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快手,南抖音”各立短视频+直播的山头,腾讯微视无法坐视流量红利的流失,阿里悄然推出“鹿刻”。
各个大小平台跨过2016年的直播元年,冲进2017年的短视频杀场“血战”至今,有资本加持的知名平台尚且厮杀得你死我活,而那些既没流量凑热闹又没内容拼质量的平台如何存活?
从2017年开始,带着Token登场的区块链像个香饽饽,任谁都想咬上一口。于是,效仿链圈、币圈玩法,“打赏挖钻”的火牛视频来了,“看视频即挖矿”的HAHA视频紧随其后。
强钻“区块链”新甁的短视频+直播平台,装的并不是“新酒”。充值返现的火牛视频更改收益规则后,接盘的用户成了维权的韭菜;以钻换钱的HAHA视频,游走在法律边缘。
若隐若现的现实是那些十九线“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焦虑:流量争夺的失利,商业模式的单一。
短视频领域一向看重的“内容变现”早就不是这些平台想要抓住的重点,它们直奔主题,搞个积分、X钻、X币变相圈钱。各种拉人头、搞裂变、打着“节点”旗 分红的平台还在来的路上,区块链“新甁”里飘出阵阵传销味儿。
文|苏勇
短视频平台搞虚拟等价物提现违规
称区块链领域“抖音”的火牛视频,没有“抖”起来,上线两个月吸引1400万用户后,骤然成了维权对象。
火牛快速崛起依靠的是币圈大火的“交易即挖矿”模式。仿照此玩法,火牛推出了“打赏即挖钻”。与普通短视频App不同,身披“区块链”外衣的火牛,鼓励用户通过邀请好友、发布视频、点赞视频、打赏主播和直接充值的方式,参与平台“挖火钻FB享分红”。
按照火牛视频最初的白皮书显示,平台将80%的收入定期分配给所有流通FB(火钻)的持有者。今年7月至9月,火牛视频分成为10:1,即10个FB相当于人民币一元。最疯狂时,投资者充值购买火钻后可以三天回本。
凭借高额分红,火牛视频在短短两个月内获得千万用户。但9月23日,火牛视频第三次修改分红比例,将其降至10000:1,一批后来跟风的用户已经转盈为亏,有用户计算,想要在火牛回本,需要30年,维权者认为火牛涉嫌传销和资金盘。
成也挖矿,败也挖矿。公开信息疑似火牛视频CEO景风也在 上回应,不降分红,公司10天都撑不下去。
CSDN副总裁孟岩认为,火牛项目方初心未必是恶。尽管带着善意分析,但孟岩也对蜂巢财经表示,“大量火牛用户为什么充值?修改规则之后为什么人家有受骗感?这一点项目方心里没有数?善意的猜测可能是项目事前没有量化仿真,运行过程中也没有做好数据监控,发现系统即将崩溃了就不顾一切急刹车。主观上我不相信项目方会故意制造一个庞氏计划,对他们来说何必如此呢?都不是那种能割一把就跑的人。但客观上呢?我们最终还是要看事实。”
无独有偶,市面上存在着不止一款“挖矿”短视频。火牛之后,声称“看视频即挖矿”的HAHA视频和继续玩“打赏挖矿”的点点视频紧随而来,同时还有一款直接表明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的短视频平台“抖戏”。
公开资料显示,HAHA视频由北京链上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出品,蜂巢财经打开该公司 址后发现, 站主要提供企业流量共享服务,并无任何和HAHA视频有关的内容。
下载HAHA视频APP后,该软件看视频即可获得趣币,趣币可以在“趣币-钻石交易所”中出售,从而换成钻石提现,一个钻石=一元人民币。这和火牛的模式并无二致。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玩游戏加快获取趣币的速度,游戏可充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交易所和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非常相似,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给趣币定价、挂单并出售。
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苏奕欣律师认为,《文化部关于规范 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 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向用户提供 络游戏虚拟货币兑换法定货币或者实物的服务,但是 络游戏运营企业如果要终止提供 络游戏产品和服务,可以以法定货币方式或者用户接受的其它方式退还用户尚未使用的虚拟货币。
苏奕欣解释,这条规定是指在玩游戏过程中,用户充值后,在玩游戏中所获得的积分,依照上述规定,是不能进行提现。但是,如果用户充值后没有使用完,那么用户可以申请退还充值但未使用的金额,作为相对方,也有义务根据用户的申请予以退还。
“HAHA视频的交易模式中,用户可通过充值玩游戏,获得更多的趣币,趣币跟钻石进行兑换,最后提现。这种模式,并没有改变将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货币或者等价物进行提现的违规行为,不符合上述文件的规定,所以我认为这种方式有可能还是涉嫌违规的。”苏奕欣说。
而另一款APP点点视频的模式,几乎是火牛视频的营销复制版。区块链“飞毯”上,一大波宣称看视频赚钱的APP还在赶来的路上,背后或许藏着“嚯嚯”挥向韭菜的镰刀。
区块链新衣难包短视频盈利难
为什么一款又一款短视频或直播平台从传统互联 领域闯入了区块链?这背后是大平台瓜分流量、小平台内容创新不足、融资难、变现模式单一等短视频领域问题的集中缩影。
而在刚刚兴起的区块链领域,汇集的投机人群成为了一些小平台眼中能快速圈割的肥肉。
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 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5亿。其中,真人直播秀用户使用率为25.3%,较去年同期减少3.2%。 络直播成为民众日常娱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广阔的用户市场也存在着巨大的盈利空间。
而早在2015年下半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流量费用的降低、用户偏好的转移,移动直播成为视频直播的新趋势,无数的创业者涌入其中。直播行业变成互联 的一个新风口, 红经济应运而生。
