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概述:
2017年,纵观全球 络安全事件,从黑客组织Shadow Brokers泄露NSA的漏洞利用工具EternalBlue,到WannaCry勒索软件席卷全球,从国内58同城简历数据泄露,到国外信用机构Equifax被黑客入侵,黑灰产业蓬勃发展。
只有事件爆发后才能察觉问题,这使得企业和用户的处境十分被动。企业对于黑产的行为逻辑、行动方式、利益和目的等都十分陌生。威胁猎人将根据平台第一线的攻击数据和深入访问调查的黑灰产现状,为大家揭开黑灰产的面纱。
一、黑灰产事件举例分析
1、东鹏特饮薅羊毛事件
2、苹果36
3、滴滴虚假注册
4、Uber被黑客勒索
5、教材涉黄案
二、产业链分析
1、上游资源提供者
a)黑卡
b)黑IP
c)账
d)账户认证
2、下游变现细分产业
a)流量欺诈
b)数据爬取采集
c)薅羊毛
d)引流
三、对抗升级
1、主流防控措施和黑产绕过方法
2、新风控角度的思考
a)黑产大数据监控
b)情 带来的针对性对抗
结语
一、黑灰产事件举例分析
1
东鹏特饮薅羊毛事件
营销活动大家都不陌生,通过奖励机制吸引用户。不过同时也会吸引来一群叫做“羊毛党”的人,他们依靠注册大量账 获取优惠券、争抢红包、奖品,再通过转卖等方式变现。大促、补贴、营销活动都是他们眼中一次次“捞钱”的机会,被叫做线 。
缺乏业务安全意识、补贴又丰厚的活动是最容易被薅的。东鹏特饮是广东一家饮料公司,传统促销活动是瓶盖抽奖,随着互联 的普及,决定尝试新的方式——扫二维码领红包,想借力互联 省去繁琐的流转,顺便收集顾客信息,不料羊毛党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随着活动的升温,迅速出现了大量贩卖东鹏特饮CDK(码子)的人。所谓码子就是将活动二维码转换成的链接。购买码子后用微信点击便可以领取红包。渠道商和羊毛党手中的微信账 有限,但码却很多,他们以略低于最低额度红包的价格售卖,购买者也是稳赚不赔。
而购买CDK的是普通用户吗,只能说比例太少,普通用户哪有渠道知道CDK的存在,大多是手中拥有很多微信账户的其他灰产从业人。他们平时的业务是用微信 加大量好友,再通过诈骗、微商等形式变现。东鹏特饮CDK只是顺便的行为之一罢了。
总之在利益的促使下,迅速有人与废品回收站核心节点合作,低价大量收购瓶盖,提取二维码信息,市场上称为“废品码”,与之对应的是“必中码”,是打通关系后从生产瓶盖厂商、内部人员等处购买的,将二维码一键生成链接,转手卖给渠道商,渠道商再分发给各级下线,一套流程下来,层层都有利润,做活动的企业就成了冤大头。最终结果就是东鹏特饮发现实际兑换的奖金金额远远高于预期,而收获的只是营销效果为0的“僵尸用户”。
不只是东鹏特饮,这类码子在市场上非常之多,蒙牛优益C、蒙牛冰淇淋、百事可乐、红牛、七喜、小茗、京东二维码等等,数不胜数。当活动发展到一定规模,下游还会有人以“收学费带赚钱”的形式大肆传播,整个过程犹如蝗虫过境,吃光企业的活动经费。
羊毛党的基本行动方式就是以量取胜,用大量账 暴力争抢活动补贴、奖品,如新用户折扣券,然后转手低价卖出。事实上他们只是互联 黑色产业链的变现末端之一,有些直接称其为搬砖人,因其技术要求低,纯粹是体力活。
2
苹果36
同样遭遇薅羊毛的还有苹果。用户在iOS上消费后,苹果公司会按照比例与app服务提供方进行分账,以季度结算。结算时,大量商户发现苹果的分成和实际销售金额相差甚远。在查看之下,发现了真实原因:被薅。
一些账户进行了6元和30元的小额消费后立即消失了,存在批量痕迹。原来苹果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设置了40元以下小额充值可以不验证,先派发商品的策略。对黑产来说,此举意味着每个小 36元的利润,立刻展开了行动。
他们会首先通过脚本批量注册大量邮箱账 。国外一些邮箱注册不需要提供手机 ,这一步操作几乎是“无成本”的。完成后,会利用软件,批量生成Apple ID,再批量激活。大部分厂商会在IP短时间注册量上进行判断,对黑产来说这一步的成本就是更换IP的成本。对此威胁猎人会在下述产业链部分详细阐述黑产逃过IP检测的方法。
消费需要绑定银行卡,对于大量的银行卡需求,黑产的解决方案是家庭共享和注册虚拟银行卡。设置家庭共享后,每个账 可以有8个附属账 共享同一张银行卡,而这张银行卡是一张虚拟卡,当黑产持有一张银行卡后,可以线上向开卡行申请虚拟银行卡,卡 会和原卡不同,但都是属于同一个账户。
当苹果发现盗刷行为会对该账 封 ,当多个附属账 被封后,苹果会将主账 与其绑定的银行卡列入黑名单,这时,黑产会将虚拟卡注销,重新申请,完全不影响继续使用。苹果也会对设备进行检测,这时黑产会结合改机软件,在被锁机前刷新设备指纹,轻松解决。
薅羊毛后,黑产就会利用低价优势,通过各种渠道销售虚拟商品进行变现。游戏和版权行业是受害的重灾区。
