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我们早已身处数字化的汪洋大海, 络购物、远程办公、电子签约,乃至线上政务、 络理政……,越来越普及并成为常态,并反映在宏观数据上:《中国互联 发展 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4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第47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提到,中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3.46亿。
丝毫不用怀疑,“数字”已深深嵌入当前我们经济 会、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数字经济早已是大势所趋。IDC预测,到2022年,全球GDP的60%以上将由数字化贡献。进一步来说,这60%以上GDP,将由全球人力资源,利用生产工具,当然主要是“数字生产工具”来生产创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下数字生产工具。
01 什么是数字生产工具?
除了人之外,生产还离不开生产工具,传统的生产工具主要是指那些我们一眼能见实体生产工具,如古代的犁、锄头、牛,现代的车床、电脑、手机、汽车、飞机等,不用赘述,此次我们的重点在于了解数字生产工具是什么。宽泛的说法是,凡是将信息、数据采集输入电脑中的软硬件,以及可以处理使用这些信息的软硬件,都是数字化工具,如声卡、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条码仪、电脑等。进一步来说,可以对复杂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加工,能够呈现可量化数据信息的软硬件,供人们生产创造使用的,就是数字生产工具。
请注意,数字生产工具的形式包含了软件和硬件,它跨越了实体和“虚无”(数字)的界限,不仅涵盖了我们能够看得见的电脑、手机等,还包括并不具有传统实物形态的,诸如财务管理、工业设计等软件,微信、钉钉乃至成千上万种小程序、各类APP,当然还有我们的华西云采 站平台、APP,以及研发、开发出这些软件、平台,在背后支撑这一切平台、APP正常运行的技术基础工具,这些都是我们用来创造数字经济GDP的数字生产工具。
02 数字生产工具与实体生产工具的关系
一句话概况,数字生产工具离不开实体工具的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典型的如我们常用的手机、电脑,既是实体生产工具,但因其装载的操作系统、各类软件应用等数字生产工具,能够供我们实现远程交流、收发信息、拍摄照片、处理业务工作等,其本身也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数字生产工具。
而这类实体工具,因为装载了“纯粹”的数字生产工具,其本身的生产效率和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所以,数字生产工具离不开实体生产工具的支撑,实体工具是数字生产工具的载体和体现形式,而某些实体生产工具因为承载了数字生产工具,它本身又升华成了数字生产工具,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03 数字生产工具的核心特点——强大的 “连接力”
一提到数字生产工具的好处和优势,相信大家都感受多多。比如在我们有了手机这一重要的“数字+实体”生产工具之后,因为支付宝、微信,我们再也不需要到银行排队取钱,也不需要带着现金到处晃悠;因为天猫、京东,在家就能买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用品乃至服务;因为政府的线上政务平台,我们办理很多事务时也不用各个单位来回跑了……以上种种可以总结成为数字生产工具相比于传统实体生产工具最显而易见的核心优势,那就是高效便捷,如电脑、手机,财务办公软件、医疗管理软件等等数字生产工具帮助我们大幅提升了处理生活、工作等各种事务的效率,既“快”又“好”,同时线上购物方面,让我们能够触及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各类商品,品类众多、竞争充分,又让大家享受到了“多”和“省”。
而支撑以上情况实现的,是随着互联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和应用,使数字生产工具构建起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并越来越强大的核心能力,那就是“连接力”。数字生产工具之所以能够向大家提供前述所说的“快”“好”“多”“省”的种种好处,本质上在于它强大的连接力,这种让我们的活动和业务突破了时间、空间、规模的限制。如微信(企业微信)、阿里(钉钉),其系列数字生产工具连接力的效用,不仅体现在其企业内部(如腾讯的企业微信,其内部也在使用,每天有30多万个群在高速的讨论和传递信息),其客户、上下游供应链都被高效、紧密连接,形成了各行各业的数字生态 络。同理,我们的云采平台,也是通过连接物资需求方、供应方、服务商等等,来创造和实现我们的价值。
可以说,数字生产工具具备的这种强大的“连接力”,是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之一。
四、数字生产工具的力量
结合开篇引用的两条数据,“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4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到2022年,全球GDP的60%以上将由数字化贡献”,我们就能够理解“数字生产工具”所具备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已经如开篇所说,渗透了我们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具体描述这一场景,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现实中极其典型、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无法避开的数字生产工具——微信,来举例阐述。
2.推动经济增长方面,2019年度,微信体系带来的信息消费总规模为3238亿元,同比增长了34.8%。这个数据,约相当于同期我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6%,拉动传统消费5966亿元。
3.今年5月14日,中国信通院与腾讯微信共同发布了《2019-2020微信就业影响力 告》,数据显示,2019年度,微信带动就业机会2963万个,其中直接就业机会达到2601万个,同比增长16%。同时,微信生态的商业活动愈发频繁,间接带动就业岗位362万个。
而微信只是一个个例,当今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完善、连接力越来越强大的各类数字生产工具,在我们的使用下,都在争先恐后地释放其强大的力量。而这些力量又反过来对我们的生活娱乐、工作就业、 会治理、经济发展等各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促进。随着数字化的大势所趋,数字革命的势不可挡,“数字生产工具”也将越来越“大行其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