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了95个工作群,成了“微信工作群奴”!你呢?

“我加了59个微信工作群、36个QQ工作群,下载了3个政务APP,还加入了其他专项工作群。

陕西靖边县的一名乡镇干部向榆林市纪委监委反映负担过重问题。

随后,榆林市纪委监委走访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80多人,分区域、分系统发放开放式问卷240份、 络电子问卷11552份,分析出检查考核名目繁多、工作过度留痕、基层干部沦为微信工作群奴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37种具体表现。

近日,陕西省向全省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果,涉及以上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均被严肃处理,并被公开曝光。

据 道,仅今年1月至6月,陕西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82起,处理1498人。

#人民公仆变成手机之仆#

靖边县乡镇干部反映的问题

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有 友直言:

自己已经快被逼疯了!

@不知不觉:

QQ群,微信群,感觉自己快被逼疯了!

@单程票:

上班时间不许上 ,有什么事又都在微信群里说,要求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群里一声招呼,立即回复!让领导看见了说是上班时间内违反纪律规定玩手机!我们冤不冤?

@xiaomao84:

手机里没有90个那么夸张,但30个是有的,一边说着上班不能看手机,一边拼命在微信群里发各种工作通知,自相矛盾!

还有 友吐槽:

啥事都要拍照也让人叫苦不迭!

@辉煌Jacky荒唐:

我最反感就是到哪里,做什么,握个手,走个路,都要拍照,还有专门带人拍照的,烦啊。

@神采飞扬:

出去工作,一个人就可以干的活必须得要两个人,一个照相一个干活。搞个活动, 信息、照照片、做美篇。每周信息量还要排名次,我晕。开个会换N个会标,会标上还必须要显示XXXX字样,否则活动算没搞。

手机本是为了“方便”

却成了“禁锢”!

@雯淼润水:

本该是方便的,却变成了禁锢。 就像手机,一开始就是为了真的有事联系方便,到后来发展到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下班,还是休假……

微信也是,为了大家方便,快捷传输,现在成了增加工作量,增加负担的工具! 只能说很多工作是多余的,可以简化的,却成形式主义的“成果”! 很多工作是可以人性的,可以科学安排的,结果成了权力主义的“大棒”!

@怡和泉 :

随时竖起耳朵听群消息生怕错过一条消息。每天提心吊胆,一不小心就要挨批。

@巴伐利亚啤酒:

感到手机就不是我的,成了单位拴在脖子上的绳。从早到晚各种工作群响个不停,凌晨也是“收到”在刷屏,这样的节奏,效果好吗?

更有 友认为:

与手机无关!

搞形式要不得!

@蓝天三:

微信只是工具,单讲传输文件,它很好用。关键是工作搞形式!!!

@桃花源:

我的微信里面置顶的全部都是工作群,小组一个、部门一个、总部门再一个,还有各种活动都会另建工作群。领导要求员工每天都要在群里面汇 当天的工作进度,美其名曰“工作留痕”,可是每个群看一圈下来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工作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一片冰心在玉壶2017

现在的形式主义实在是太严重了,什么工作都要留痕,各种 表,各种数据,各种总结,各种排查,各种整改,各种笔记,各种研讨,各种体会。现在弄啥都要留痕迹,没留下痕迹就说你没工作!到头来变成了为了留痕而工作!

媒体评论:

“留痕管理”是新式形式主义

@求是漫评(中国纪检监察 ):

基层干部沦为“微信工作群奴”的新闻吸人眼球。初闻很好奇,细看方知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管理上的“奇葩”做法。一位基层干部为了对接上级各部门的活儿,不得不加入各种工作微信群,如乡村工作群、县农保工作群、县卫生计生群等,且不同类型工作的基层干部还配不同手机,比如有扶贫干部专用手机,等等。政出多门,且不得不遵从上意,本是提高办事效率的新技术却沦为“折腾”人的新手段。各自为政,行政对上不对下,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又从何谈起!

@瞭望周刊:

一个基层干部五六部手机不是普遍现象,但基层干部被微信工作群“绑架”却是共性问题。其根源在于一些管理部门形式主义作祟。只看自己而不顾基层、只重留痕式检查,而不重收获式查验,实际上又是新的“形式主义”。

@新华 :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符合政务服务改革要求。以微信为代表的信息化工具运用得好,的确能大大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一些干部在实际调研、办事中,往往走马观花,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基于诸如此类的原因,不少地方强调“留痕管理”,力图以现代办公条件,实现督促干部加推动工作的目的。

看看评论员们如何

指出问题根源,寻找解决办法

↓↓↓

@清灵(宁波日 ):

众所周知,基层工作本身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线干部一面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一面要应对手机里的各种指令,表面上看是方便快捷,实际上思路容易碎片化、情绪化,工作精力大打折扣。“刷屏式”的工作方式,长久下去,不是把干部累垮,就是把工作搞乱。

微信工作群泛滥的背后散发的是行政对上不对下的浮躁气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越来越多,走基层、到一线越来越少。如何对微信工作群作出规范管理,哪些工作可以在微信群里开展,哪些工作需要实地调研,最大限度保证微信工作群的“质量”,这样才能避免基层干部被微信工作群“绑架”。

@肖畅(长江日 ):

手机APP、微信群等“现代办公工具”的准确有效使用,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减轻许多工作负担。尤其是在 络时代,领导干部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掌握信息,察实情、出实招,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方式。但工具本身不是决定性的,一个工具是否带来真正的效用,取决于怎么用、用在哪里,是人指挥工具,还是工具指挥人——简单说,还是一个工作方法、工作作风问题。

@邱雪(滦平发布):

过多的微信工作群成为基层干部的负担,说到底还是一些地方考核务虚不务实。有的上级单位把微信群当成了开展工作的捷径,需要什么素材,就让基层干部一股脑儿 上来,基层干部由于每天应付各种各样的“微信工作群”,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手机上,工作沉不下去。

其实,要解决这种微信工作群过多过滥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由上级党委政府统一整合各种平台,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考核平台,形成一个平台管总、多个部门参与、各自考核的办法,既可以减轻基层干部的“微信负担”,又能利用这种新兴平台促进基层干部勤奋工作。

你也沦为微信工作群奴了吗?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20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