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近年来美军电磁机动战装备,都将搭载于哪些作战平台?

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深入发展,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演变。电磁频谱是侦察监视、指挥控制、武器制导、电子对抗、敌我识别、预警探测等信息的共同载体,是连接陆海空天跨域协同作战的纽带,存在于作战的全时空,作用于战争的全要素,贯穿于作战的全过程。为取得电磁频谱作战域的战略高地,美军提出了电磁机动战概念,并在后期不断研究论证。

在电磁机动战得到高层认可后,美国陆海空三军都发展了相关作战项目。在空中电磁作战系统方面,美军将EA-18G电子战飞机用于替换EA-6B飞机,F-35等战斗机也都配备有电磁作战系统,能够对敌方实施电磁感知、防御、进攻。同时,美军正在研究的作用于高、中、低波段频率的下一代干扰机(NGJ)将在2021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

在海面电磁作战系统方面,美军发展了综合集成上层建筑项目(InTop)、水面电子战改进项目(SEWIP)、EMC2项目等用于功能集成、频谱分配等工作。在陆地电磁作战系统方面,美陆军发展的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 络化遥控电子战系统(NERO)、地面层系统(TLS)等项目用于提升现有电子战的攻防能力。

综合集成上层建筑项目(InTop)示意图

在空中作战域,美军战斗机均具备较强的电磁作战能力。例如F-22战斗机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就是体现电子战系统综合作战能力的典型代表。该系统主要包括AN/ALR-94无源电子战系统、AN/ALE-52箔条投放器、数字化接收设备等,整个系统与飞机的总体结构完全综合,遍布整个机身。其核心部件是数字化接收设备,其采用先进运算技术以极快的速度将雷达波的无线电信 转变成数字信 。综合电子战系统将雷达告警与导弹告警、防御性对抗措施、电子监视与威胁定位、电子攻击等多种对抗手段综合集成到一起,对传感器接收到的敌方辐射源信 进行告警、评估和处理,并且启动欺骗和投掷式干扰措施,电子战能力非常突出。

F-22战斗机

F-35战斗攻击机的ASQ-239综合电子战系统把多种电子战功能集于一身,具有雷达告警、信 收集和分析,被动式辐射定位和电子对抗能力等。该系统能为飞机规避机动或与其他飞机合作干扰提供指令数据,同时能与战斗机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传感器系统高度融合,有效地为飞行员提供战场态势感知。

F-35电磁作战系统分布

下一代干扰机(NGJ)项目是美海军近年来重点投资开发的项目,旨在替代EA-18G电子战飞机上现役的ALQ-99战术干扰系统。美国海军倾向于将NGJ建设成为一种全频谱的干扰机,系统期望的频谱覆盖范围是30MHz到40GHz。该项目将分步升级三个干扰舱,以覆盖全部电磁频谱,干扰吊舱的升级顺序是中频(增量1)、低频(增量2)以及未来的高频(增量3)。

下一代干扰机(NGJ)项目

增量1阶段吊舱主要提供中波段的电子攻击能力,由雷神公司进行研制,要求具备对抗区域拒止/反介入环境中的大部分监视雷达和火控雷达的能力。在增量1阶段中,NGJ采用了氮化稼宽带有源相控阵技术,可以聚焦形成高增益的干扰波束,更高效的放大干扰信 ,针对多个不同频率上的威胁目标同时实施高效干扰,显著提升对目标的电子攻击效能。

下一代干扰机(NGJ)示意图

2018年10月25日,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NAVAIR)授予了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合同,以演示NJG项目增量2的现有干扰能力。该公司与哈里斯公司、Comtech PST公司合作,为低波段项目(NJG-LB)进行现有技术验证(DET)。哈里斯公司负责开发并向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提供先进的电子攻击设备,以进行NJG-LB现有技术演示,Comtech PST公司负责提供大功率射频(RF)放大系统。哈里斯公司的设备集成在诺?格公司的NGJ-LB吊舱系统中,提供模块化、可扩展和可重新配置的功能,使美国海军能够应对快速演变的威胁。增量2计划在2020年6月开展演示验证。