针对36技术,苹果进行了策略调整,新注册用户限制使用先派发后收款的模式。然而此举对黑产来说只是提高了一点成本,还在接受范围中。造成的影响是黑产对老 的需求大幅增加,等待着苹果的问题将是盗 、撞库、养 等等。如上述变现环节,因为充值限制,会索要用户(购买黑灰产手中虚拟商品的人)的账 和密码,这个账户就可以“回收” 投入下一轮的利用。账 相关的产业链详细阐述可参考下文账 模块。
3
滴滴虚假注册
按照相关规定, 约车平台对注册司机需要进行相关考核审查,如有一定的驾驶年龄、北京要求“京人京车”等。很多不符合规定的人想完成注册,就会利用一种“代注册”的黑产业务。
2017年9月,滴滴向广东省公安厅 警总队举 ,发现发现几十万账户存在虚假注册、人车不符的问题。经查,发现了背后黑产大肆的牟利行为。驾龄不符、外地车不派单、车辆超龄都可以拿钱“解决”。
首先黑产信息源通过行业内鬼等,查到真实符合规定的人车信息。一级中间商从信息源购买车辆人员信息。然后加价转卖给二级中间商,二级再加价转卖给代注册操作员。代注册操作人再通过PS等方式“加工信息”,与购买者信息结合,将分别合规的信息整合为一整套,完成注册操作,收费300-500元不等。而即使被发现,滴滴也只能对司机进行封 处理。
有些操作人还会顺便薅一把滴滴的羊毛,如利用推荐机制,滴滴公司规定,每推荐成功一个司机,就能获得218元冲锋奖,和新司机前8个订单30%的流水。不难想象在各家 约车竞争期,活动不计成本,都只想着在大战中存活的时候,代注册一伙能够获得多么巨大的利润。
事实上,在滴滴快的大战时,虚假司机账户就是主要是用来刷单,结合外挂牟利的。当 约车合并,国家监管变严后,代注册团伙转而向不符合规定的人售卖服务,部分团伙还会以出售“注册教程”的方式获取额外利润,这种教学收费模式往往是在本身利益降低时会产生的,当利益巨大时,掌握方法的人只会默默赚钱。
这一系列牟利行为不只是对滴滴造成了伤害,也会对普通用户造成伤害。如滴滴外挂会通过修改定位等方式实现“挑单、抢单”。而滴滴不得不将距离最优算法,改成几公里内随机派单,而用户只能忍受明明看到身边有车,却需要在寒风中等待三公里外的一辆车。
更令我们警醒的是,我们的个人信息,竟然是如此容易可以获得的。事实上,黑产的 工库也确实在不断完善,数据量越来越多,精准度越来越高,被广泛的用在撞库、诈骗等处,让人胆寒。滴滴这样的认证较为复杂,被应用更普遍的图形验证码、身份证认证、面部识别认证都有着发展稳定的服务产业链,将在下文账户认证部分作出介绍。
4
Uber被黑客勒索
Uber在去年遭遇了大规模的数据泄露,包括5000万用户的姓名、邮箱、电话。和700万司机的个人信息及60万美国司机驾驶证 码。Uber称信用卡等信息数据并没有泄露。5700万数据,与雅虎、美国信用机构Enquifax泄露规模相比,本不值一提,在黑产中也不算惊天的数据。但Uber的做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向黑客支付赎金。
当时的CSO和助理,以支付10万美金的方式试图隐瞒此事,避免Uber数据在黑市流通。事后两人遭到了开除,CEO迫辞职,Uber最终声明并没有证据表示此次事件的数据被黑客利用,并将为信息泄露的司机提供免费的信息保护监控服务。
黑客获取数据的方式令人好奇。事实上他们是从Uber工程师的私人GitHub库,获得了登录凭证,进而访问了Uber用以计算的亚马逊云服务账户,在账户中发现了用户数据,随即进行了勒索行为。我们不禁发现攻击有时只需要找到一处漏洞,而防守却需要全面严密。而除了防守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对已经泄露的数据该如何行动。Uber隐瞒的做法自然是不可取的。
5
教材涉黄案
诈骗团伙开发色情 站和App,通过限制观看有色视频的时间,诱导用户付费获取完整视频。但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完整版”,盈利方式就是诈骗用户。这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的。
App上架之后就进入了推广环节,团伙会通过百度联盟、木马程序、修改 站内容链接等方式进行推广。雷胜科技就是修改了教育 站的内容链接被牵引出来的。
之后就到了变现环节。诈骗团伙会从支付平台或者渠道商处申请获得支付接口。申请需要一套完整的公司三证信息(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及银行卡账户,这种在黑市上称为公司“壳”资料,有专人在收集贩卖,注册电商企业店、申请支付接口等都会向其购买。针对于设置了风控模型的第三方平台。诈骗团伙会通过准备多个支付接口,使用可以短时间切换接口的方式进行绕过。
有些色情引流诈骗App还会在安装时获取权限(如发送短信等),之后向特定的SP 码发送短信进行扣费的方式进行盈利。这些app也会捆绑其他恶意业务,或是窃取用户隐私信息等,对用户造成更深的损害。雷胜科技是通过PC端和移动端流量分发引流,然后通过诈骗变现,而更为常见的方式是利用各大 交、视频等平台,引流至微信后变现,在引流模块我们会给出更详细的介绍。
