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国第8,济南是怎样做到的?

近日,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告。在这个 告中,济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国第8,超过苏州、武汉、重庆、天津、郑州、青岛、长沙等城市。

济南为什么拿下人才吸引力全国第8?而这再次证明,实施强省会战略势在必行。

1.强省会时代标签:南京、济南、西安人才吸引力排位靠前

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以下简称 告)这份 告中,2019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济南、苏州、天津,其中上海连续3年排名第一。

在2019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100强排名榜单中,“山东军团”的排名分别是:济南第8位,青岛第16位;潍坊第41位,烟台第42位,临沂第49位;威海第52位;淄博第66位;德州第80位;济宁第84位;菏泽第91位;日照第94位,山东16市中11市进入百强。

很多 友疑惑的是,2019年苏州的GDP比济南多了近1万亿,济南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什么会比苏州强?

2019年国内GDP排名前20的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泉州、东莞、济南。

就经济总量和人才吸引力这两个榜单对比发现——

2019年GDP排名第11位的南京,在人才吸引力榜单上排名第6;济南GDP排名第20,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8;西安GDP排名第24,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14;石家庄GDP排名第36,在人才吸引力榜单排名第23。

而2019年GDP排名第5的重庆,在人才吸引力榜单上排名第11;GDP排名第6的苏州,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9;GDP排名第8的武汉,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12;GDP排名第12的宁波,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22;GDP排名第13的无锡,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19;GDP排名第18的泉州,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60;GDP排名第23的南通,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36。

济南的“逆袭”并非个例,与GDP榜单相比,这些在人才吸引力大幅上位的城市,都是省会城市,逆袭力度最强的南京、济南、西安这三所省会城市,高校资源极为丰富。

而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大幅“下沉”的城市,大多是地级市。尤其是南通、泉州这两座2020年GDP破万亿的城市,人才吸引力上排名都在30名开外了。

进入人才吸引力TOP20,并且上位的地级市只有一个,就是东莞。GDP排名第19位的东莞,在人才吸引力上位居第15位。

在两个榜单中位次相差不大,表现比较稳定的几个城市是佛山、合肥、长沙、青岛、郑州,除合肥外,无一例外都是新一线城市。

2.拐点就在2019年!济南对跨地区应届毕业生吸引力放大

即便代表了时代潮流,2019年GDP比济南多了近1万亿的苏州,竟然在人才吸引力上比不上济南,这与人才吸引力评价模型有关。

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告中,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海归人才流入占比四个指标的加权结果。

其中,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人才净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分别反映该城市引得来和留得住的能力。其中,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不在该城市、但简历投向了该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为该城市、但简历投向了其他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指现居住地和简历投向地不一致的人才。

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应届生流动人才/应届生流动人才总量;海归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海归流动人才/海归流动人才总量,分别反映城市对年轻高学历人才和海归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

这个模型的一大特征,是根据智联招聘提供的跨城求职数据,来解密人才流动趋势,并且以人才净流入占比作为核心指标,那些能留得住人才,并且跨城流入增长量非常大的城市,排名就会提升。

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济南2019年为第8名,比2018年的第14名上升了6位。苏州从2016年起,排名为7、8、9、9,较为稳定。济南的人才吸引力在2019年大幅提升。

2019年1月9日,济南行政区划调整。济南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出台了济南发展史上力度最大的人才新政,对引进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分别给予生活补贴、租房和购房补贴。

从应届生流入前10看,2019年应届生流入前10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郑州、南京、西安、天津。这份《 告》提到,和2018年相比,流入北京、武汉、成都的应届毕业生占比分别下降0.5%、0.5%、0.4%,流入济南、深圳的应届生占比分别上升了0.3%、0.2%,这一数据意味着,山东实施强省会战略,突出表现在济南对于应届毕业生吸引力大大加强,来自应届生的增量,极大地提高了济南人才吸引力在全国的排名。

而在应届生流入前10城市中,武汉和苏州均未入列。武汉官方数据显示,武汉79所大学一共有130万在校大学生,这一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从2017年起,武汉实施“百万大学生留人计划”。这一人才政策说明,武汉“抢人大战”的发力点更着力于留住本地丰富的高校应届生资源,把原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大这些名校的“存量”留住,对于武汉来说更务实。

一个细节是,武汉从2012年起就给当地大学新生每人发100元公交卡,以“感情留人”,到2015年已送出100万张。在“存量”上下功夫,也导致武汉在跨地域人才流动“增量”上不显,排名不靠前。而深圳高校资源不丰富,这导致在人才政策上八面出击,跨地区流动的增量巨大。

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最能引才,济南的“家底”你看到了吗

那么,到底是哪类群体正在跨城流动?