在海面作战域,美军开发了舰载电磁作战系统以应对未来的频谱作战。综合集成上层建筑项目(InTop)是由海军研究办公室(ONR)牵头组织,旨在开发一个通用化、模块化、可扩展的电子战、雷达和通信的设备和平台,以支持多种舰船综合射频设计。该项目基本组成包括多波束电子战/信息战/视距内通信样机、灵活分布阵列雷达、潜艇和水面舰船的联合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管理和基础设施开发(LLRAM&ID)模块等部分。目前该项目已经得到验证,部分技术已用于后续项目。

InTop项目组成

水面电子战改进项目(SEWIP)是美军的核心项目,旨在通过模块化、开放式的体系方法来升级AN/SLQ-32电子战系统,最终实现针对反舰导弹的预警检侧、分析、威胁告警和防护的功能。SEWIP项目分为4个阶段进行改进研究:BlockⅠ阶段目的是提升系统的反舰导弹防御能力、反定位和反监视能力;BlockⅡ阶段应用InTop项目中的灵活分布阵列雷达项目和Low RIDR,增强辐射源探测能力和测量精度;BlockⅢ阶段增加了电磁攻击能力,同时也引入InTop项目中多波束电子战/信息战/视距内通信样机和LLRAM&ID模块技术;Block4阶段将为AN/SLQ-32系统提供先进的光电与红外(EO/IR)侦察能力。

水面电子战改进项目(SEWIP)

EMC2项目是美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在Intop项目基础上开发,旨在提供开放式构架的系统功能,可扩展任务目标的大小和承载平台,并融合资源分配管理器和频谱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实时适应各种射频系统,使美国海军获得快速频谱分配能力。EMC2原理样机能够支撑射频多功能和射频资源管控,在面对不同装载平台时更灵活性,且能更好适应快速变化的战略和战术环境。EMC2在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基本设计情况下,通过模块化、开放式接口和增加/删除(缩比)硬件或软件等形式实现对新增功能的集成能力。EMC2建立一系列的研究、设计、制造、集成、试验和评估任务,支撑了多个原理样机及其部件/子系统的发展和演示验证。

EMC2项目中的LowRIDR样机架构图

在地面作战域,美国陆军发展了多项电磁作战项目,典型的有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 络化遥控电子战系统(NERO)和地面层系统(TLS)等。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是由美国陆军主导,可以使美军及其盟军攻击并摧毁敌方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能力,同时使己方部队能够自由使用射频频谱。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是一个系统之系统,包括电子战规划与管理工具(EWPMT)、多功能电子战系统(MFEW)和防御性电子攻击(DEA)能力。

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

络化遥控电子战系统(NERO)项目是由美国陆军主导,主要利用无人机平台搭载电子攻击载荷,从空中对敌方通信系统进行远程电子攻击。美国陆军认为必须依靠自己的机载电子攻击系统执行必要的干扰任务来支援地面部队,而且未来的机载电子攻击必须具备通信干扰能力,能够在战区空域不间断地实施干扰,并由旅一级作战指挥官直接指挥。因此,战术无人机被美国陆军视为遂行机载电子攻击任务的重要平台,而无人机电子攻击载荷也成为近年美国陆军研发测试的重点。

吊装NERO的MQ-1C无人机

地面层系统(TLS)是美国陆军在2018年7月年推出的新型电子战计划,是地面使用的电子战和信 情 综合系统,将取代旧的多功能电子战(MFEW)地面和徒步系统。TLS将集成信 情 、电子战和 络能力,这些能力将根据美陆军战术编成进行调整和定制,并在系统生命周期内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确保持久的竞争优势。美陆军希望在未来2~3年内将此能力装备到战场。

地面层系统(TLS)

总结:鉴于现代化战场上越来越密集、复杂、动态变化的电磁频谱空间新环境,电磁机动战通过仔细地制定电磁频谱资源的接入、利用和控制规划计划,在所有作战行动中协同利用攻、防电子战资源和软、硬杀伤电子攻击力量,以保证己方始终占据信息主导的优势地位。美国是最先意识到电磁频谱重要性的国家,并率先将其作为独立的作战域进行发展。国内目前在电磁频谱领域具有一定成果,未来还应找准关键技术,发展体系作战能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