二、产业链分析
1
上游资源提供者
A
黑卡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手机卡实名制举措,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打压了手机黑卡和接码市场,提供黑卡和接码服务的平台和个人一下子销声匿迹,但好景不长,仅仅几个月后,便出现了强劲的复苏态势,提供黑卡和接码服务的平台和个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今,该市场已经极具规模,并且运行稳定,给甲方业务安全造成巨大压力。
本着尽可能全面、精准的原则,猎人君从多个途径不遗余力的收集黑卡信息,从市场现存的黑卡,到曾经有恶意行为的黑卡,再到市场新增的黑卡,构建了庞大的黑卡数据库。对每个入库的黑卡 码经行多维度地评估,标注风险等级,可以有效帮助甲方完善基于手机 的风控策略。根据威胁猎人反向追踪调查,黑卡背后的产业链大概如下图所示:
B
卡源卡商
卡源卡商指通过各种渠道(如开皮包公司、与代理商打通系等)从运营商或者代理商那里办理大量手机卡,通过加价转卖下游卡商赚取利润的货源持有者。卡源主要有:
物联 卡:主要用于工业、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手机卡。物联 卡无须实名认证,需要以企业名义办理,提供营业执照即可,营业执照可以以千元左右的价格买到。有些运营商对营业执照检测力度很低,甚至会为灰产定制专用的物联 卡套餐。这种卡多为0月租或者1月租,根据能否接听电话,分为短信卡(也称注册卡)和语音卡。
实名卡:这种多为联络运营商后,用 上收集的大量身份信息批量认证得到的。
海外卡:实名制实施后,卡商受到一定限制。从16年下半年开始,大量缅甸、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卡开始进入国内手机黑卡产业,这些卡支持GSM 络,国内可以直接使用,无需实名认证,基本是0月租,收短信免费,非常切合黑产利益。
如上述东鹏特饮提到的薅羊毛事件中,我们只看到有人大量售卖账 ,其实背后有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各级分工明确。了解了他们的经营方式后,我们再进一步分析黑卡数据可以发现运营商的比例甚至可以定位到犯罪团伙经常活动的城市。
01
手机黑卡运营商对比
下图展示了传统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黑卡的数量对比。来自传统运营商的黑卡数量要远多于来自虚拟运营商的黑卡数量,毕竟传统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卡总量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2017年8月份的新闻数据表明,全国虚拟运营商用户占移动用户总数的3.6%,3.6%的用户占比却贡献了20.17%的黑卡数量占比。相对传统运营商而言,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卡中黑卡占比较高。
以下两张图展示了在非虚拟 段上和虚拟 段上三大运营商的黑卡数量对比。在非虚拟 段上,将近一半的手机黑卡来自于中国移动,约三分之一来自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最少。在虚拟 段上,绝大多数是中国联通的手机黑卡,中国移动次之,中国电信依旧最少。
02
手机黑卡归属地分布
依据归属地统计的数据,广东省十分抢眼,在黑卡归属地省份排名中遥遥领先,省内的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也霸占了黑卡归属地城市排名中前五名中的四名。
03
猫池厂家
猫池厂家负责生产猫池设备,并将设备卖给卡商使用。猫池是一种插上手机卡就可以模拟手机进行收发短信、接打电话、上 等功能的设备,在正常行业也有广泛应用,如邮电局、银行、证券商、各类交易所、各类信息呼叫中心等。猫池设备可以实现对多张手机卡的管理。
04
卡商
卡商从卡源卡商那里大量购买手机黑卡,将黑卡插入猫池设备并接入卡商平台,然后通过卡商平台接各种验证码业务,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每条验证码可以获得0.1元-3元不等的收入。
黑卡数据库能够结合企业自身的后台数据,作为补充和参考,为企业筛选恶意用户提供账 维度上的支持。
C
黑 IP
IP地址作为互联 的紧缺资源、一直是厂商最重要的风控方案之一。面对攻击,最主流防控措施之一就是封IP,企业根据黑IP库、同IP发起请求次数、密码错误率、是否有恶意行为等决定一段时间内禁止某IP的请求。
