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歼-20战机也随着官媒的 道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在今年1月11日,迎来了首飞11周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的歼-20战机装备数量越来越多。并且不断有新的突破,拥有了双座型 和新型发动机。
帅气的照片
“隐形野兽”歼-20:印媒如此 道
日前,印度权威媒体《欧亚时 》密切关注中国空军第五代战斗机歼-20的动态,并发布文章称:“根据专家的观点,歼-20可能将会模拟对敌机场、雷达系统、导弹阵地轰炸,这将会给印度刚刚入手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带来巨大压力。”文中,《欧亚时 》将歼-20形容为“隐形野兽”。
印媒 道
可能是为了突出印军目前没有同类型装备,《欧亚时 》还称因为歼-20在当天还演练了轰炸敌导弹阵地。尽管俄方宣称S-400拥有反隐身能力,但其毕竟未曾经历过击落隐形战斗机的实战经验,加之卖给印度的版本是否大幅度简配,因此歼-20也具有躲避印军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拦截。
这倒是印媒为数不多地以担忧的态度来 道歼-20。印媒此前往往是以质疑的态度来 道歼-20:此前,印度媒体Wionews 站就曾 道,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基本上未经实战检验的歼-20能否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高海拔地区作战?”
WS-10C都够用,一定要上WS-15?歼-20最后一点短板将被彻底消除
当然,说到高海拔地区,必然会联想到在歼-20生产定型前专门去西部高海拔机场进行的多轮测试。就以公开资料显示,歼-20首次在高原机场试飞时,当地的环境导致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66%,可以说含氧量极低,进而导致涡扇发动机的进气量较平原地区下降,影响的则会是燃烧室温度。燃烧室温度往往决定着向后喷出气体的温度,自然会影响飞机的速度提升,也会影响发动机推力。
既然要提到发动机推力,那么必然要提到更先进的发动机。在歼-20试飞阶段,歼-20使用的一般认为是引进的俄制AL-31F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大约是12.5吨;本年度珠海航展开幕式当天,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曾表示“歼-20正式用上中国心”,那么大致可以判断是最大加力推力达到约140千牛的WS-10C(尾喷管处带有锯齿状扩敛片)。
结合此前“官宣”歼-20一分钟可进行战备巡航52公里,换算下来则达到了2.55马赫(合3123km/h),在目前世界范围内,歼-20的巡航速度可以说是打遍五代机无敌手,由此可见即便是歼-20采用了两台国产WS-10C发动机,这之间产生的推力也完全够用,至少完全能应对现有的战略战术状况。
当然,中国航空人不可能止步于此。歼-20的WS-10C发动机极有可能只是作过渡用,用于短时间内迅速摆脱俄制AL-31F发动机的桎梏、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在等待目标发动机完成所有试验后再换装。可见,歼-20真正的“目标机”将是初步指标达到美制F-119发动机水平的WS-15发动机。
按照此前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WS-15发动机的最大加力推力极有可能达到147千牛(合15吨),未来其推力极有可能增加到18吨甚至以上。虽然技术层面上仍需追赶美制F-119等先进的优秀航空发动机,但中国航空人距离超越F-119已经很近了!
如果能用上推力更大的WS-15发动机,那么歼-20在外界人眼中的最后一块短板将被补齐。WS-15的推力更大,即便是在高海拔地区作战,WS-15发动机的大功率也能弥补些许;而若是执行各式各样的对地、对空任务,在WS-15发动机强大的推力下歼-20也能更加顺利地完成任务撤离。
对地对空样样精:美军都能做到这一步,换装WS-15我军歼-20必须超越
按说五代机的使用经验、作战经验方面美国空军要远强于我们,无论是F-22A还是F-35A,均保留着对地打击能力,同时也能执行空战任务。在实战中,虽然以空战为主,但在掩护大部队进入前,这些隐身战斗机同样需要冲锋陷阵、利用隐身的优势来搜虚除掉敌军部署在地面的各种电子设施;
美国的F-22A战斗机在2009年的“增量·3.1”的升级项目中增加了发射GBU-39型小直径炸弹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F-22A能够在机腹主弹舱携带多达8枚该型航弹的同时还能携带2枚AIM-120C/D空空导弹执行对地打击任务。而F-35A更不用说,先前就是“联合攻击机”的角色命名,同样能够和F-22A这般携带同等数量的GBU-39小直径炸弹和AIM-120C/D空空导弹,或是携带2枚2000磅级别的GBU-31 JDAM航弹、2枚AIM-120C/D空空导弹。
尽管F-35A的空战性能存疑,F-22A的机载电子设备也过于老旧且具有例如光电综合探测系统这般的设备存在着部分缺失的情况,但其在相对全面且先进的作战架构下,仍然不失为“对地对空样样精”的优秀多用途战斗机。
不过很明显,歼-20的气动布局主要还是以空战为主,对地打击则将是相对次要的。对于歼-20而言,当成一块“敲门砖”携带着PL-15远程空空导弹敲开对方的防御弱点也好,还是深入到敌雷达探测系统、防空导弹系统编制的防空 络中进行对地打击,都不失为一个现代战争下的手段。
双座型 优势巨大,美国都没有
但是这样的手段,总离不开人。现代战争中,一个飞行员既需要操纵飞机,也需要即时操作各种设备,还有通话、发布信 等一系列动作存在。在2021年年底,歼-20双座版便赫然亮相——不消说,后座飞行员的存在要么是为了以后伴飞、协同作战的无人僚机作准备,要么则是专司操作电子战系统、对地打击设备。
增加了一个人的座椅,自然也就增加了飞机的空重,必要时甚至还需要延长一部分机身;新增的大量机载电子设备也需要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在此时若要让双座版本的歼-20存在着与单座相媲美的机动情况,还是得令双座版歼-20换装性能更好的航空发动机,例如WS-15。“只要动力足,板砖飞上天”,这句话从螺旋桨时代至今仍然有用。
俄罗斯苏-57装备数量较少
专家曾经表示:相比F-22A、F-35系列和苏-57“挤牙膏”似的软件升级,双座版本歼-20的改进型复杂得多。这不光只设计发动机,还涉及到航电系统、武器系统全面提升,极有可能换用新型第四代大推力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更会系统地升级机载雷达、转换器模组。虽然看着是挺麻烦的,可是也没有办法——唯有换装WS-15发动机,才会有更加强大的战斗力加成使得中国空军的五代战斗机在性能上超越美、俄任何一架隐身战斗机!
当然,若要让单座的歼-20同样换装推力更大的WS-15,对于飞行员来说可谓是爽翻天:此前有位歼-20飞行员在接受采访后称:“只要进了超音速,就是歼-20的天下”,可见歼-20的超音速机动性可见一斑;而目前“装备WS-10发动机的歼-20不能实现超巡”这类言论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换装了推力更大的WS-15之后,这些喷子必然哑口无言!
小结
总体来说,歼-20的技战术水平均达到世界一流,奈何在涡扇航空发动机这方面我国起步极晚,科研基础薄弱、也没有美国那样可以靠着大量理论资料、稀有金属等“堆”进发动机的研制工作里,因此发展大推力的涡扇航空发动机对我国来说是急不得的事情。WS-10A发动机性能不足的事件仍然历历在目。
歼-20若能按照公开资料,在2023年成功地换用已经定型的安装WS-15航空发动机,那么在届时,性能大幅提升的歼-20、双座版歼-20等可能还会如2016年珠海航展般惊艳过场,震撼世界。等到炸弹砸到脑袋上时,某叫嚣着“打赢2.5线战争”的国家所谓权威媒体将还会继续忽悠到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