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进化+降噪提升,声阔小金腔Liberty 3 Pro评测

产品名称:声阔小金腔Liberty 3 Pro

固件版本:04.58

搭配器材:iQOO Z5、海贝R2

提供平台:52Audio

首先,很高兴参加前东家我爱音频 的体验活动,在那段工作和学习中收获颇丰,更是坚定了自我走下去这条路的决心。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使再艰难也要披荆斩棘,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期带来的是声阔小金腔Liberty 3 Pro同轴圈铁真无线降噪耳机,包装依然是比较大气的盒子,颜色从宅男最喜欢的纯黑变成了正面灰色,使得受众面更广。

包装背面也是灰色,以及介绍的一些新功能和特色,比如支持LDAC高清编码,ACAA 2.0圈铁技术等等,通过图片也可以知道我拿到手的紫色款小金腔。

打开包装盒,声阔小金腔是翻页上盖的设计,N对耳套卡在侧面,其余配件都统一安置在上半部分,充电盒和耳机主体位于下半底座,算是声阔重新设计的一套包装语言,感觉还是蛮OK的,因为比较合理的利用了空间。

配件一览,声阔小金腔共配有4组耳套和耳翼,通过不同搭配算是做到了男女老少佩戴皆宜,并且颜色也是蓝紫色系,形成视觉统一;Type-C充电线、说明书、合格证、产品卡等也比较齐全,能体现出大厂的风采。

声阔小金腔充电盒外形也是熟悉的椭圆体,不过比起Liberty Pro二代更扁平化了,厚度的减小让收纳更自如,平时放进裤子口袋也就没那么鼓起,易拿易放。此外,表面工艺也变了,上代是颗粒感的磨砂,小金腔维持的是声阔降噪舱的那种光滑面。

声阔历代相传的滑盖打开方式肯定是要保留下来的,配合恰当的阻尼感,一推一滑间回味无穷,会让人每次使用都能感受到那份巧思和匠心,仪式感满满。

声阔小金腔的充电盒在颜值和做工上无可挑剔,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那就是2枚耳机的摆放可以改进改进,因为现在的充电触点位在内侧,拿出耳机后需要调转一定角度才可以直接戴上。多数人起初应该都不太习惯,需要几天使用时间去适应。

旗舰TWS肯定是要支持无线充电的,声阔小金腔是具备的,Type-C充电口在后背,正面是三枚LED电量指示灯。众所周知,降噪耳机开启ANC续航都是直线下坠,开降噪仅保持4~5小时内占比90%以上,而声阔小金腔即使开最强档位的降噪也有6小时(30%音量+AAC),总续航接近30小时,这点我是比较满意的。而ANC+LDAC编码两个全开则比较费电,约是单次4小时+总22小时的水平。

声阔第一款主动降噪ANC产品是耳柄式的降噪舱,本以为品牌会转型耳柄形态,毕竟耳柄款内部堆叠相对容易,但声阔给了我们个惊喜,小金腔依然维持了Liberty Pro标志性的豌豆状,并对整体构造进行了升级优化,腔体小了许多。

腔体小了,颜值也提高了,声阔小金腔外壳面如玻璃般晶莹剔透,紫色魅影时尚年轻化,像这款星云紫即使女性用户也会接受,因为实物比图片更精致。从小金腔的设计不难看出,声阔也在不断转变,原本直男审美的硬核ID设计转变全体受众都易接纳的时尚风,这次的转型可谓十分成功。

声阔小金腔的按键是通过外壳镜面触摸来操控的,在APP里还可以通过单击、双击、长按、三击等不同方式自由更改设定,默认是取消单击指令以防止误触。像很多TWS的触摸也可以改指令,但更改程度有限,而小金腔几乎是我见过的自由度最高的真无线操控耳机。

声阔小金腔包括耳机腔体、耳翼、耳套,整体的做工都比较过关,硬壳部分合模线什么的细节把控较好,胶体部分柔软亲肤,符合小金腔千元价应有的的工艺水准。

声阔小金腔单耳重量宣传界面为6g,实测为7.4g(S 耳套+2 空气耳翼),官方数值估计为裸机重量,虽然还是有一定分量,但比起上代8.3g其实是有进步的。

好在人体工学设计得当,声阔小金腔真人佩戴效果挺不错,液态硅胶材质的耳翼卡住耳廓以卸力,腔体还有着双孔导流,保障了长时间佩戴不闷,通过男生和女生都佩戴测试,总体给我的评价都是很舒服,此外耳翼形成空气桥即使运动使用也很稳固。