而面对暴利,黑产不会轻易放弃,对待厂商的对抗,黑产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甚至做到了平台化、链条化的反对抗。根据威胁猎人的长期监控,黑产主要有以下几种获取IP资源的方式:
扫描代理:通过全 扫描常见的代理服务端口,收集可用的代理IP地址,自行维护管理,成本高、效率低。
付费代理:代理商通过扫描、搭建、交换的方式,提供全球的代理服务器,有效降低自行收集的产品。代理IP平台非常之多,均可以提供API接口供黑产调用。
付费VPN:与代理相似,使用技术不同。
拨 VPS:这类VPS是一台虚拟服务器,通过ADSL拨 上 ,每拨 一次换一次IP,使用者相当于拥有了整个城市的大量可用IP。更有相关供应商做到了打通全国多省市的拨 方式,俗称混拨。也就实现了在一台VPS中使用一个账 快速随机切换近百城市的ADSL线路拨入互联 。
我们称这种用于 络攻击的IP为黑IP。威胁猎人通过大量渠道,在2017年采集并整理出全球范围内的黑IP,并做了详细分类。
01
黑IP类型排名
经统计,黑IP top 10类型比例如下。一个黑IP可能会有多个标签,整体看来,僵尸 络IP、机器人IP和代理IP的数量占据前三名。
02
黑IP地域分布
D
账
01
批量注册和养
在互联 灰产中,无论是行迹匆匆的羊毛党,还是猥琐发育的养 者,都需要大量账 作为牟利的支撑。因此,注册环节也就成了互联 公司和灰产的最前沿战场。各公司的注册页面看似平淡,实则暗流涌动。
灰产的逐利本性决定他们非常强调投入产出比。灰产会雇佣开发人员开发针对注册环节的自动化攻击工具。这种注册软件大抵有两类:
模拟操作类:通过控件操作浏览器元素实现,真实加载注册页面,模拟用户操作。
协议破解类:通过HTTPS协议实现,破解注册接口协议,直接带参数调用注册接口实现注册。
除了批量注册外,灰产也会根据平台特色,使用其他平台第三方登录的方式跳转成小 ,批量产出,例如有一种微博账 叫做授权 ,因为注册流程等原因,在微博平台受到风控限制,很难进行后续变现业务,就只用作授权其他平台账 ,在其他平台上完成变现。这种授权 成本低于手机 注册,每个只需要几分钱。
针对这类账 ,很多厂商会对新注册账 进行监控,于是产生了 商养 的行为,注册后模仿真实用户进行一些操作,将 码从监控列表剔除之后再进行业务。
薅羊毛的新 、刷量的小 都是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但针对苹果风控被灰产需要的老 就需要通过盗 、养 、撞库获得了。当各个平台增加风控后,这类老 需求就会出现,如微信满月 、陌陌半年 等等属于养 ,几年扫 老 等属于盗 或撞库所得。
02
撞库
撞库,即攻击者通过收集各个 站的泄露的用户数据等方式,生成用户名和密码字典,批量去其他 站登录,尝试撞出目标 站的可用账户密码。近年来,随着频繁出现的数据库泄露事件,撞库攻击取代了木马盗 成为了主流的盗 方式。
下图为猎人君统计的2017年撞库攻击量走势图:
以下是2017年撞库攻击者“钟爱”的一些攻击目标和接口:
撞库攻击接口 |
描述 |
reg.gyyx.cn/****** |
光宇游戏账 撞库 |
redstone.logickorea.co.kr/****** |
韩国游戏公司L&K Logic Korea账 撞库 |
api.vk.com/****** |
俄罗斯 交服务提供商VK账 撞库 |
lgn.yy.com/****** |
YY账 撞库 |
signin.ea.com/****** |
美国游戏公司EA账 撞库 |
m.mail.ru/****** |
俄罗斯互联 服务提供商Mail.Ru账 撞库 |
user.cyphers.nexon.com/****** |
韩国游戏公司Nexon账 撞库 |
www.netflix.com/****** |
美国 络视频点播服务提供商Netflix账 撞库 |
store.steampowered.com/****** |
美国数字发行平台Steam账 撞库 |
accounts.spotify.com/****** |
瑞典音乐流服务提供商Spotify账 撞库 |
api.paypal.com/****** |
美国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PayPal账 撞库 |
api.airbnb.com/****** |
美国房屋出租平台Airbnb账 撞库 |
account.sogou.com/****** |
搜狗通行证撞库 |
security.snssdk.com/****** |
今日头条账 撞库 |
www.instagram.com/****** |
美国图片视频分享平台Instagram账 撞库 |
游戏行业在地上互联 公司也是盈利最为可观的,在地下自然也聚集了大量相关从业人员,拥有众多的细分变现产业链。能否直接获得游戏账 的撞库方案自然是受黑客欢迎与关注的,因此,游戏公司向来是撞库攻击的高发地。国内外各大游戏公司在2017年都持续受到大量的撞库攻击。