风口总能得到资本的青睐,烧钱大战为直播行业的火爆加剧了繁荣假象。当各大平台站稳脚跟,占据山头之后,烧完钱如何盈利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泛娱乐直播平台发展盘点 告(2017)》,2016年中国泛娱乐直播市场的总体市场规模为208.3亿元,其中90%来自用户付费规模,同比增长180%。
一位知名直播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蜂巢财经,虽然直播平台众多,但主要变现方式就是“抽佣”,“直播过程中观众给主播打赏,平台抽取不等比例的佣金,剩下的给主播。有的还会接广告,比如签约美妆宣传的美妆博主。”
然而,流量、用户红利期未能维持长久,商业模式单一,加之监管紧盯,博眼球的内容靠打赏模式难以长期发展。
2016年9月,为了整顿直播行业的色情、暴力、诈骗等乱象,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加强 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互联 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政策,对于直播平台资质、直播内容、主播实名制等都作出详细要求。
据了解,除了《信息 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必须持有)之外,目前开办直播服务还要办理《 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监管政策的逐步收紧加速了中小直播平台的洗牌出局。
除了相关部门对行业加强了监管外,互联 天使投资人刘旷对蜂巢财经表示,后期很多平台的打赏模式都“变味”了,平台会和经纪公司联合进行数据造假。平台把钱给经纪公司,经纪公司通过打赏又将钱返还给平台,造成主播人气高的假象,促使真正的用户打赏。
刘旷透露,平台还会直接篡改数据,将观看数至少扩大两百倍,“当时有的平台观看人数甚至达到几十亿,那时全中国才有多少用户?”
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 络直播营销市场研究 告》显示,经过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大规模的行业发展和用户激增之后,2017年下半年直播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趋于稳定,用户流量增长趋势放缓,竞争格局已经基本成型。整体来看,直播行业规模仍在保持扩大趋势,但用户流量提升空间有限,各直播平台从C端获取收入的商业潜力已经基本挖掘完毕。
刘旷表示,从去年开始,直播平台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短视频平台开始逐渐占据上风,尤其是现象级产品抖音的崛起。直播和短视频都是内容平台,盈利模式比较类似,首先是广告收入,其次会有电商导购、游戏、会员等版块,逐步渗透到产业链中。
而今,抖音、快手在两年内依靠人气快速奠定了短视频的格局,资本巨头腾讯、阿里也借微视、鹿刻入局。没有雄厚资本、优质的创新内容和深度用户的小平台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困窘。
火牛视频的CEO景风也曾是蛙趣视频的核心成员。而在做火牛之前,以美妆、搞笑娱乐、早教等内容为主的蛙趣,融资消息仅停留在2015年的B轮。虽曾有红杉、真格的加持,但终究没有在短视频的竞争战场中获胜。
直播平台理财早折戟 X币外壳搞投机
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曾指出,如果靠打赏支撑,直播行业已经走到尽头。他认为,直播行业的用户红利结束后,打赏为生的直播难以成产业。其他行业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直播给他们带来的价值,直播变成了自娱自乐、自嗨。
一些直播平台开始“另谋出路”。早在2016年,一个名为咸蛋家的直播平台曾因引入理财性质的充值补贴模式陷入非法集资的质疑。
当时,咸蛋家承诺用户在平台投入现金可以获得9.9%的年化收益率,这在当时远高于余额宝等一众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7月16日,咸蛋家宣布“在8月10日前提供双倍补贴,由9.9%提高为19.8%”。
这种规则下,用户投入平台的资金既可以打赏主播,也可以在投资到期时提出本金和收益,咸蛋家作为一个直播平台拥有了理财工具的属性。而事实上,当时的咸蛋家并不具备金融牌照,后期甚至曝出提现难的挤兑事件。
有相关金融从业人士认为,咸蛋家直接用现金充值、交易,已经形成资金池,这和相关法律法规是违背的。在巨大的争议中,咸蛋家在2016年九月份停止了补贴活动。
有 友将火牛视频的模式与咸蛋家对比
短视频直播是一门长久生意,持续产出优质内容才能留住用户,扩大用户规模后研究新的变现模式,也是目前各大知名平台争相挖掘的方向。
想引入投资理财模式的短视频平台折戟,区块链一来,诸如火牛、点点、HAHA这样的平台,套上积分、X币、X钻的外壳,搞的依然是投机生意。
“这些平台喊着区块链的口 ,既没有开源代码,发的Token也不来自智能合约,这些中心化的平台跟区块链技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套用了币圈的营销模式。”一位区块链创业人士如此评价。
短视频、直播和区块链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期待的 友“潜伏在欧洲”描绘了一种憧憬:如果区块链应用可以把火牛这种模式的源码公开写在代码里。初期用户分享传播收益大,后期主播表演收益大,广告商的收入也公开透明,贡献用户的收益有保障,就可以在直播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每个阶段不同角色收益多少是个非常考验模式设计的任务。
开源代码、通证经济模式的设计和智能合约等技术,这些摆在区块链行业垂直领域需要突破的难题,才是短视频平台真正应该装进区块链“新甁”里的好酒。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