音质方面,声阔小金腔从硬件上是做了小增强,ACAA2.0同轴圈铁技术(楼氏定制动铁+ 10.6mm动圈)这个技术我们并不陌生,上代Liberty 2 Pro就用了,并且表现不俗,这次还有无线小金标的LDAC认证,可谓双管齐下,力求让用户有个完美的聆听体验。不过耳机默认为AAC编码,需要到软件Soundcore里手动开启(声音模式→音质优先)。

默认EQ下,声阔小金腔属于欧美风注重低频下潜的调音,不过作为旗舰TWS,小金腔肯定和国内众多低端蓝牙的低音有着云泥之别。听黑眼豆豆《Boom Boom Pow》,一般的蓝牙耳机遇到这种混响比较复杂的歌曲只能缴械投降了,声阔小金腔把不同鼓和贝斯的动感节奏都刻画了出来,那份细腻和Q弹能让听者体验到歌曲表达的未来色彩。

由于低频抢眼的缘故,声阔小金腔的人声部分并不足够突出,不过人声的情绪和质感还是可以看见功底的,试听女声版《伤心太平洋》,歌者一颦一笑的细思慢语,都能体会到不羁的感慨。

不仅有扎实的中低频,声阔小金腔高频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上限并未完全展开所以几乎无毛刺感,器乐传导十分透彻,人声高音也清爽贯通,可谓是动铁单元高解析的优势展现了出来,这定制的钱没白花。

小金腔这次简化了之前格莱美大师的调音,统一归纳到均衡器里面,如果觉得默认音色低频稍多可以选择“流行”更适合华语口水歌,也可以选择“休闲”加强人声效果,想要三频均衡则可选“原声”,这里面的玩法还是挺多的。

比起EQ音效,我更推荐使用声阔小金腔的HearID Sound来做一个专属定制的调节,像我最近听流行乐比较喜欢削低频人声略贴耳的风格,HearID测试后恰好满足之一要求,而看曲线HearID似乎把高频也一刀切了,不要慌,点开高级设置→自定义HearID还可以手动调回来高频的部分。

声阔小金腔采用的蓝牙最新5.2标准,支持双设备切换,延迟中规中矩,软件端无游戏(低延迟)模式可开启,手游玩家估计得劝退,LDAC高码率下仅可供日常的影视娱乐之用。

主动降噪方面,经过降噪舱的打磨,声阔小金腔在算法上更加成熟,更有HearID ANC自适应模式(根据人耳结构测试适合的降噪曲线+自动识别环境噪音切换强度),日常通勤阻绝低频噪音效果显著。而 ANC产品最难消除的高频噪音,小金腔因为耳翼很稳固的缘故具有很强的被动降噪效果,连带中高频的降噪也一起提升起来。

优点汇集:

ACAA 2.0同轴圈铁与LDAC的黄金声学组合

外观去直男审美更贴合大众

主动降噪效果晋升主流TWS第一梯队

4组耳翼+耳套保证佩戴的舒适和稳固

即使开降噪也有着良好的续航

不满之处:

强降噪下有些许底噪

无游戏(低延迟)模式

耳机摆放对拿取都需要一定适应性

总结:

声阔一直是稳扎稳打的发展路线,从首款圈铁真无线耳机的惊艳问世,到降噪舱的开拓进取,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技术和创新,这次的声阔小金腔可以说是此前黑科技堆叠的统一爆发,加上在外形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突破,小金腔的综合实力足以晋升旗舰真无线第一梯队。

声阔小金腔在在劳瑞诗真无线耳机排行榜上获得74分的优异成绩,Soundcore传统优势音质一如既往的稳,降噪这次跟上了主流步伐,颜值上也有大跃进,各方面都加一点总评积累高也正常,也算是声阔这么多年来坚持与努力的结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