版权行业和 交行业也是深受其害,随着正版化的推进以及带宽的增加,许多相关资源需要付费观看,存在不愿意花高价购买会员,而愿意用低价购买一个账 使用的人,就会存在这些会员账 变现的途径,进而这些账 也就是对黑产有价值的。
交行业也拥有数量众多的变现方式,主要的灰产有刷量(点赞、播放量、榜单等)、私信引流、色情 交引流、诈骗等。 交平台对抗的风控策略不断升级, 交平台的老账 也就成了某些圈内富有价值的资源,如某陌交友平台的老 价格在30元以上。老 资源意味着封杀率低、生意可持续。因此, 交账 也是黑产的重要目标。
03
(1)信封 产业链
信封 ,是QQ 产业链中的黑话,每一万个或者一千个被盗取的QQ ,称为一个信封。信封 产业链就是QQ 盗取、销赃的产业链。当QQ 中的Q币、游戏虚拟装备等被清洗一空、压榨干净后。就会将大量的账 密码贩卖给黑客完善 工库,或者制作密码字典。由于QQ邮箱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以及很多用户习惯直接用QQ 对应的QQ邮箱和密码作为第三方平台的账 。大量QQ 被直接用来进行 站撞库。
(2) 站泄露数据库
站泄露数据库的标志性事件是2011年CSDN 600万用户数据泄露,引领了当年一波数据泄露高峰,数十个 站的用户数据被公开,大量只在地下流通的数据被抛上台面。平时不关注此道的黑客也掌握了足够的数据源切入,某种程度上点燃了撞库攻击的热潮。而且被爆出的数据泄露其实也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再地下黑市中交易流通。
(3)地下黑市流通
数据窃取与交易是地下产业链隐藏最深的部分,也常有一些定制性的交易,不少黑客通过数据交易来构建庞大的 工库。黑客间的私下交易,我们无法得知,到底有多少 站数据已经被窃取也无法客观的评估。但通过半公开渠道也可管中窥豹,以下是暗 某地下数据交易市场的截图:
04
攻击方法和主流防控
通过对海量攻击行为的监控和分析,我们发现黑客攻击方法如下:
(1)判断账 是否存在
注册接口快速验证:很多 站在填写注册信息时,会通过AJAX对账户名可用性做实时验证,这个接口就可以被黑客利用做账户存在的筛选。
登录接口返回信息:部分 站账 密码错误时,会返回敏感信息暴露账 存在情况,如返回“账 不存在”或“密码错误”。现越来越多的厂商返回“账 或密码错误”,可以有效避免被利用。
找回密码接口:部分 站,在找回密码流程中,也会有一次提示信息,也常会被黑客用来验证账户存在。
(2)业务安全集中管理问题突出
从TH-Karma统计的数据来看,许多 站的主要入口有比较严格的审计措施,会根据登录IP、频率等触发验证码或者封锁IP。但当公司业务增多,安全管理复杂度大幅增加,不同子站各用一套自己登录验证。这些没有接入审计功能的边缘业务接口就称为了黑客攻击的温床。
(3)攻击效果
根据威胁猎人对大量撞库数据的统计,能够成功绕过风控的攻击占供攻击量的83%,撞库的成功率则在0.4%左右浮动。
对此威胁猎人建立维护了一个高危账 库。高危账 指的是已被黑灰产从业者恶意利用的账 ,大多来自泄露的数据库。对于甲方而言,看到这些账 要多一份心眼,很有可能背后暗藏着不轨动机。威胁猎人根据在2017年高危账 ,做出了一些统计。
(1)高危邮箱账 域名排名
Top 20的高危邮箱账 域名如下:
国内邮箱域名占据60%以上,其中以163.com、qq.com和game.sohu.com为主。国外主流邮箱域名(例如yahoo.com、gmail.com和hotmail.com),以及一些俄罗斯邮箱域名(例如mail.ru和yandex.ru)和德国邮箱域名(例如web.de)也位列top 20之内。基本可以看出,top 20的高危邮箱账 域名的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邮箱服务用户基数大;
来自于黑灰产活动活跃的地区。
(2)高危账 关联密码排名
此外,猎人君也统计了与高危账 关联的密码,数量排名top 20都是一些常见的弱密码,列表如下:
E
账户认证
01
手机接码、听码
短信验证是建立在手机和手机 成本上的真人验证,被广泛的应用于注册等场景。如上述黑卡产业链的介绍,黑产的对抗方案并不依赖于手机和办卡成本,而是接码平台,黑产从业者从该类平台接收一个验证码需要支付1-3毛钱。
接码平台是负责连接卡商和羊毛党、 商等有手机验证码需求的群体,提供软件支持、业务结算等平台服务,通过业务分成获利。一般会提供给使用者客户端、API、有些还会提供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用以支持各种手机业务。而API能够对接到自动化工具、脚本中,实现批量注册。