在智联招聘的求职者中,约四成为流动的跨城求职者;从年龄看,超8成为18-35岁,这一群体,也是房地产的刚需群体;从学历看,流动人才中52%为本科及以上,明显高于求职者总体的37%,高学历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从工作年限看,流动人才中46%工作5年及以下,高于求职总体的44%,这说明职场新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从工资水平看,流动人才中45%月收入超6000元,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40%,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从行业看,流动人才中51%分布在IT,房地产,制造业,高于求职人才总体的48%。2019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 ;房地产、建筑;生产、加工、制造,这三大领域合计占比48.3%,流动人口最多的前三行业也是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占比51.4%,说明流动人才分布更为集中。

这些分析维度显示了人才跨地域流动背后的逻辑,那就是,人随产业走,人才吸引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从2019求职人才最多的行业来看,IT、通信、电子、互联 产业聚集的城市,显然在人才吸引力榜单上最“受宠”。

工信部发布的15个副省级城市2020年1-11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榜单显示,深圳7208亿、南京5202亿、杭州5097亿、广州4464亿、成都3416亿、济南2900亿、青岛2090亿。在这个榜单中,南京排名副省级城市第2位,济南排名第6。

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 告》中,南京市软件收入约5100亿元,占全国的7.1%,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济南市在全国重点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环境指数上位居前列,综合得分排名全国重点城市第四位。

2019年济南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3600亿元,信息技术服务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规模总量、创新平台,资质资格、优秀产品等10项关键指标连续15年据全省首位。

上述数据说明了济南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的实力。一旦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

来自齐鲁人才 的数据显示,“十大产业”自带流量,2019届非驻济高校毕业生流入最多的行业就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正印证了《 告》中的结论。

4.打破城市群人口净流出,合并、建群、建设“国中”

恒大研究院在对中国人口大迁徙的新趋势的分析研究中指出,从人口流动的趋势看,中国已经进入都市圈城市群时代,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聚集,二线城市人才持续集聚,三线城市较为平衡,四线城市持续流出从都市圈来看,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年均净流入超过60万,山东半岛、中原、哈长、京津冀、海峡西岸5个城市群年均净流出超10万。

从都市圈内部来看,核心城市人口净流入,但都市圈整体净流出的有济南、南昌、石家庄、青岛等7个都市圈,反映这些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人口吸引力不足,周边城市人口向都市圈外流出。

此外,京沪两地大力控人,呈现出核心城市人口净流出,周边城市净流入的现象。其中上海都市圈近4年核心城市年均人口净流出0.6万,但周边城市年均净流入规模达26万。

在重庆、成都都市圈引领下,西部成渝城市群由2001-2010年的年均净流出63万变为2011-2015年年均净流入19万,2016年-2019年年均净流入扩大到27万。

从山东省人才流动特征看,80%以上是在省内流动。来自齐鲁人才 的数据显示,流入济南市的2019届非驻济高校毕业生中,山东省内生源占比达83%,尤其在外省上大学,籍贯在鲁西南、鲁中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回济南找工作,几乎成了他们的首选。

齐鲁人才 的这张分析图表显示,除青岛外,人才流向济南最多的前六个城市中,均是济南都市圈的城市。随着济泰一体化战略强化,从2019年开始,济泰之间的人才流动超过济青之间的人才流动。两地 会人才交换比为2.57,即泰安市向济南流入2.57名 会人才,会有一名济南市 会人才流向泰安。

山东“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增强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比恒大研究院的研究结果,从城市群、都市圈、核心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要改变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净流出的局面,关键在于提高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吸引力。山东省这一战略规划,对于打破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净流出现状意义重大。

人才吸引力的增强,将增加年轻劳动力供给,缓解老龄化压力,促进创新发展,同时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2016年-2019年人口净流入排名靠前的城市中,深圳、杭州、长沙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幅均达到19%以上。2019年,济南市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62.2亿元,同比增长8.1%;青岛为5126.6亿元,同比增长8.1%。

这其中,对于应届毕业生争夺是关键所在,不光要引来外地的,更要留住本地的。目前,在高校数量上,济南有52所,在校学生76万;青岛21所,在校学生36.6万。《 告》显示,在海归人才流入占比上,青岛进入全国前10,名列第10位,这显示了青岛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5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