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要创作人:熊虎、舒望、蒋青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于平面设计请关注我,我将持续与您分享平面设计与美学、与商业的逻辑和奥秘,毕竟,分享能够让我们快速成长!】
我终于还是要系统的说一说:软件操作员与设计师是不能划等 这个问题了。话题的起因是前几天在知乎里面回答了一个说自己会软件但画不出图的问题。
会软件不等于会设计
这是我一贯以来坚持的观点,也是导致我看不起那些炫技的人的重要原因。今天我们能够吃上各种美味佳肴,离不开厨师,厨师离不开各种炊具。但是,你应该明白一个问题,好吃的是饭菜本身,你吃的并不是那些炊具。——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多优秀多顶级的厨师,拥有多么现代化的厨具,如果没有原材料,请问美味可口的饭菜从何而来。懂得炊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没有食材也是做不出饭菜来的。设计师如是也。软件之于设计师,就是炊具之于厨师。设计师不可能因为有了软件就能做得好设计。诸君请看,灶具市场的卖家都是厨师吗?不见得。还有,软件编写者为什么不去做设计师,他们对软件的运用,性能及各种功能应该是最了如指掌的,为什么,做设计的还是另外一帮人?因此,会软件并不等于会设计。
设计师最原始的“食材”是什么?
设计师想要在甲方规定时间内创作出符合甲方需求的作品。设计师最基本的“食材”有两个方面:甲方给出的素材和设计要求;而设计师脑袋里的积累就是厨师的烹饪水平。
先说甲方的设计要求和提供的素材。平面设计始终是基于商业需求而定的,平面设计始终是为商业服务的。所有的设计师不能在没有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出作品来,这样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是不会具有商业价值的,也就是你不能用来换钱。如果有价值,那就叫艺术品,而不是狭义范围内平面设计作品(视觉传达)。这种在不基于需求的前提下做出来的东西一般只出于两个目的——练习软件技能和增强审美。这样的作品尽管不能卖钱,但是可以证明你会软件,基本懂得设计。因此,在商家提出各种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使用商家给的具体素材,这就相当于有了软件(炊具)、也有了基本的“食材”了,那如何让这盘菜变得美味可口呢?需要的就是设计师的第二种能力——烹饪水平。
设计师的大脑,应该是一个万花筒,而不能只是一个厨师的调味桶。设计师在限定范围内的作品才叫创造或者创作。
厨师要让菜肴变得美味又有卖相,离不开各种调料和技艺,设计师要让作品变得漂亮又能卖钱,离不开各种创意与逻辑。
创意来自于积累,逻辑是用来指导创意的
所谓创意,就是来自于万花筒的积累。在厨师界有一句话是:没吃过见过,不一定能做出好吃又好看的美食。设计师这职业也是一样的,你没有经历过的设计,你只能从别人那里借鉴和参考优秀的作品,从积累的知识上去找创意点子。真正的天马行空与出其不意其实并不适合设计。设计一定是在一定逻辑指引下完成的,逻辑是用来指导创意的。因此,我常说,一切经典的创意都是来自于恰到好处的逻辑构成。如果没有逻辑,所有的创意就是海市蜃楼。
设计师要记住的一点是,创意是对传承的致敬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推陈出新,创意是介于固有思维和固有模式上的一种个人思考和实践行为。因此,这就是逻辑的重要性,一幅作品拿出来,你总要说得清楚这里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布局,要使用这个色系,要用那样的手法等等。如果说一名设计师在交代作品时,总是凭感觉在说这里如何那里如何,那你的专业就显得太单薄了。凭感觉设计和凭感觉去说设计,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这样的路是走不远的。
另外,还要说的就是设计师对设计的理解能力。设计师的理解能力也是决定设计作品优质与否的关键因素。设计理解包含对需求与素材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商家所在行业的普遍认识。举个简单例子:辨识度最高的快餐店基本都会选择黄色相关色彩,这就是对行业的认识。而商家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人群的营销在设计要求上又会有所差异,这就是对素材和针对性需求的深刻理解。好比喜欢吃中餐的,你给他做西餐。喜欢吃中餐中的江浙菜,你给他推荐麻辣兼具的川味菜,这些都是不理解需求,不理解大环境所造成的。转移到设计师这个岗位上,你凭借着最基本的个人认识就开始做设计,那对得上甲方胃口的作品那是因为你烧了高香,撞到大运了。除此之外,您还有什么可以狡辩的呢?
再说软件的地位
设计师的软件和厨师的炊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厨师没有炊具可以做菜吗?可以。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变化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那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吃饭的。设计师没有软件能不能做设计呢?可以的,插画师就是先手绘再到电脑上修修补补完成作品的,在没有设计软件的那些年代的设计也是通过手绘加摄影完成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鲁迅先生做过的北大校徽设计,以及杂志设计。因此,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一定是具有最基础的手绘能力,他们不会过分追求对软件的依赖。他们对软件的重要性绝对不会大于设计逻辑和设计理解。因为只有有了正确的逻辑和理解,才能够呈现有实际意义的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才够的上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关注我,更多关于平面设计的专业课程将陆续为您呈现。
往期精彩课程:
90%的老设计师,在做版式设计时的惯用手法都错了,错在哪里呢?
平面设计在确定了内容所占空间虚实比例后,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平面设计第三讲精华内容:版式设计,如何依据内容定制幅面?
平面设计第五课:版式块面分割的重要手段是什么?应该怎么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