使用者首先要“收藏”自己要做的项目后才可以收取验证码,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手机 在相同注册场景的重复使用,同时也便于应对新形式的对抗,比如,整个注册过程可能需要接收多次验证码,并发送一次验证码。平台会将收发集成一个流程,供使用者批量化操作。
有些厂商选择了语音验证码,而接码平台也产生了相应收取语音验证码的服务,同时也产生了“听码” 赚。接码平台很多,活跃的有数十家,比较知名的接码平台有:爱乐赞、玉米(现菜众享)、Thewolf、星辰等,其中Thewolf和星辰可以接语音验证码。
2016年11月当时最大的平台爱码被警方查处,随后很多平台转入地下。如爱乐赞因为非常稳定,卡商众多,是最受黑产欢迎的接码平台之一。现已不支持在线注册,在有老客户介绍情况下,联系客服充值1000元才可以开新账户,另一种解决方式是与别人共用一个账 ,且每次充值不能低于5元,否则会被封 。
02
打码
验证码是风控最广泛的一种部署方案。普通厂商会直接接入,有后台分析的厂商会在后台审计异常时触发验证码以不影响普通用户体验。而在黑产中,撞库、注册等都需要进行大量验证码识别。所以带动了另一个服务产业链——打码平台。
作为一种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图灵测试方案,大量公司和团队不断尝试自动化破解,以至于验证码升级到了人类也需要多次才能识别的境地。国内的黑产,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解决了问题。他们对无法技术解决的验证码使用率暴力的方式——人工打码进行破解。这种方式广泛传播到了大量第三世界国家,导致全球有近百万人以此为生。打码工人平均每码收入1-2分钱,熟练工每分钟可以打码20个左右,每小时收入10-15元。
随着技术的发展,黑产也与时俱进,逐渐产生了使用AI打码的平台。如警方在17年打击的“快啊答题”平台,使用了伯克利大学的数据模型,引入大量验证码数据对识别系统训练,将机器识别验证码的能力提高了2000倍,价格降低到了每千次15-20元。为撞库等需要验证的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3
身份证认证及过脸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刷脸”在近两年成为新时期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主要场景。进入2017年后,在通关、金融、电信、公证等很多领域都需要对人和证件进行一致性的验证。2016年6月国家 信办发布《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 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互联 厂商面对法规以及某些业务上的需求,纷纷推出账 强制实名认证,并将人脸认证环节放到App中完成。实名让互联 时代更加规范的同时,也给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实名或者需要大量实名账 完成黑灰色业务的人群造成了障碍,于是“过脸产业”应运而生,为别人批量完成认证获取利益。
厂商认证时经常会要求用户拍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及手持身份证照片等。黑产获取此类身份证“料”的方式有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收料人偏远地区收集:他们会到偏远地区以几十元的价格大量购买拍摄一整套的照片,没有 络安全意思的民众很多为了一点的利益愿意配合。
有些收料人甚至会假扮 区工作人员等在 区中进行收集,相对前一种,几乎没有成本。
还有一种纯粹通过 络收集他人泄露出的照片。
收集后会以5-10元的价格卖给下一级使用者。对于需要过人脸认证的场景,从业者会利用PS等工具处理好一张带背景的人脸图,再利用Crazy Talk生成动态视频的软件,录制“眨眼”、“摇头”、“说话”等动作,完成后将摄像头对准视频,完成认证,过脸服务收费10元到100元不等。
过脸产业最开始被用在 络借贷薅羊毛上,如今已经广泛使用在各种实名认证的业务上。今日头条头条 、58同城、移动“任我行”卡、腾讯大王卡等都是其盈利的途径。
账 认证增加难度和用户体验优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对各个厂商来说都是不小的难点。在苹果36事件中,就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给羊毛党留下了可乘之机。苹果若能对筛选出的恶意用户提高认证成本,就可以找到平衡点。而做到这点需要对用户行为和恶意行为进行分析。用户行为厂商可以进行记录,恶意行为需要情 的配合,包括恶意用户的行动模式、流程、最终目的等。
