笔者今天参加的线下招聘会就是职业教育举办的。“现在招聘太难做了,自己发岗位到微信群、到朋友圈,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了”元斌碰到笔者开门见山就是一顿抱怨,笔者在技工培训机构的线下招聘会上有幸采访到了他。

元斌在招聘现场接受采访

元斌是昆山本地专门做自动化设备的工厂老板,主要生产自动化设备的配电箱、配电柜,自动化行业10年行业经验。现在已是每年10月的技工求职招聘高峰期,正要面对春节前的生产高峰,很多企业都都在为春节用工提前储备人才了,但是缺人的烦恼这一年都没有停止过。

企业方对待招聘相当重视

与元斌一起参加本次线下招聘会的其他十几家用工企业,采访后都面临一样的问题:技工招不到、招到的技工能力不匹配!工人找不到产能就上不去,无法按期交付设备的风险让他们寝食难安。

全国自动化企业127万家,江浙沪的自动化公司将近45万家,长三角区域技工人才需求多达120万,但技工存量市场具他估计才不到20万。

“没办法,最终决定自己做平台,自己做流量,为技工人才市场服务”,元斌在2018年成立了“济公外包 ”,一开始的尝试是为了给自动化公司解决短期技工用工需求难题,做了2年后发现“技工招聘本质上不是一个效率的问题,但做互联 的人一看到我们的招聘过程,第一个想法就是觉得它信息不对称,匹配效率低下,要去提升它的效率。实际上问题不在这儿,你得往上游去看,你要清楚项目外包存在的价值对于自动化工厂来说是什么。”

采访后的合影

元斌说“市场需求大、技工输出少、培养周期长、面试效率低”才是问题的症结,所以“技术岗位外包、人力共享是解决企业人才短缺有效途径”,他自信的这么跟笔者介绍他全新升级的“技工外包 ”平台。

对接增量市场,和技工培训机构合作提供更多技工,开展各种线上线下招聘会才能集中高效率解决企业长期用工需求;激活存量市场,通过历史的技工工作履历以及工作经验,挖掘技工与岗位匹配的技能点才能更快的帮助企业快速解决短期用工需求;拓展销售渠道,为企业提供项目外包渠道,撮合双方交易保证岗位真实,才能为发包、承包双方减少项目技工风险,同时还能为企业和外包团队创收。”

技工外包 商业模式

元斌认为,工厂和外包团队之间早已达成了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给自动化行业带来了一个优势,即工厂面对市场非标需求的反应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就能找到合适的技工团队,拉高产能完成目标;到生产淡季又可以减少项目外包数量,压缩项目成本,这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

每个自动化用工企业都在对未来充满憧憬,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体系也让他们感叹技工的春天即将到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业产业升级也会像互联 带来的红利一样,各地技工培训机构如软件培训机构般雨后春笋般出现,技工也会像软件开发工程师那样,通过短时间的集中教育培训而最终流向技工人力资源市场,所以专注技工招聘的互联 平台,会在所有招聘平台中脱颖而出,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最热细分市场,“技工外包、招聘一定大有可为”技工外包 联合创始人元斌自信的一面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同时也让笔者对这个市场充满了期待,更让自动化企业“没活找活、有活找人”的夙愿得以实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