2
下游变现细分产业
A
流量欺诈
流量欺诈已经发展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刷量可通过人为的操作提高 页访问量、视频播放量、广告点击量、搜索引擎搜索量等等。市场充斥着大量刷量工具和服务,几元就可以买到数千IP的访问。或是使用大量代理IP刷流量,或是基于P2P互刷原理(即挂机访问别人的 站,得到点数后可以用来发布任务,为自己的 站刷量),刷量可以高度模拟真实用户的行为轨迹,使得视频 站、直播平台、广告联盟、搜索引擎、电商等甲方难以有效加以区分。猎人君通过分析在2017年捕获的流量刷量数据,得出以下流量刷量黑灰产业中目标厂商的top 10:
刷量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场景
(1)刷搜索引擎关键词排名
搜索引擎排名对 站的流量影响巨大。市场上有提供很多提高关键词排名的服务,原理是利用大量IP在搜索引擎搜索指定关键词,然后到指定 站,点击进入,甚至进一步模仿用户浏览、点击,欺骗搜索引擎,使其认为该站与该关键词关联度很高。百度,作为国内最大的流量出入口,榜首位置实至名归。针对百度的流量刷量类型有多种,主要类型包括刷搜索流量和点击百度 盟广告。2017年底,百度推出“惊雷算法”,旨在打击以作弊的方式提升 站搜索排序的行为,究竟效果如何,2018年我们拭目以待。Top 10榜单中还出现了360搜索和中国搜索,刷搜索流量在整个流量刷量产业中的比重可见一斑。
(2)刷视频播放量
(3)刷广告展示量和点击量
通常告主会和广告联盟或站长合作,进行推广,按照CPM、CPC的方式结算广告费用给站长。一些无良的站长会使用软件或者购买服务恶意刷CPM、CPC,获取不正当利益。广告联盟存在一些广告反欺诈机制,刷量有可能面临封 ,但依旧有很多人通过刷量技巧和 站数量来大规模获利。
(4)电商和 站访问量
此外,刷页面的访问量,包括刷 交站点的内容曝光量和电商商品浏览量,也是流量刷量产业中相当活跃的一个分支,比如新浪博客的访问量,以及淘宝和天猫商品的浏览量等。总而言之,当今的互联 世界中,充满了障眼法,眼见不一定为实,所谓的“人气排名”,所谓的“热门列表”,不可完全相信。
B
数据爬取采集
爬虫就是收集信息,“爬虫写的好,拥有整个互联 的数据不是梦”。数据分析本身并没有善恶标签,方法和目的却可以将之定性。黑灰产如今规模庞大,分支众多,从猎人君观察到的攻击流量来看,黑灰产从业者的需求比较分散,快递、媒体、电商、账 有效性等等都是攻击者的目标。黑灰产从业者做爬虫的目的多种多样,比如:
用作产品化上游的数据支撑,比如某些针对电商的秒杀、抢购软件。
用作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和业务策略,比如爬取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和用户论坛。
爬取竞争对手的用户数据,尤其是有效的手机 或邮箱格式的用户名,之后可用于定向的推广营销。
爬取有效的用户名,可用于生成用户名字典,实施撞库攻击。
爬取个人信息,恶意利用,甚至实施诈骗。
以下是猎人君统计的2017年较为热门的一些爬虫攻击目标和接口:
爬虫攻击接口 |
描述 |
ykjcx.yundasys.com/****** |
爬取韵达快件查询信息 |
zc.reg.163.com/****** |
检测 易账 有效性 |
comment5.news.sina.com.cn/****** |
爬取新浪新闻评论 |
www.toutiao.com/****** |
爬取今日头条文章 |
mp.sohu.com/****** |
爬取搜狐 文章 |
m.10010.com/****** |
检测联通手机 有效性 |
www.bjguahao.gov.cn/****** |
爬取北京市预约挂 统一平台挂 医生信息 |
hws.m.taobao.com/****** |
爬取淘宝商品信息 |
itunes.apple.com/****** |
爬取iTunes上app信息 |
iforgot.apple.com/****** |
检测Apple ID有效性 |
C
薅羊毛
薅羊毛,简单理解就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互联 上的各种福利,如新用户注册红包。这些人不以“利小而不为”,只要是看到福利,能薅则薅,使得互联 公司的推广经费中很大一笔部分都打了水漂。薅羊毛入门门槛极低,如今,薅羊毛规模之大,足以称之为一个行业。薅羊毛行业紧紧依附互联 行业,与互联 行业的以等同的速度发展。2017年,薅羊毛活动如火如荼,主要针对各类金融平台、电商平台以及O2O平台。
威胁猎人总结了一份2017羊毛热词云图,如下所示:
词云图的中央,是大大的两个字“会员”,各类会员,包括低价会员甚至是免费会员,深得众羊毛党的喜爱。其他福利,比如优惠券、红包、商品秒杀、激活码、各类低价QQ钻等,也有较高的词频。认领福利需要账 ,账 相关的关键词,比如注册、老 、白 、小 等,也是榜上有名。既然有账 ,就有连带的账 实名业务,比如认证、绑定、实名等。另外,不出意外的是,“骗子”的词频相当高,黑灰产市场本来就不受法律保护,“黑吃黑”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D
引流
常见的 交平台引流方法,是通过软件批量关注、发送私信等方式。一些引流操作可以带来巨大的流量,个人无法消耗,会以“出粉”形式卖出,即买家根据成功添加微信的“人头”数,付给引流者 酬。
引流人往往会结合目标用户的心理以及引流平台的特点,进行操作,如到美拍的美妆视频下写“前100人免费送XXX化妆水”,吸引可以通过微商变现的“女粉”。在陌陌等平台上通过诱惑性图片、视频加上“想交男朋友”等话术,吸引“色粉”(“男粉”),在微信中骗取红包或是销售一些男性用品。
诸如此类,还有“保健粉”(可用于销售医疗用品)、“连信粉”(中年有消费力的)、“股民粉”、“宝妈粉”、“女大学生粉”等等。在业内叫做精准引流,用户群体越精准,价格越高。而购买者有两类,一种是真实微商,另一种就是我们在东鹏特饮中提到的,用微信作为变现出口的黑产,如引来色粉后撸包,即诈骗,用微信机器人伪装成女性,通过发送诱惑图片视频的方式索要红包。
这种方式只能骗一次,所以他们需要引流人给他们源源不断的粉,称为“火车站流量”,而微信被举 后账 就 销了,所以他们会向 商购买账 ,做到最后,变现可以用量化标准来计算收益,微信 平均多久会死,谁家引来的粉平均每个人头几块钱……单从这一条往下看,引流和 商一直都有市场,会持续存在,而他们需要绕过厂商的风控,又需要一系列的服务型产业链,他们都会持续的与厂商对抗,只要利益不消失,对抗就会持续升级。
三、对抗升级
1
主流防控措施和黑产绕过方法
面对恶意行为,除去IP等规则判断,厂商也会从行为和设备角度进行判断。如用户登录过程的行为,包括停留时间、鼠标焦点、页面访问流程、csrf-token等。再通过客户端上 机器信息,识别判定是否存在伪造设备。
而面对对抗,黑产也在不断升级,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绕过:
边缘业务与新业务处寻找可利用接口:黑灰产不断寻找审计不严格的边缘业务接口,找到后便能绕过所有的防护措施,如入无人之境。而厂商在这个维度上很难有行之有效的监控,因为本来就是被疏忽的接口。这里可以从第三方视角进行监控。威胁猎人对黑产流量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是这种伎俩暴露在阳光下,何人何时攻击了新的接口,从攻击出发分析检测,可极大增强厂商对漏洞的反应速度。
模仿真实用户:规避后台行为分析模型方面,黑卡提交请求时不再是仅仅填写User-Agent,而是尽可能全的完成整个流程,包括:完整的页面打卡流程代替仅仅向关键接口提交请求;携带csrf-token等完备的参数;页面停留时间采用函数随机化;HTTP header严格遵守浏览器特征;随机化所有其他不重要的参数等。
2
新风控角度的思考
企业制定安全策略往往存在两个问题:
是安全策略面向所有客户,灰产可以不断尝试摸清规律,设法绕过。
对最新的攻击方式不了解,导致制定防御策略无法有效打击黑产,反而容易误伤正常用户。
面对后台数据,只知道自己拦截了多少恶意用户,不知道有多少没有拦截。
因此威胁猎人从行业出发,针对电商、 交、游戏、云计算等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逐一分析,还原真实攻击场景,以期望解决企业面临攻防信息不对等的问题,为企业精准防御灰产攻击提供数据补充、情 支撑。
A
黑产大数据监控
基于黑产攻击的资源建立持续监控机制,对已经泄露和已经在使用的黑IP、黑卡、批量注册账 、盗取账 、恶意流量等进行积累和实时更新。就能结合风控系统,从多个维度判断,有效筛选出可疑用户。
B
情 带来的针对性对抗
情 收集和分析工作可以有效的还原出某个针对企业的攻击方式,用于针对性打击。如通过情 和数据结合分析,得出攻击者的目的、攻击流程和行动模式后,厂商就可以多维度的打击,如A场景检测到却在B场景打击,让攻击者摸不着头脑,测试不出套路。在入口处有所遗漏时,还可以在出口处再次进行打击,如注册处或许没有全部拦截,当检测到注册后立即绑卡抢红包提现一气呵成的用户,标记高级别危险标签,提高提现门槛等。
结束语:
传统的“你来我往”、“亡羊补牢式”的攻防策略已无法有效与现在的黑灰产势力抗衡,作为防守方的甲方应当将战场向前推进,步步逼近黑灰产大本营,以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情 收集、风险侦测和威胁感知将是新型对抗模型中的三把利刃,能够帮助甲方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